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人妻视频免费人人|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日韩片无码中文字幕

<strong id="g78f3"><menu id="g78f3"><strike id="g78f3"></strike></menu></strong>

靡菲斯特1981

戰(zhàn)爭片其它1981

主演:克勞斯.馬利亞.布朗道爾  克蕾絲蒂娜.揚達  羅爾夫.霍庇  

導演:伊斯特凡·薩博

播放地址

 劇照

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1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2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3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4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5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6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13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14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15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16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17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18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19靡菲斯特1981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17:50

詳細劇情

  1982 奧斯卡最佳外國語影片: 匈牙利導演薩博  本片以德國現(xiàn)代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演員格斯特夫.古魯?shù)に拐鎸嵉囊簧鸀橐罁?jù)電影《摩菲斯特》描述了一個在二戰(zhàn)中與德國人委曲求全合作的演員,最后仍被德國人拋棄的故事。片名“摩菲斯特”本意就指的那些與魔鬼合作的人。主人公在心理上自始至終處于卑微懦弱的地位,雖然德國人也給了他很多的榮耀,但這仍無發(fā)改變其事實上和心理上的猶太人身份,但這一切并未得到深刻的體現(xiàn)。終于,在影片結尾處得到了一切都爆發(fā)出來,這也是本片的高潮。

 長篇影評

 1 ) 靡菲斯特與Klaus Mann、Erika Mann、Gustaf Gründgens

1981年匈牙利導演伊斯特凡·薩博將四十年前德國作家Klaus Mann的著名小說《靡菲斯特》搬上銀幕,當時原作者已經(jīng)去世三十年,原著映射的德國著名演員Gustaf Gründgens也去世了近二十年。

Gustaf Gründgens(1899-1963),德國著名演員,被譽為整個20世紀德國最著名的舞臺劇演員之一,他在《浮士德》中詮釋的靡菲斯特被譽為最佳演繹,也許這就是他的前小舅子Klaus Mann如此直接的就把“靡菲斯特”這個頭銜冠在他頭上的原因,盡管書里用了另一個名字。

1926年,正在事業(yè)上升期的Gustaf與德國著名作家,諾貝爾獎得主Thomas Mann的女兒Erika結婚,這段婚姻有名無實,因為Erika是個公開的同性戀者(她的兩個弟弟Klaus和Golo也都是),三年后倆人離婚,此時的Gustaf已經(jīng)擁有了相當?shù)拿c前妻一家依然保持一定的聯(lián)系。

納粹上臺后,反納粹的Mann一家離開了德國,但是Gustaf 留了下來,并在1934年成為了普魯士國家劇院的管理者。當時流亡到西歐的Klaus接到編輯的寫稿任務,原本他想寫一個類似于玄幻的未來故事,但是他的朋友建議他以前姐夫為原型,寫一個投靠納粹的演員故事,于是在1936年Klaus出版了《靡菲斯特》。

1949年,Klaus Mann因服過量安眠藥在法國去世,1963年Gustaf Gründgens在馬尼拉去世,據(jù)說死因也是過量服用安眠藥。

在當事者都去世后,1966年Gustaf Gründgens的養(yǎng)子、繼承人Peter Gorski將此書以誹謗罪提上法庭,經(jīng)過幾年的審判,法庭最后宣判此書在西德系禁書,但在海外和東德依然可以發(fā)表,直到1981年禁令解除,同年,同名電影上映,并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2 ) 到底誰是魔鬼

到底誰是魔鬼

下午看《墨菲斯特》
納粹統(tǒng)治下的戲劇演員表面上合作以保存實力,掩護一些人,但有一個掩護不了,失敗。
跟某女假結婚,而心愛的黑人女人只能到法國去。
男主角很會手舞足蹈,情緒化,宣揚藝術的純凈。他選擇留下來,而不是像妻子一樣“逃亡”國外,為的是體驗納粹統(tǒng)治下的生活。

這些演員都有青春痘,一直消散不去。很明顯的一顆,沒有去整容。

跟黑人女在舞蹈房內(nèi)跳蹦,玩笑嬉戲那一段以及片末被散光燈聚集,逃不開,人臉嚴重白化的片段是經(jīng)典的。他也只是一個演員,逃不開。

可以看出導演在嘗試不同的鏡頭技巧。很多鏡頭跳躍很快,幾秒鐘就切換掉,沒有連續(xù)的感覺。

很多場景的光影不錯,比如那個跟假結婚的女人在房子里靜默的場景,室外綠景,室內(nèi)煙圈,桌子椅子,人物的光線都很不錯。

大概看了十幾分鐘后我開始打瞌睡半小時,一會兒頭左歪,一會兒頭右側,旁邊坐在活動座椅上某對年輕學生情侶就說“你看,他頭又下來了”“他就是晃來晃去”。

我知道他們在說我,有些懊惱。誰叫自己休息不好,老是看電影時要睡覺。
因為睡覺,所以有一些場景要看不到。

這次觀影之前還看到了小淮子,唱《那些無法勃起的吉吉》的人,還行,在我意料之中。他也沒有留下來討論——雖然留下來的基本是電影鐵桿——,比我矮一點,說著我聽不懂的方言,與其朋友。牛仔褲,黑大衣,短平頭。

 3 ) 誰能保證自己不成“梅菲斯特”

老電影看久了就開始習慣那種氛圍,膠片的質(zhì)感和戲劇化的色彩燈光造型還有表演。

故事說起來簡單,其中起起伏伏也花了不少心思,松弛有度。不惜用十余分鐘表現(xiàn)霍夫根與情人的相處,卻吝嗇地用三個鏡頭表現(xiàn)他與勸他離開德國的女人的關系,隨后用一場看似和諧的酒會暫時舒緩情緒,牢牢抓住觀眾的好奇,不斷推進劇情?;舴蚋鰣鍪且粋€不得志的三流演員,時時刻刻表現(xiàn)出的aggresive的確招人厭煩,但他悲慘的經(jīng)歷和卑微的內(nèi)心又令人同情,同時影片以他的視點為主,使人逐漸代入他的立場。尤其在他做劇院院長后,在同事面前的自嘲,對同事的保護,秘密見情人妻子,都豐富了他既勇敢又懦弱,既深情又無情的維。在他做出屈服于納粹決定時,我們并不十分厭惡唾棄他,反而十分同情,甚至會在心里喊“不,不要!”這個扮演“梅菲斯特”,被總理稱為“梅菲斯特”的人,最終真的成了“梅菲斯特”。在故事的結尾或者說高潮時,我們內(nèi)心逐漸生出悲涼,他不只是一個演員,他是很多演員,是當時的很多人。堅守自己的立場固然值得敬佩,但那些隨風飄搖的人不見得就應該被萬世唾棄。歸根結底,那不是他一個人的錯。

構建人物關系的視聽語言值得琢磨?;舴蚋谝淮伪谎垍⑴c總理的聚會時,兩人的特寫雖然占據(jù)畫面大小基本一致,但總理用仰拍,霍夫根用俯拍。二人談話的鏡頭中,一個只有總理的正臉和霍夫根的側臉,一個總理臉上有光,霍夫根則隱藏在黑暗中。俯仰在兩人關系鏡頭中頻頻使用,如辦公室談話片段,還有大光圈虛化的使用都表現(xiàn)了總理的控制地位。霍夫根和其他人物的關系也有類似的運用。

結尾的兩極鏡頭和強烈的光線配上bgm給人不適的感覺,最終特寫的定格不免讓人想到《四百擊》。

政治和藝術,一直都“剪不清,理還亂”??

 4 ) 很好

       這部電影改編自德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托馬斯?曼(Thomas Mann)之子克勞斯?曼(Klaus Mann)1936年完成的同名小說。1933年希特勒掌權,克勞斯?曼作為反納粹作家開始流亡,此作品即是在此間完成的。此書以德國演員古斯塔夫?格魯根斯(Gustaf Gründgens)為原型,描寫了一個以扮演魔鬼梅菲斯特而著名的演員靠依附納粹掌控的權力系統(tǒng)和出賣自己的靈魂而發(fā)達的故事。古斯塔夫?格魯根斯與克勞斯?曼的姐姐有過短暫的婚姻。
       影片中,“梅菲斯特”有對表演的純粹認知和對自由的追求,但這一切在納粹上臺之后就改變了。在納粹掌控下,他生存在了藝術與權力、真實與虛偽、逃避與趨同的相互糾結與分裂中……飾演“梅菲斯特”的演員克勞斯?馬利亞?布朗道爾(Klaus Maria Brandauer)貢獻了極其偉大的表演,他的肢體、語言、神情都會真實地讓你感受到一個狂熱不安又小心翼翼的機會分子帶給你那觸及內(nèi)心的壓迫感。
       納粹和共產(chǎn)是人類對20世紀的世界所做的最大貢獻,它除了帶給人類有史以來人為的最大的群體性生命終結外,還努力挖掘出了人性與制度中前所未有的和難以置信的邪惡。
       或許,那些狂熱的人,只需要提供給他們一個氛圍,或是一點點的引誘,就會喚醒和激發(fā)他們心中的“惡”,而他們通常會打著“自由”、“民族”、“人民”、“祖國”等這些看似無限美好的詞語,以“正義”的名義,進行著反人類的罪惡勾當。

 5 ) 復雜的哈姆雷特,一言難盡的梅菲斯特

  從個人喜好的角度來看,我不喜歡男主角Klaus Maria Brandauer那種過于戲劇化的表演風格,或者說那種舞臺化表演風格。但公正的說,對于這部電影來說,他的表演是完美的,把Hendrik Hoefgen(Mephisto)這個角色的復雜性演繹的極其到位,真正做到了“戲如人生,人戲不分”的境界。
  Hoefgen是個很值得探究的電影人物,在電影開始的時候, Hoefgen只是一個德國二三流的演員,這個自視甚高的人只能在別人在前臺成功的向觀眾謝幕時在后臺自怨自艾。為了成為人們敬仰的知名演員,他甚至不惜喪失尊嚴的拍那些名角的馬屁(這時候,Klaus Maria Brandauer的表演近似夸張,或者說Hoefgen的形象近似小丑)。
  之后,他和一個所謂資產(chǎn)階級陣營的,卻有著深厚戲劇界背景的女人結婚,從此他被靠著妻子家庭的背景,成為了德國的著名戲劇演員。在此,我并不認為Hoefgen完全是依靠妻子的背景才走到這一步的,他本身也是個有才的戲劇演員,就像人們常說的,“人們往往只需要一個機會”。作為一個從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家伙,他天生同情處在底層的工人階級,這時的他成為了工人階級在戲劇界的代言人。
  這時,法西斯的陰云開始籠罩德國,身處資產(chǎn)階級陣營的妻子逃往巴黎,這時Hoefgen為了保持自己在德國戲劇界的地位,他和資產(chǎn)階級的妻子離婚,拋棄了自己黑人情人,背叛了自己曾為之代言的工人階級。為法西斯德國的“文化政策”搖旗吶喊。當然,法西斯主子也給他應有的好處,他成為“普魯士國家劇院”的院長,這時的他顯露出他人性中善良,純真的一面。他在戲劇院同事們表演,嘲弄自己扮演的角色,他掩護那些反法西斯的同事不被解雇。他甚至冒險出國去看他已離婚的妻子,情人。他所做的這些可能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地位因為使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更因為他并不是像他的法西斯主子一樣的魔鬼。
 在他的朋友——一位反法西斯份子被逮捕后,他向他的法西斯主子求情,他的法西斯主子斷然拒絕他,并稱他為“不過是個戲子”!
  他終于清楚的明白了自己的地位,并老老實實的接受他的法西斯主子的命令,演繹一個不再優(yōu)柔寡斷,堅持“純正的血統(tǒng)觀”的哈姆雷特。一個符合他法西斯主子審美觀的“哈姆雷特”。
  電影的結局很有意思,在一個為法西斯德國未來所建造的一個龐大劇院,Hoefgen處于無數(shù)聚光燈的中心,他感到一種莫名的不安, 喃喃自語到“他們究竟要干什么,我只是一個演員”。是?。∷皇且粋€演員,一個在向上爬的過程中漸漸迷失自己的演員。

 6 ) 你是什么,終歸還是什么。

1.

男豬腳Hendrik H?fgen,納粹時期的德國演員,因演歌德的《浮士德》里魔鬼梅菲斯特一角得到納粹首席部長的喜愛,從此一路低眉順眼追求名利。我只能說演H?fgen的那哥們演得實在好,尤其是那種軟弱諂媚簡直渾然天成。

舞臺上,H?fgen將梅菲斯特扮演的出神入化,一種神圣的邪惡的化身,暴戾乖張,無所顧忌。舞臺下,當他第一次見納粹部長頭頭的時候,就已被看穿,現(xiàn)實中作為他本人,目光柔和,握手軟弱無力。一種矛盾,舞臺上表現(xiàn)精神和力量,現(xiàn)實中卻是軟弱的。那個場景中,H?fgen帶著梅菲斯特的全套裝束,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對著納粹部長點頭哈腰諂媚賣笑的魔鬼梅菲斯特。

自那以后,納粹部長似乎再也沒有稱呼過H?fgen的名字,一直叫他梅菲斯特,“我親愛的梅菲斯特”。到底誰才是梅菲斯特。


2.

歌德的《浮士德》里,梅菲斯特作為一個魔鬼,說他邪惡不如說他邪乎,不受任何道德約束,但其實并不讓人恨,有時說出的話粗俗下流,但話糙理不糙,是最為真實通透的道理。他代表一切形而下,一切權利物質(zhì)浮華感官享受,一切否定。別扯什么哲學世界觀社會批判,什么人性,什么念天地之悠悠,什么傷春悲秋問世間情為何物,都是無用理論。如果他有原則,那就是,今日有酒今朝醉,今日有妞今晚睡。

別說梅菲斯特想盡辦法引誘浮士德墮落,浮士德在形而上的對大宇宙小宇宙的思考里搞到自己想自殺,走出書房與魔鬼同行,用靈魂做賭注,那是他自己的選擇。梅菲斯特是一個魔鬼,但他又不是那個撒旦,他似乎只是被天主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有萬能法力的小丑,長著一條羊腿,壞笑著引誘人類犯錯。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梅菲斯特,唯一不同的是他住在心房第幾層,會在什么時間出沒,是誰引領誰。其實一路上只有一個人,是自己在與自己糾結?!陡∈康隆防锾熘髡f:一個善人即使在他的黑暗的沖動中,也會覺悟到正確的道路。(Der Herr: Ein guter Mensch in seinem dunkeln Drange | Ist sich des rechten Weges wohl bewu?t.)當浮士德最終對某一個瞬間呼出了那一句“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樣美!”交付生命于梅菲斯特,他隨魔鬼下地獄了么?當然沒有,他還是進了天堂。梅菲斯特早就說過了:你是什么——終歸還是什么。


3.

回到那個問題,在這電影里到底誰是梅菲斯特,其實說到這里根本沒必要深究了。誰都可以是梅菲斯特,誰又都可以是與梅菲斯特同行的人,僅看此時誰占主導。

納粹上臺那一刻,所有人的立場其實已經(jīng)都明了了。在大家都趕著往外逃的時候,H?fgen反而獨自從國外回到了德國。他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演員,認真排練,背好臺詞,上臺演完,回家睡覺,滿懷對表演藝術的熱愛,這就是全部了,覺得自己與政治上發(fā)生的一切,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但當他回到德國主動要求去演梅菲斯特的時候,就已經(jīng)與魔鬼為伍了。他覺得自己沒有其他選擇,作為一個德國演員,他不能離開,他需要自己的母語,需要這個舞臺,需要懂他的觀眾。看上去,這是一個為了藝術追求所作出的無奈選擇,但當時他比誰都有機會做其他的選擇。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扮演梅菲斯特,選擇了跟隨魔鬼。

納粹是魔鬼,H?fgen第一次見到納粹部長頭頭,便是如上所說的軟弱討好,卑躬屈膝,他沒有與魔鬼同行,并不像浮士德那樣將梅菲斯特當仆人一般呼來喚去,而是跪倒在魔鬼腳下一路乞討。

回頭看,不管是納粹前還是納粹后,H?fgen始終是在不停地利用女人和投靠權力地位,憑著自己的一些才華和熱情,諂媚著一路攀爬,卻每每都是做出一種別無選擇的姿態(tài),叨念著自己“只是一枚小小演員”。一方面,他出賣同行保全自己,另一方面又不顧自己,利用納粹部長對他的偏愛,保護著情人、朋友和下屬,所以,他本性不壞,而是處于一種矛盾統(tǒng)一中。當最后一次為朋友向納粹求情的時候,部長帶著厭惡噴出那句“滾,你這個戲子!”徹底的讓H?fgen達到了和諧統(tǒng)一,他對自己的評價沒錯,魔鬼也這樣認為,從開始到結束,他只是一枚小小演員,一個戲子。

繞一圈,又回到梅菲斯特的那段話上,“你是什么——終歸會是什么。且戴上用無數(shù)鬈發(fā)編成的假發(fā),穿上一碼高的靴和襪,你是什么——終歸還是什么。”(Du bist am Ende – was du bist. Setz‘ dir Perücken auf von Millionen Locken, Setz‘ deinen Fu? auf ellenhohe Socken, Du bleibst doch immer was du bist.)


4.

題外話。按照H?fgen的說法,他是一個德國演員,他需要能說母語的舞臺。納粹部長是懂得他表演藝術的人,所以他要留在懂他的人身邊。這是當他的妻子和朋友紛紛逃離德國,他賣笑賣得如履薄冰也要留下的原因。我不知道,是不是其他留在第三帝國的藝術家大師們,也會抱有這樣的想法。納粹首領們是很有藝術素養(yǎng)的,客觀來說誰也不能否認。那些大師是不是也是為了藝術而委曲求全,是不是只要是懂得他們藝術的人,是天使還是魔鬼,都不重要。這個我沒研究過,不曉得。

不說大師了,就說第三帝國前后的普通德國人。不管是烤面包的還是造飛機的,他們有選擇的機會么?有啊,納粹是他們自己選的。當然了,梅菲斯特進浮士德家門的時候,是先裝成一條鬈毛狗的。當梅菲斯特成為了梅菲斯特的時候,浮士德還是帶著靈魂跟他走了。但他是什么,終歸還是什么。

天主說,人生只要努力,犯錯誤總歸難免。(Der Herr: Es irrt der Mensch so lang‘ er strebt.) 梅菲斯特說,如果你不走錯路,你就不會明白事理。(Wenn du nicht irrst, kommst du nicht zu Verstand.) 天主和梅菲斯特看上去意見蠻統(tǒng)一。德國人是不是就可以這樣安慰自己,只不過犯錯跟了魔鬼走了一段,但他們是什么,終歸還是什么,誰不曾是魔鬼。高傲頑強的日耳曼人,支持希特勒的是他們,打仗的是他們,戰(zhàn)敗的是他們,戰(zhàn)后重建把廢墟又變回強國的還是他們,他們到底是什么。今天看到一句話說的挺好,德國是個奇妙的國家,她要么考問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國是一個令世界難以回避的嚴酷難題。
題外話結束。


5.

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德國作家托馬斯.曼Thomas Mann之子克勞斯.曼Klaus Mann的同名小說。

1933年希特勒上臺了,Klaus Mann作為反納粹作家開始流亡了,先到了阿姆斯特丹。1936年寫成了<Mephisto>一書。出版以后大家心知肚明都知道這是一本學名為“影射小說”通俗說法為“8卦小說”的小說,影射了當年給納粹干活的德國演員Gustaf Gründgens,大家還都沒說什么嘞,Klaus Mann心急火燎先在報紙上登了一篇“必要的聲明”題為《不是影射小說》,好吧,之前不知道的現(xiàn)在也都知道了,德語里此地無銀三百兩怎么說?

當初編輯下達任務讓Klaus Mann寫本小說,Klaus Mann本來想寫200年后的歐洲(穿越文?科幻文?),后來他的一個朋友提了個坑爹的建議,讓他把Gustaf Gründgens藝術加工一下,寫成一個同性戀,在第三帝國里追名逐利什么的,既批判社會,又有諷刺意味,多好。

Klaus Mann覺得這主意灰常不錯,但是默默地把同性戀這一條去掉了,畢竟他影射的是他前姐夫,對啊,那么多紅人,這倒霉的Gustaf Gründgens怎么單單就被瞅上了呢——Klaus Mann的姐姐Erika Mann與Gustaf Gründgens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1929年離婚。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Thomas Mann及其他的一兒一女Klaus Mann and Erika Mann,這一家子基情四射,把各種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搞得有聲有色,都不是省油的。


6.

最后整理一下片子里出現(xiàn)的《浮士德》的片段。其實,這每一段,都挑選的別有深意。簡短的對話其實是省略了很多原文。這里沒有抄電影字幕,是抄的綠原翻譯的版本。讀來讀去還是隔靴搔癢,《浮士德》真的是不可翻譯。


 [片段一] 《浮士德》悲劇第一部:書齋(二)浮士德與梅菲斯特打賭之后的對話
(電影中是舞臺上的正式演出)

梅菲斯特:血可是一種十分稀有的液體。
浮士德:讓熾熱的情欲從我們的官能深處洗掉吧。
梅菲斯特:沒有給你訂過什么目標和尺度。你到處可以隨心所欲,開溜時也不妨順手牽羊,無論你喜歡什么,都能如愿以償。盡管動手吧,不要害羞!
浮士德:你聽著,問題不在于作樂尋歡。我愿為之獻身的,是銷魂的境界,是最痛苦的賞玩,是被迷戀的憎恨,是令人心曠神怡的厭煩。
梅菲斯特:哦,我把這份粗糧啃了幾千年,請相信我,從搖籃到棺架,沒有人消化得了這塊老面!請相信我們中間的一個:這個整體只為神而設!他住在永恒的光華中,卻將我們投進了黑暗,只讓你們?nèi)ハ碛脮兣c夜。
浮士德:可我愿意!
梅菲斯特:說得真動聽!只是我擔心一宗:時光有限而技藝無窮。我奉勸您,何妨向人請教。最好同一位詩人結交,讓這位先生馳騁想象力,把所有高貴品質(zhì)都堆上您光榮的頭頂:如獅子的勇敢,公鹿的奮迅,意大利人的熱血,北歐人的耐久。讓他為您找到竅門,把慷慨和狡獪結合起來,以熱烈的青春沖動按計劃去尋花問柳。這樣一位先生,我也愿意識荊:打算把他稱為“小宇宙先生”。
浮士德:如果不能獲得全心全意追求的人類冠冕,握有算得了什么?
梅菲斯特:你是什么——終歸會是什么。且戴上用無數(shù)鬈發(fā)編成的假發(fā),穿上一碼高的靴和襪,你是什么——終歸還是什么。


[片段二] 《浮士德》悲劇第一部:書齋(二)梅菲斯特假扮浮士德,與一個學生的對話
(電影中是臺下排練)

學生:我初到貴地,便真心誠意前來拜訪先生;人們提到先生的大名,無不肅然起敬。
梅菲斯特:閣下的禮貌使我感到榮幸!鄙人也不過是個常人。您可曾在別的地方摸過門徑?
學生:我請求您收我做個門生!我滿懷勇氣而來,錢還夠用,人更年輕,家母不愿我背井離鄉(xiāng),我卻很想在外面長長見識和學問。
梅菲斯特:您倒找對了地方。
學生:老實說,我又想離開此地:在這些高墻內(nèi),這些大廳里,簡直無從使我愜意。這是一個非常局促的空間,看不見綠衣,看不見樹木,在課堂里,在坐凳上,我什么也聽不見,看不見,想也想不出。
梅菲斯特:這可要看是不是習慣。譬如一個嬰孩,一開始接受母乳也未必欣然,但很快就高高興興地吮吸??磥砟矔找尕潗壑腔鄣娜橐骸?br>學生:我樂意摟住她的脖子;可告訴我,怎樣才能達到那個境地?
梅菲斯特:您在深談之前,請先說說您選修哪一科!
(演員看鏡頭說下面的戲刪了是么,接著下一段排練)
梅菲斯特:(高聲)醫(yī)學的精萃不難領會:您得透徹研究大小世界,到頭來卻須聽從上帝安排。您枉然四下漫游求學,每人只學得到他能學會的一點點;只有能夠抓住機會的人,才是一條好漢。您的身體還相當結實,也不會缺乏勇氣,只要您相信自己,別人也就會相信您。特別要學會駕馭女人!她們長吁短嘆雖有百種千般,對癥下藥只須從一點,馬馬虎虎裝出一副道貌岸然,您很快把她們個個弄得團團轉(zhuǎn)。先必須有個頭銜使他們相信,您的醫(yī)術比許多人高明;然后,作為見面禮,您才可以去摸索所有隨身細軟,別人連哄帶騙得花好幾年。再要懂得把脈按好,還得斜著火熱的目光把她們的纖腰摟抱,看看她們是否把緊身兒系牢。
學生:說得已經(jīng)很清楚!的確知道從哪兒開頭,又怎么著手。
梅菲斯特:尊貴的朋友,所有理論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樹長青。


[片段三] 《浮士德》悲劇第一部:書齋(一)梅菲斯特從鬈毛狗變成游方學者樣子,和浮士德的對話
(電影中是正式演出,納粹部長在場)

梅菲斯特:謹向博學的主人敬禮!您已經(jīng)搞得我大汗淋漓。
浮士德:你叫什么名字?
梅菲斯特:對于一位如此輕視“言”的人,遠離所有皮相、一味探討深奧本質(zhì)的人,這個問題我覺得實在微不足道。
浮士德:關于你們這些先生們,一般從名稱就讀得出本質(zhì)來,人們既然管你們稱作“蠅神”、“墮落者”、“撒謊精”,不就把問題說得一清二楚了嗎?得,你到底是誰?
梅菲斯特:是總想作惡、卻總行了善的那種力量的一部分。
浮士德:這個啞謎是什么意思?
梅菲斯特:我是永遠否定的精靈!這樣說是有道理的:因為發(fā)生的一切終歸要毀滅;所以什么也不發(fā)生,反而更好些。因此,你們稱之為“罪孽”、“破壞”的一切,簡言之,所謂“惡”,正是我的原質(zhì)和本性。

- 完 -

 短評

一個左派變成法西斯同路人,一個藝術家變成走狗,一個有良心同情民眾的知識分子變成出賣朋友的人,在捧殺中逐漸染黑和沉淪,是人性的脆弱。

7分鐘前
  • 燃燒的暹羅貓
  • 力薦

正劇,像《投名狀》。就像侯孝賢說的,水太清的人會沒有辦法和身邊世界相處,何況沒有人能達到真正的清。后半句是小的說的。

8分鐘前
  • 撕撕撕
  • 還行

配音版竟然感覺好過原音 在我看過有限的電影里大概還有另外一部《金環(huán)蝕》也是這樣

12分鐘前
  • 塔可夫斯基的鏡子
  • 力薦

亨德里克也并非完全的良心泯滅,但他最終還是成為了成大惡而行善的梅菲斯特。曾經(jīng)庇護住劇院老員工的自己沒能保護最后的朋友,以為在權力層已有一席之地卻不過只是個粉飾太平的工具,惶惶不可終日。節(jié)奏和剪輯垃圾。

17分鐘前
  • 取名困難癥患者
  • 較差

1982第54屆OSCAR BEST FORIEGN PICTURE,男主演技拽。

19分鐘前
  • 劉建明
  • 還行

人在體制中卑躬屈膝忍受胯下之辱或者脫逃流亡他國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獨善其身,無法脫離體制的人以妥協(xié)保全他人(舒特勒)或者假裝癲狂信仰(紅衛(wèi)兵/朗讀者中的漢娜)哪一個才是佳策。從這種意義上來說,H?fgen難道不正像那個從洞中出去又回來的人(蘇格拉底)?雖然他首先對政治無知,又無知于自己。

23分鐘前
  • 涵哥吉祥??
  • 推薦

典型的德國式戰(zhàn)爭背景影片,我足足看了五天才看完,累得我筋疲力盡。除了結尾的超現(xiàn)實場景。

24分鐘前
  • 小易甫
  • 還行

...........Kein Kommentar...........

28分鐘前
  • RIC
  • 還行

你是需要自由還是榮譽。。這個男人還挺有意思。。有個情人有個體面的夫人。。內(nèi)心還是自卑的。。最終他還是爆發(fā)了。。累不累!??!

30分鐘前
  • 菜菜MJ
  • 推薦

看到一半,睡睡睡

35分鐘前
  • 4-ever
  • 較差

用盡全部氣力展現(xiàn)一個自我主義者的全部極端心緒,所有言辭與行徑完全自戀化的,他本身的行為就證明了他是魔鬼,更不用說那一套套華麗的假象,梅菲斯特是種雙重隱喻,而納粹故事甚至都只是一個憑空的威脅,對其來說甚至都不構成阻礙,我想他本人就愿意深陷其中,獲得無稽的謬贊以取悅病態(tài)的內(nèi)心,自由于他而言又成其為何物呢,他是一個十足的戲劇演員,但讓人喜歡不起來。

36分鐘前
  • 炯之
  • 還行

看的德語版本 純英文字幕還比音影快了三秒左右 痛苦不。。。饒是如此 還是感受到本片強大的氣場和穩(wěn)健的氣質(zhì) 鏡頭語言干凈漂亮 歌舞戲劇的渲染恰到好處 尾聲更是相當?shù)赜猩癫砂。∪绻皇沁@樣糟糕的觀影環(huán)境 我不吝于給他打個漂亮的5星

37分鐘前
  • 周魚
  • 推薦

這個幾近歇斯底裡的偏執(zhí)狂,大聲疾呼“不管這個世界有多么骯臟,眞正的藝術和藝術品永遠都是純凈的?!薄傻降走€是成為了一個納粹極權下妥協(xié)求全的戲子而已。

41分鐘前
  • TOWNE
  • 推薦

莫名想起barry lyndon

45分鐘前
  • GA
  • 還行

男主特別有衣冠禽獸的氣質(zhì)。傳統(tǒng)老實講故事的,沒什么花哨技巧,但很舒服好看。男主只不過缺乏了些政治敏感罷了。況且小舅子的原著立場也難公允。為啥啟用匈牙利導演弄德國片???

46分鐘前
  • munianhe
  • 推薦

主人公只是納粹總理的工具和傀儡,他太天真,以為藝術與政治無關可以拯救受壓迫的人,最后被總理帶到新建的用作劇院的體育院用強烈的聚燈光照他,讓他來跑去并叫他的名字,大概是想戲弄他然后殺了他吧

47分鐘前
  • 綠色陽光
  • 推薦

http://115.com/lb/5lbcrmlze3z8 part1 t4ea58d682 part2 t4b8c9bfde下一部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3055/

52分鐘前
  • noname
  • 推薦

1.藝術家眼里的自由是讓自己可以在領域里展現(xiàn)并獲得成功,他們的思想很簡單,就是為了藝術,為了成功,藝術方為自由;2.最后超現(xiàn)實的聚光燈,直擊藝術家的自欺欺人,他們只是演員,只是棋子,他們并不自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 匈牙利影史十五佳NO.06

53分鐘前
  • 有心打擾
  • 推薦

#梅菲斯特#7分,一個在納粹治下得勢演員的故事,每個人都能看懂,但又都會羞于承認自己的處境比二戰(zhàn)德國好不了多少【在當今世界政治格局下看】。都會鄙夷男主角在納粹治下的附炎趨勢,但當聯(lián)系到自己和自己熟識的人時,就變成了體制內(nèi)勇敢尋求更多的自由空間。人就是這么矛盾。【該片的分數(shù)范圍7-8分】

55分鐘前
  • 沙漠中的西蒙
  • 推薦

主角在戲中演著魔鬼代理人,而在現(xiàn)實中向“魔鬼”出賣靈魂,于是既成了“浮士德”,又因助紂為虐而成為真正的“魔鬼代理人”——但他從始至終也做不成真正的“魔鬼”,而只是任其擺布的棋子,這也使最后一組鏡頭的駭人程度堪比《2001太空漫游》中的“星門”段落。影片整個后半段于我而言是反復靈魂拷問:一個知識分子、文藝工作者,是要逃離故土并在海外以保命為前提曲線救國,還是留在本土盡薄力幫助無法或不遠離開的民眾?前者有臨陣脫逃隔靴搔癢之嫌,且不說遠離了本來的語言環(huán)境就是遠離文化土壤;后者則永遠冒著生命安全或局面失去控制的風險,不是半路夭折,就是身不由己。在【壞政府】下,人民手中就不可能有【好選擇】。原版是德語,配音版是匈語嗎?看完依舊有些疑惑。

56分鐘前
  • 烤芬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