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人妻视频免费人人|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日韩片无码中文字幕

<strong id="g78f3"><menu id="g78f3"><strike id="g78f3"></strike></menu></strong>

播放地址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大陸劇中國大陸2017

主演:吳秀波  劉濤  李晨  于和偉  張鈞甯  唐藝昕  翟天臨  張芷溪  王勁松  王東  肖順堯  檀健次  章賀  劉歡  杜奕衡  曹磊  來喜  陸思宇  王仁君  陸妍淇  黃俊鵬  王伯昭  許還山  褚栓忠  張志忠  李佑偉  張逗逗  蒲萄  陳喆倫  韓東  時光  陳之輝  

導演:張永新

 劇照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1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2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3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4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5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6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13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14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15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16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17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18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19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5-31 16:23

詳細劇情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一代梟雄曹孟德(于和偉 飾)在逐鹿的群雄中間聲名鵲起。他將落難的獻帝劉協(xié)接到許都,以天子威名號令諸侯,更漸漸滋長著一顆霸主的不臣之心。在毫不留情地鏟除異己的同時,曹丞相遍覓孝廉賢良,唯才是舉,從早期的荀彧,到之后的荀攸、楊修(翟天臨 飾),均進入幕府一展才華。是時,河內(nèi)司馬家的老二司馬懿(吳秀波 飾)韜光養(yǎng)晦,隱姓埋名,為避免曹操的征召寧肯自斷其腿。后在世子曹丕(李晨 飾)懇切的邀請下,他成為曹丕的幕僚。為爭奪世子之位,曹丕和弟弟曹植展開明爭暗斗,而他們各自的幕僚司馬懿和楊修也卷入連番智斗之中。   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檣櫓灰飛煙滅。老一輩的英雄黯然落幕,新一代的智者勇士將在未完的亂世中繼續(xù)宿命的纏斗……

 長篇影評

 1 ) 《軍師聯(lián)盟》:打開三國歷史的一種方式

“我輩治學,就是要從殘章斷簡中重塑文明……學識之對錯不僅僅在乎于文字,更關(guān)乎于態(tài)度?!边@句臺詞大概在試圖告訴觀眾們,比探索“歷史真實”更重要的,正是我們真誠探索世界的態(tài)度。

一種“生活化”的歷史劇

歷史一旦被塵封,我們對他的任何描述,便都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主觀色彩。盡管歷史文本(譬如“正史”)與文學文本的性質(zhì)不同,但都或多或少帶有“虛構(gòu)性”,只是文學文本有意“虛構(gòu)”,歷史文本則往往是在力求客觀時,不知不覺中調(diào)動了人類的想象天賦,以試圖還原歷史真實;何況,一些歷史文本還會囿于官方禁忌、個人好惡等主觀因素,避諱或夸大,這些無疑也是“虛構(gòu)”因素。既然“虛構(gòu)”不可避免,是否意味著“歷史真實”只是虛無呢?《軍師聯(lián)盟》第一集其實就給出了答案:“我輩治學,就是要從殘章斷簡中重塑文明,上合圣賢之精神,下利國民之策略,決不是斷章摘句,相互爭斗。這篇文章(指《咸有一德》)上可規(guī)勸君王,下可教導庶民,就應(yīng)當流傳于后世。研究注疏,怎么能說是無用之功呢?學識之對錯不僅僅在乎于文字,更關(guān)乎于態(tài)度?!碑斎唬抉R懿(吳秀波飾)的這段臺詞所談?wù)摰氖菍W問,但或許也融入了導演和編劇有關(guān)歷史劇的見解。早在郭沫若,便提出過“失史求似”,即強調(diào)不拘泥于史實,對歷史故事進行藝術(shù)加工,從而追求歷史精神的真實,這種“歷史精神”大抵正是臺詞里所說的“態(tài)度”。而歷史劇本身也正是“從殘章斷簡中重塑文明”。既然是“重塑”,就不可能是嚴格意義上的“還原”?;蛟S,學習歷史的最大意義并不在于還原歷史真相,而在于我們在追問歷史真相的過程中,不斷重新認知自我,從而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乃至完善我們民族、國家乃至全人類的文明,這便是“重塑”。換言之,“重塑”實際上是我們與歷史的“對話”過程:我們在斷簡殘章中和古人進行精神交流,并在此交流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

月旦評上,司馬懿與楊修的精彩論辯

《軍師聯(lián)盟》無疑是一次“重塑”歷史的嘗試。不過,相較于以往的“歷史劇”,該劇的確另有風格,故而不少觀眾認為它并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劇”。通過觀看全劇和該劇的紀錄片后,筆者竊以為該劇的某些“漏洞”未必是因馬虎而留下的“疏漏”,反而可能是創(chuàng)作團隊有意為之的“革新”。就從該劇總體上看,它實際上打破了傳統(tǒng)歷史劇的“宏大敘事”模式。最為典型的“宏大敘事”便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貞觀之治》等聚焦于某一帝王的歷史劇,上述這些電視劇當然不失為佳作(其中《康熙王朝》可能硬傷較多),但幾乎無一例外以某位帝王為主要視角,其關(guān)注的也多為重大歷史事件(如《雍正王朝》中的九龍奪嫡、攤丁入畝等,《康熙王朝》中的平三藩、收復臺灣、三征噶爾丹等,《漢武大帝》中的七王之亂、鑿通西域、漢匈戰(zhàn)爭等,《貞觀之治》中的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等),總之,總逃不掉一個“大”字。此外,《大明王朝1566》《北平無戰(zhàn)事》等歷史劇又屬另一類。這類歷史劇不再聚焦于帝王,而從較為微觀的事件出發(fā),且這些事件往往還具有鮮明的虛構(gòu)性,如前者的“改稻為桑”和后者的“孔雀東南飛計劃”,均為編劇劉和平所杜撰,但又都還原了歷史精神,可謂是“以小見大”盡管以“小”入手,落腳點仍是“大”,這個“大”即包括歷史社會風貌,又包括中國古代及近現(xiàn)代的政治思想、政治理想(如《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帝朱厚熜的“制衡之術(shù)”及海瑞的“君臣共治”,再如《北平無戰(zhàn)事》里的三民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和文化傳統(tǒng)(如兩劇中的士大夫文化及《北平無戰(zhàn)事》中三民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新傳統(tǒng)乃至兩劇都有所表現(xiàn)的“貪腐文化”)及其嬗變。總之,以往的歷史劇,無論是聚焦于重大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還是以微觀事件切入,其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或多或少都與“大”有關(guān),這或也符合多數(shù)觀眾關(guān)于歷史劇的“期待視野”?!盾妿熉?lián)盟》卻打破了這一“期待視野”,它著重關(guān)注的是“小”。

張愛玲在《自己的文章》中議論道:“我發(fā)現(xiàn)弄文學的人向來是注重人生飛揚的一面,而忽視人生安穩(wěn)的一面。其實,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們多是注重人生的斗爭,而忽略和諧的一面。其實,人是為了要求和諧的一面才斗爭的?!比绻f以往歷史劇更多關(guān)注的是“飛揚”,該劇則花費了不少筆墨去表現(xiàn)“安穩(wěn)”。首先是三國歷史人物的生活細節(jié),都將歷史記載與人物日常生活結(jié)合了起來,如華佗的麻沸散及古代外科手術(shù)與張春華的難產(chǎn),華佗的五禽戲與司馬懿的每日晨練,再如曹操的節(jié)儉與清湯蔬菜湯餅以及曹丕對葡萄和彈棋的癡迷。上述戲劇細節(jié)均依據(jù)于歷史文獻記載,但基本又都是遠離“宏大”的生活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處理,基本得到了多數(shù)觀眾的贊許。此外,該劇的又一“安穩(wěn)”化嘗試卻遭來了一片罵聲,這便是該劇后半段(自曹操去世后開始)大量的家庭生活描寫以及渲染這一描寫的喜劇色彩。而有趣的是,無論東西方,大抵喜劇總不及悲劇高貴:悲劇常以英雄為主角,魯迅語“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格調(diào)崇高;喜劇則常以普通人為主角,魯迅語“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氣氛滑稽。平心而論,觀劇時,我也覺得后半段總體上不如前半段,并認為這些元素和影視劇的商業(yè)性密不可分。但結(jié)合該劇紀錄片中導演和演員的解說,我同時又建議不妨將這些處理視為該劇創(chuàng)作團隊的一個嘗試,即試圖在與“宏大”息息相關(guān)的歷史題材中表現(xiàn)日常生活,從而將歷史人物還原為“人”。誠如導演張永新在該劇紀錄片《何以論英雄》中所言:“在我們的故事當中,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我不想去做偉大,我們要做的是實在,要每一個人都是腳踏實地的、雙腳踩在泥土里的人?!惫识?,我們在劇中看到,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被一筆帶過,以司馬懿夫妻拌嘴為代表的各類雞毛蒜皮,卻被施以濃墨重彩;在人物塑造上,也十分重視細節(jié)描寫,如曹丕沒完沒了地吃葡萄,再如曹操把落在桌案上的面片撿起來吃,又如楊修美滋滋地烤肉(都是吃貨)。全劇,也以司馬懿個人視角為聚焦,盡管在上部里多少有些“美化”之嫌(在上部四十二集中,司馬懿的人物塑造沒有曹操、曹丕父子的人物塑造成功),但大概還是表現(xiàn)了司馬懿作為普通人的欲望、理想、情感以及喜怒哀樂懼等情緒。只是,目前來看,電視劇對司馬懿野心騷動不安的表現(xiàn)或許略有不足;不過,司馬懿是一個成長性人物(任何人都是),性格亦極為復雜,大概并非是天生的野心家,其性格是在其漫長的人生道路中慢慢積累而成的,相信在下部中,吳秀波會有更為精彩的表演。

“肥皂劇”既視感的司馬府故事線

詩人與政治家

于和偉飾演的曹操無疑是眾多版本的曹操中較為豐滿的一個。鮑國安扮演的曹孟德自然珠玉在前,盡管有《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鐐銬”,鮑氏卻依舊將曹操的亦奸亦雄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至于我幼時觀看劇版《三國演義》時,竟然對曹操又愛又恨。于版的曹操亦不遜色,尤其橫槊賦詩的情節(jié)最為觀眾津津樂道,這里的確鮮活地展現(xiàn)了孟德“慷慨悲涼”的建安風骨。夕陽濁酒,瘦馬西風,壯心不已,英雄遲暮。“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孟德之詩,妙就妙在對人生苦短的深刻揭示上。曹操是卓越的政治家(“攬申、商之法術(shù)”)、軍事家(“該韓、白之奇策”),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詩人。而政治家和詩人往往具有迥然不同的性格,能將二者集于一身,正是曹操的超凡之處。政治家所需要的是刀劍般的冷靜,他們所追求的往往是“避免最糟”,在殘酷的現(xiàn)實斗爭中求得生存;而詩人所需要的卻是烈火般的熱情以及春水般的柔情,是深情,他們所渴求的又往往是“求得最好”,在理想世界中尋覓世外桃源。總之,政治家難免是冷漠的現(xiàn)實主義者,詩人則常常是熱烈的理想主義者。(當然,政治家和詩人都有萬般不同類型,這里就不展開論述了。)因此,曹操時而殘暴如惡魔,時而又慈悲如菩薩,時而如強盜般可憎,時而又如嬰孩般可愛。劇中的曹操,對政敵心狠手辣,毫不留情,逼迫董承咬舌自盡、縊死董貴人,并將王子服和吉平梟首示眾。不過,在政治斗爭中,這種“心狠手辣”卻必不可少,甚至可被視為一種當機立斷的果決,是一個政治家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因為“在權(quán)力的游戲之中,你不當贏家,就只有死路一條,沒有中間地帶?!保╗美]喬治·R.R.馬?。骸侗c火之歌·卷一:權(quán)力的游戲》(全三冊),屈暢、譚光磊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頁。)呂思勉先生亦在《替魏武辯誣》一文中議論道:“政治上的斗爭,既然和軍隊作戰(zhàn)一般,則不但對于敵黨的手段,有時是不得不然,即對于本黨,亦是如此,因為要整頓陣容,就不能不把有害于團結(jié)的人除去,這正是和軍隊里要講軍紀一樣。”(呂思勉:《三國史話》,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03頁。)《三國演義》里,董承一方被賦予了“政治正確”,代表匡扶漢室的“正義”一方。實際上,董承一方也未必沒有政治野心,須知,劉協(xié)先后為董卓、郭汜李傕挾持,后又成為曹操的傀儡,倘若董承“誅曹”成功,也未必不是下一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quán)臣。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于和偉版的曹操,除去“橫槊賦詩”的經(jīng)典橋段外,有兩個片段令筆者印象深刻。其一,是官渡之戰(zhàn)后,在焚燒部下通袁書信前對兩位兒子曹丕、曹植的考察。前者建議“查而后燒”,從而將通袁者一一找出并剪除;后者則懷揣寬仁之心,認為應(yīng)該付之一炬。此事載于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本只有寥寥數(shù)語:“公(曹操)收紹(袁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3頁。)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公云:‘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3頁。)劇中,編劇則發(fā)揮想象,加入了曹操試探二子態(tài)度的情節(jié)。這里,二子的不同態(tài)度或共存于曹操心中:以曹公之聰明,未必不知有哪些人可能暗通袁紹,他心中也許早有警惕與提防;但在另一方面,孟德又有寬厚大度的一面,能站在部下的立場思考,從而理解、包容他們:“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此外,曹操也有其無可奈何、迫不得已的一面(田余慶便持該觀點,見其《關(guān)于曹操的幾個問題》一文,載其《秦漢魏晉史探微》一書)。曹丕“矯情自飾”、工于心計,曹植卻“性簡易、不治威儀”,率真隨性。(參見《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見[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34頁。)曹操對曹丕的苛刻、對曹植的偏愛,大概也投射著曹操內(nèi)心深處的價值判斷:他或許厭惡權(quán)術(shù),崇尚真情。除此之外,曹操對曹沖的寵愛,或也與該幼子的宅心仁厚有關(guān),曹沖曾為救一庫吏(倉庫中馬鞍“為鼠所嚙”)“以刀穿單衣,如鼠嚙者”(《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見[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47頁。)可惜,曹沖早夭,曹植也似缺乏君王氣度。一次擅闖司馬門,一次被征解救曹仁時“醉不能受命”(參見《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見[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34頁。),致使曹子建最終與魏太子之位無緣。曹植之性情放縱不羈,于審美上看固然瀟灑脫俗,但于現(xiàn)實中看卻荒唐至極,魏晉名士之風度多類此(如《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其《讓縣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即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己亥令”,載于《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見[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9~20頁)雖為一篇政令,卻也是一篇抒情性自傳,字里行間,真率誠摯之情如泉而出、如溪而下。他坦率承認,他不會因貪戀虛名而放下權(quán)力:“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zhí)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復以為榮,欲以為外援,為萬安計。”([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0頁)作為詩人,孟德不乏率真之性情;作為政治家,曹操又不得不緊握權(quán)力,乃至一再集權(quán),以適應(yīng)軍事戰(zhàn)爭和政治斗爭的需要。《軍師聯(lián)盟》第一集,華佗勸說曹操歸隱山林,曹憤而將華下獄,便正反映了他作為政治家的敏銳與多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睂嶋H上,曹操年輕時,也一度欲隱居山野,以待政治清明,可惜不遂人愿:“去官之后,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內(nèi)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以四時歸鄉(xiāng)里,于譙東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然不能得如意?!保╗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9頁)一旦開始“權(quán)力的游戲”,便至死難有片刻安寧,亂世之中容不下一聲空山鳥語。奉天子于許都后,曹操一再集權(quán):先任大將軍、封武平侯(建安元年九月),不久又將大將軍一職禮讓給袁紹,改任司空、行車騎將軍(建安元年冬十月),后又升任丞相(建安十三年夏六月),以至“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建安十七年春正月),最后乃至相繼受封“魏公”(建安十八年五月)、“魏王”(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甚至“設(shè)天子旌旗”(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戴十二旒王冕(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架六馬,設(shè)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見[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0頁。)以上集權(quán)行為,一方面顯示著曹操日益膨脹的野心,另一方面又是迫于形勢的應(yīng)對策略:“漢末魏初,三國之間的戰(zhàn)爭頻繁,客觀上迫使曹操、文帝曹丕全都大權(quán)獨攬……”(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26頁。)

曹操、曹丕父子

言歸正傳,除曹操借軍中通袁書信考察二子外,劇中又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曹操戲,是曹操、荀彧訣別一場。荀彧對曹操的情感復雜,既失望于曹操與匡扶漢室的理想漸行漸遠,又始終感念其明公的知遇之恩,并真誠敬佩曹公的經(jīng)天緯地之才。曹操對荀彧的態(tài)度極為復雜,不能簡單以真情假意論之。一方面,作為普通人,作為荀彧的朋友和同僚(二人皆為漢臣,一為司空、丞相,一為尚書令,荀彧為漢廷官員,并不在司空府、丞相府任職),曹操對荀彧自然有掏心掏肺、坦誠率性的一面,劇中曹操與荀彧的一番話,也當是肺腑之言;不過,另一方面,作為政治家,作為荀彧的主公(曹操與荀彧雖同為漢臣,但事實上荀彧也追隨曹操多年,視之為明公,曹操也將荀彧譽為“吾之子房”;這里很有意思,張良本是韓國貴族,一心復興韓國,任為韓相,與劉邦也本是聯(lián)盟抗秦的關(guān)系),曹操卻不得不剪除異己,以維護政權(quán)穩(wěn)定與政令統(tǒng)一。因此,曹操既希望能與荀彧繼續(xù)同行,又擔心他對漢室的忠心會威脅自身的統(tǒng)治,矛盾之中,最終以空食盒試探之。空,或許多義——既可以是已無漢祿,請君自裁;也可以是雖無漢祿,可食魏祿,這全看荀彧自己的選擇。因此,荀彧之死,雖無疑有曹操暗示與脅迫的誘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荀彧的自我選擇。荀彧之死,大概也使曹操羞愧萬分,記得易中天說過,曹操不敢篡漢,或許也是因為他無法忘懷荀彧那雙憂郁的眼睛。劇中,荀彧死后,曹操命人細查荀彧的書簡,這又是他政治家的一面了,但此事并不能代表他真誠的一面就是偽裝,只是每個人都不可能只有一面,這些不同層面之間可能還看似矛盾,但又都是事實。人是什么?一撇一捺,一筆是獸性,一筆是神性,這才立起一個“人”。一言以蔽之,不是人有好有壞,而是每個人的人心都有好有壞,而且這好壞的界限往往含糊曖昧,或只在一念之間。

荀令君

“這江山誰也帶不走?!倍?,魏王曹操薨。曹操死前,又會想到些什么?是黃泉下向自己追問“母親(指丁夫人,長子曹昂之養(yǎng)母)在哪”的曹昂,還是為救自己而身亡的猛將典韋以及英年早逝的天才軍師郭嘉,或是因為繼承權(quán)而漸行漸遠的三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也許,他忽然想起多年以前,許劭評價他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那時他只是付之一笑,也許覺得正合心意,也許暗想狗屁不通;能臣或奸雄,本也只在一念之間;能臣或奸雄,又豈能全憑自己選擇?

在父親曹操文治武功的耀眼光芒之下,加之曹植的“八斗之才”,魏文帝曹丕似乎稍顯黯淡,其實曹丕并非庸才。尚為魏太子之時,便能當機立斷地平定魏諷之亂,足見不乏果敢之膽識。稱帝后,曹丕在經(jīng)濟上推行屯田制;政治上限制宗親、禁止后宮外戚干政,推行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盡管此制度為門閥壟斷政權(quán)之肇始,但在當時看的確有效地鞏固了魏國政權(quán)),鞏固新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在軍事上以伐吳名義和安撫方式解決青徐豪霸割據(jù)問題,還重新鑿通西域、設(shè)西域長史府 ,盡管最終未一統(tǒng)三國,這些都顯示了曹丕作為一位君主的政治、軍事才能。事實上,曹子桓文學上的才華,也并不遜色于其父其弟。南朝梁,劉勰便在《文心雕龍·才略第四十七》中探討道:“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于先鳴;而樂府清越,典論辯要,迭用短長,亦無懵焉。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注》,范文瀾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700頁。)劉勰充分肯定了曹丕的文才:“魏文之才,洋洋清綺。”同時,劉氏又指出了這二曹的差異:曹植才思敏捷,詩歌綺麗、奏表俊逸(“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相比之下,曹丕則更為理性,致使其思考往往縝密完備,也因此使其筆力稍顯遲緩(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于先鳴)。加之,南朝的謝靈運、鐘嶸等奉曹植為詩歌天才,故使俗論多揚曹植而貶曹丕。這其中大體也反映了當時的審美傾向,如崇尚藻飾、講求對仗等。此外,“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曹丕因為身居九五之尊,其文學才華反被忽略;而曹植則因身世坎坷而博得眾人同情,從而使其詩歌“益價”,同時,“詩可以怨”,政治上的失意又確實為其后期詩歌創(chuàng)作增加了厚重感,這便是名副其實的“以勢窘益價”了。

及至明末清初,王船山(王夫之)在其《姜齋詩話》中甚至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對二曹的認識:“曹子建鋪排整飾,立階級以賺人升堂,用此致諸趨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紙揮毫, 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韻,以絕人攀躋,故人不樂從,反為所掩。子建以是壓倒阿兄,奪其名譽。實則子桓天才駿發(fā),豈子建所能壓倒耶?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 而人稱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論大抵如此。”([清]王夫之:《姜齋詩話箋注》,戴鴻森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5頁)在王夫之那里,曹植反成了堆砌辭藻的“凡才”,而曹丕則成為清新脫俗的“仙才”。就曹植的詩歌創(chuàng)作而言,的確多用對偶,辭藻華美,大概符合南朝的主流審美,故被謝靈運尊為“八斗之才”;曹丕之詩婉麗幽深,更開創(chuàng)七言詩之先河,其散文則清新流暢,飽含深情,不落窠臼。載于《三國志·魏書·王衛(wèi)二劉傅傳第二十一》裴松之注引《魏略》的兩篇《與吳質(zhì)書》,便是散文中的佳作。尤其第二篇,深情流露,字字懇切,足見“矯情自飾”的曹丕亦有真誠坦率的一面:“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zāi),徐、陳、應(yīng)、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shù)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保╗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64頁。)東漢末年以來,江山飄搖,世事動蕩,士人常有人間無常之感:“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曹丕在《又與吳質(zhì)書》中亦感慨道:“年行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頃何以自娛?”([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64頁。)《三國志·魏書·文帝紀第二》裴松之注引《魏略》:“太祖不時立太子,太子自疑。是時有高元呂者,善相人,乃呼問之:‘壽幾何?’元呂曰:‘其壽,至四十當有小苦,過是無憂也?!鬅o幾而立為王太子,至年四十而薨?!?/p>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其實曹丕、曹植兄弟二人之文才,各有優(yōu)勢,“文人相輕”之弊病,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已一針見血地指明:“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保╗魏]曹丕:《典論·論文》,載張可禮、宿美麗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128頁。)曹丕此論,頗見政治家的博大胸襟?!吧w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保╗魏]曹丕:《典論·論文》,載張可禮、宿美麗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132頁?!盾妿熉?lián)盟》不止一次出現(xiàn)了曹丕的這句名言。)但魏文帝曹丕終未完成其父未盡的統(tǒng)一功業(yè),其后,司馬氏的大晉江山也僅在不足四十年后(公元280年滅吳統(tǒng)一至公元316年洛陽陷落),便只余下江南;但前者的《典論·論文》卻流傳至今,大概文字一直是人類對抗遺忘的一種有效方式。

作為詩人,曹丕亦是個有趣之人,劇中著重表現(xiàn)了他喜吃葡萄的“吃貨”側(cè)面以及愛好狩獵、彈棋的“城會玩”側(cè)面。實際上,曹丕擅長彈棋,見于《世說新語·巧藝》:“彈棋始自魏宮內(nèi),用妝奩戲。文帝于此戲特妙,用手巾角拂之,無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為之??椭鸾斫?低頭拂棋,妙逾于帝?!保ㄓ嗉五a:《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原著,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837頁。)曹丕可能還愛美,陳壽《三國志·魏書·方計傳》載:“帝將乘馬,馬惡衣香,驚咬文帝膝,帝大怒,即便殺之?!保╗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82頁。)該故事在《軍師聯(lián)盟》中也有所移植,只是加入了郭照(即歷史上的文德郭皇后),此外,馬兒的命運在劇中也好得多,不但沒有被殺,還充當了一回“月老”。曹丕還頗有幽默感,其中亦飽含深情:“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翱徒砸蛔黧H鳴?!保╗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第十七》,見余嘉錫:《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原著,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748頁。)

曹丕彈棋

政治家的無奈

《軍師聯(lián)盟》中由李晨扮演的曹丕,最出彩之處,是表現(xiàn)出了曹子桓作為一位政治家的無奈。李晨在此劇中的表演可謂漸入佳境,一開始當看到曹丕屢遭父親曹操的冷落和政敵楊修、丁儀的挑釁或暗算時,筆者幾乎忍不住要喊:“子桓,快撕楊修和丁儀的名牌啊!”直到李氏曹丕像個渴望被肯定的孩子在父親面前哭泣時,我終于感受到了子桓的真實血肉。其后,沒有“漢臣”概念的曹丕身披鐵甲、腿跨駿馬、劍履上殿,接受劉協(xié)的禪讓。他一方面趾高氣昂、咄咄逼人,另一方面又給了劉協(xié)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山陽封公、保留天子禮儀,多少給亂世留下了一絲溫情。漢獻帝(山陽公)劉協(xié)和之后的魏陳留王曹奐,也均是禪位的末代君主里少有的善終者。

曹丕得到了帝位,但在曹丕稱帝的背后,卻盤踞著兩大集團。首先是以曹仁、曹洪、夏侯惇以及第二代曹真、曹休、夏侯楙、夏侯尚等為代表的曹氏宗親和夏侯氏姻親集團,他們與曹操一同起兵,追隨多年,大體是“寒族”地主,至少算不上儒家觀念中的世家大族;與之相對的則是以陳群(潁川陳氏)、司馬懿(河內(nèi)司馬氏)以及潁川荀氏、清河崔氏等為代表的士族地主集團。這兩大集團間的斗爭一直貫穿著曹魏王朝的始終,“高平陵事變”則宣告著士族(司馬氏)地主的勝利和庶族地主(曹氏)的失敗。陳寅恪先生認為:“河內(nèi)司馬氏是地方上的豪族,儒家的信徒;魏皇室譙縣曹氏則出身于非儒家的寒族。魏、晉的興亡替嬗,不是司馬、曹兩姓的勝敗問題,而是儒家豪族與非儒家的寒族的勝敗問題。”(陳寅?。骸段簳x統(tǒng)治者的社會階級》,載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頁。)實際上,早在曹操時代,就已面臨世家大族與曹氏集團的矛盾問題:“但是一個一個勝仗打完了,一批一批對手消滅了,曹操發(fā)現(xiàn)長江和秦嶺鎖住了自己前進的腳步,而世家大族又悄悄來到了自己的身邊。時代的和階級的限制終歸是已無法超越的?!保ㄌ镉鄳c:《曹袁之爭與世家大族》,載田余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60頁。)實際上,孔融、崔琰、荀彧等皆是士族的代表,盡管他們都不乏高貴品質(zhì),但在現(xiàn)實中他們也代表著士族地主的集團利益。

魏文帝曹丕

劇中,曹丕的一段臺詞吐露了一位君主的無可奈何:“你以為朕想實行新政嗎?我要是不給士族一些恩惠,怎么收服他們,靠你手里的兵?你今日殺他一人,明日,他們就會用千千萬萬支筆來寫你,罵你是叛臣,罵你是漢賊,罵你百年千年。司馬懿的新政剛剛傳播出去,士族就聯(lián)名請行新政。如果朕不推行新政,今日大典之上,這些漢臣便會舉著檄文來罵朕?!?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盡管君王自稱“孤”“寡人”,但他們永遠不可能孤立存在。他看似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看似可以乾綱獨斷,實則無時不刻生活在各類利益集團所編織的網(wǎng)絡(luò)之中。當一位皇帝將大臣當作維護皇權(quán)的棋子時,他也正充當著大臣們參與政治的棋子;換言之,在某種意義上,真正實行統(tǒng)治的,并非某位君主、某個統(tǒng)治集團,而是權(quán)力本身,或者更為確切地說,是權(quán)力的運行規(guī)則,誰也無法超脫于這個規(guī)則之外。該劇中,提前出生二十年的鐘會在太學里慷慨論說道:“我看,這新政的志向,不僅是在限制權(quán)貴,甚至是在限制魏王、限制天子?!?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這些政治集團也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最終只有生存與滅亡的區(qū)別。而所謂的“勝利者”,往往并非是掌控命運的主人,而常常是時勢的奴隸,正如劇中曹丕所言:“身為天子,朕的心意,已經(jīng)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形勢?!被氐街魅斯抉R懿,最后究竟是司馬懿的一生驗證了“三馬同槽”的預(yù)言,還是“三馬同槽”的預(yù)言一步步迫使司馬懿成為歷史上的“司馬懿”,恐怕難以辨析。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后成就司馬懿的也不僅僅是他自己,更是他背后的士族集團,更是當時的歷史形勢,至于最后的結(jié)局是否如他所愿,也由不得他選擇了。“人這一輩子,不但活個生死,還得活個對錯?!蔽蚁嘈?,作為成年人的編劇和導演都知道,人生不會有絕對的對錯,倒是有絕對的生死。不過,如果只認生死,就意味著我們僅把自己交給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基本生存法則,人生難免太過冷漠、無趣;“人的對錯”則正是人類的主動選擇,即在本無意義的世事中主動賦予意義。人的力量雖是微弱的,但并非毫無作用,而那些微弱的人性光芒,積攢起來,也足以溫暖我們。

“人這一輩子,不但活個生死,還得活個對錯。”最后的結(jié)局是否如司馬懿所愿,也由不得他選擇了。

個人原創(chuàng)《虎嘯龍吟》劇評:《細節(jié)中的精彩與爭議:<虎嘯龍吟>細節(jié)探討》

 2 ) 記甄宓——只恨此生長

寫在前面:軍師這部劇我是當同人看的,所以以下文字與史實無關(guān)。純粹被劇中甄宓小姐姐驚艷到了,也只評劇中人物。對歷史上的文昭甄皇后樓樓也有自己的推測和看法,但不會寫在這篇之內(nèi),有時間會單開一篇。

      近幾天剛剛開始追劇,本劇前期熱度很高,但官宣并不戳我萌點,所以并未追番。直到B站推送這個小妖精安利了我一個甄宓小姐姐的cut,被美顏秒殺的我,決定入坑。補劇并不認真,重點看了丕甄相關(guān),虐的肝疼,需要碼字紀念近幾年唯一戳到我的一對BG。
  
     因文昭甄皇后名諱已不可考,所以跟隨民俗傳統(tǒng),稱甄宓。

    劇中甄宓其人,出鏡并不多。對比郭照的鮮妍明媚總是少言,審慎,禮數(shù)周全而拒人千里,看似柔弱如云似霧實則內(nèi)心剛烈,外人看來,恰似月光,清輝流瀉,美則美矣,難留掌中。這個外人,包括曹丕。夫妻兩心不同,君不知我,我亦不知君,算不得內(nèi)人。怨偶天成。

     從一開始的相遇,成婚到與曹子建相關(guān)的二三事,都注定了結(jié)局,或者說,性格,注定了結(jié)局。我 也曾想,如果甄宓對曹丕服個軟,撒個嬌,表白一下,是不是就可以不死?;仡^來看,不可能。而能撒嬌發(fā)癡的甄宓,也不是甄宓了。甄宓此人,骨子里是個教養(yǎng)貴重的世家女子,明慧多思,一身的傲骨。心里波瀾萬丈,眼底古井無波,愛恨都顯得淡淡的。她有世家女子的傲骨,也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處境。她不是不懂,她是太懂了,再高貴的戰(zhàn)利品,也終究是戰(zhàn)利品。能嫁到四世三公的袁家,家世必然不俗,而因容貌艷名遠播的姑娘們,成熟的只會比同齡人更早。從未有人問過她,是否愛過袁熙,而曹魏大軍一到,河北豪強之家又承受了多少重創(chuàng),其中,又有幾多她的親族故舊。亂世之下,平安尚且艱難,何談圓滿。她覺得曹丕娶了她委屈,所以只求如班婕妤,保留一絲尊嚴。不曾奢望過夫妻結(jié)發(fā),恩愛兩不疑。只想盡自己妻子的本份,主持中饋,撫育子女。多了,不是她不想給,而是曹丕不想要。之后十數(shù)年,當她明白與曹丕之間淪落到連最基本的信任都做不到時,就不會去挽回了,而事實上,也沒什么好挽回的,曹子桓對甄宓,從來算不得好。

     而曹丕此人,劇中人設(shè)缺乏安全感,對親近之人的忠誠度要求極高,占有欲和掌控欲強,內(nèi)心戲很多,類似:我要你們都愛我,最愛我,只愛我一個不可以愛別人,哦你說你愛我,可我不相信你愛我啊,你怎么會愛我呢你愛的是子建吧。排除政治部分,關(guān)注夫妻相處的話,看起來就是個矯情中二病的文青啊。不愧是寫出賤妾煢煢守空房的人。而曹二公子大婚之夜說過的話,至少在那一瞬間,是真心,他憐惜她,想要對她好。但人能控制一時的情緒,卻絕難控制自己的性格,曹丕并不是付出型的,甚至不是大度豁達的。他愛不愛甄宓,未見得不愛,更未見得愛,更接近愛而不得,恰如他對甄宓的觀感。初見的驚鴻一瞥,怎么能沒有動心。而婚姻的真相又是如此的屈辱,怎么能毫無芥蒂。他的理智告訴他,這個女人是無辜的,但是看到她就看到屈辱的過往,看到了父母的不公,那么,這個代表了過往的女人,就是心頭的刺。她的貞順婉轉(zhuǎn),恪守禮法,對他,都是不愛的例證。他會告訴自己,他愛的是郭照啊,那個全心為他,只有他,只愛他,沒有子女也沒有外戚的小女子,像個小太陽,會驅(qū)散陰霾,會發(fā)光的。對比甄宓,完全是愛和不愛的對比嘛。

      如果只是簡單的夫妻不睦,最終不至于走到御賜鴆酒的地步,這里面有三位助攻,或有意或無意,加劇了丕甄的矛盾。一號助攻,小叔子陳思王曹子建。二號助攻,婆婆武宣卞皇后。三號助攻,為了不引戰(zhàn),我認為她算是無意,疑似情敵文德皇后郭女王。

      魏晉多門閥世家,權(quán)力傾軋,世家出身的女子,政治覺悟不會太低,對形勢也會有自己的看法。飽受詬病的甄宓三番兩次為曹植求情的戲碼,也源于此。知曉形勢,而選擇善良,并不容易。經(jīng)歷袁家兄弟相爭,曹氏兄弟相爭,她不可能不管,何況她的婆婆時時耳提面命,把她推到前臺,還有個曹子建,哥哥面前問嫂子,豬隊友,神坑無敵小能手。

      她愛才,誰不愛曹子建才高八斗。曹子建在她最彷徨無依的時候給過她溫暖,曹子建惜她懂她,初見時,曹子建稱她姑娘,為她夜半撫琴,想守護她,寫詩予她,命懸一線,仍念她。士為知己者死,女子又有何不可?更有,甄宓不是為了曹子建求情而死,也不是為了l來世都不想再遇見的曹子桓而死。說到底,是為了兒子。

      如果說,甄宓一生唯一愛過的男人,那只有曹叡了。一生悲苦,就像她自己說的,那些不曾擁有的,恩愛夫妻,父母子女,男耕女織、最終的最終,不是曹丕一定要她死,是她自己,心灰盡,不想再活了?;沓鲞@一條命的話,也可保住兒子平安,并不賠本。

      第一次賜鴆酒事件后,曹丕倒是朦朦朧朧看清了一點心意,想挽回了。可話說開了,甄宓卻明白了。后宮傾軋,她隨時可能被賜死,哪怕曹丕愛過她,但曹丕也恨她。只要自己活著,曹丕看到她就會想起屈辱,這和愛不愛的并不相干,甚至,越是有情則這種負面的感情就越強烈。而曹叡,就是犧牲品,他父親不會看到他,看到了,也是厭惡多過喜歡。只有一死了之,曹叡才有一線生機。嫡出的皇長子,不登大位,唯死而已。原先,郭照有孕,若是生子,毫無懸念,郭照封后,這孩子封太子,承大統(tǒng),則曹叡可以平安。但是郭照流產(chǎn)了,其他的皇子登位,曹叡是絕無活路的。也所以,甄宓冒險出宮,把司馬懿綁上戰(zhàn)船,已經(jīng)有了赴死的準備。就算不為曹植求情,甄宓,也是要死的。她為的是兒子,絕不是曹植。所以,飲鴆酒后,她吃的是曹叡買給她的蜜餞,一生苦,唯有假作最后的一點甜。

       甄宓一生,八苦差點兒嘗個遍。生苦,死亦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最苦。

       好在,她賭的也算贏。魏明帝算得上英主。

       也好在,這一生,終究不太長。赴死之前,可以叫一聲曹子桓,不是公子,不是大王,不是陛下,就是曹子桓。

      如果有來生,我不愿意再見到你。

       傲骨仍存。我就是被甄宓回眸一笑,說出這句話秒殺的。世家女,當如是。也難怪,要賜死妻子的曹丕哭到岔氣,還表演了一下心絞痛,而被賜死的反倒平靜多了,無話可說,無淚可流。

      若真有來生,我想,甄宓不會想嫁入袁家,或?qū)幵杆涝诓茇ο隆R苍S,她要的很少,不過是平凡夫妻,有屋有田,屋不必大,田不必多,得一人同心,知冷暖,足已。

     也希望,她真有來生。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3 ) 楊修死了,曹操掛了,又討厭張春華怎么辦?

楊修死了,曹操掛了,又討厭張春華怎么辦?張春華戲份又越來越多,好糾結(jié)!想想也真是委屈了司馬懿,取了個霸道女總裁,整日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表情,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在掌握司馬家族生死的大人物面前囂張跋扈,不可一世,動不動就要劫法場,與人劍拔弩張,武功性格相較之射雕梅超風、峨眉滅絕師太有過之而無不及!相比司馬懿,張春華完全脫離了那種亂世茍活的現(xiàn)實狀態(tài),每每出現(xiàn)必出戲,我在想編劇為何不編寫一出張春華勇斗呂布或者張春華力戰(zhàn)三英的戲份出來,這樣爆點不是更大么?怪不得歷史上后期司馬懿看到她就想吐,司馬懿的苦,作為男人可以理解!唉,不說了,為了波叔,忍忍吧,繼續(xù)追?。?/p>

 4 ) 曹操一死,爛的無敵,劇中女人沒一個正常的

曹操一死,就是個爛劇,還有這個劇里的女人都像神經(jīng)病,一點邏輯都不符合 張春華,自不必說,就是一個草包潑婦啊,難不成能揪丈夫的耳朵,就代表成功女人?就女權(quán)了?特別納妾這幾集看的人尬癌犯了,腦殘編劇不知道,古代有通房丫頭,妻子帶來的丫鬟都能行房,納個妾那是在正常不過了,過去人講究人丁興旺,子孫滿堂,不是現(xiàn)在生一個兩個,弄一集意思一下,夠了,在這像臭腳布似的,到現(xiàn)在七八集過去了,還在這隔應(yīng),好劇全毀了。 柏夫人,演出來是一個高傲聰明的大家閨秀,然而被人家退來退去,那個破門檻自己跨來跨去,在古代別說這種大家閨秀,就是貧困農(nóng)女也受不了這樣,這他嗎是奇恥大辱啊,早一頭撞死了,就是放到現(xiàn)代女人也受不了啊。 甄姬,漂亮,但是是編劇用來惡心人的,只要一出現(xiàn),就是開口子建,閉口子建,天天在丈夫面前談初戀,還是丈夫的敵人,有人這么傻逼嗎。結(jié)婚20年,孩子兩個,還是子建子建,人家曹植早三妻四妾了,這人設(shè)空洞匱乏的一毛,看的人發(fā)怒。可惜了一個漂亮的演員.。 郭照,自身就是側(cè)室,還去求曹丕叫不賜妾,打自己的臉?還有結(jié)婚十多年,不孕,到歷史上甄姬要死的時候,懷孕了,真他媽巧,然后肯定孩子掉了,狗血宮斗,編劇腦子里就是這些貨了,腦殘玩意。 還有鄧艾,要女的站旁邊才能好好說話,曹家那幫,人家是將軍,但不是草包,一個個都缺心眼似的,諸如此類,讓人看的隔應(yīng)尷尬。 遠的不說,說近的,《楚x傳》,都說爛劇,但至少里面的人都符合邏輯,不唐突,做事行為不像神經(jīng)病,這劇完全就是前面曹操、荀彧、崔琰等等那幾個演員的演技撐起來的口碑,都沒了,現(xiàn)在就現(xiàn)形了,棄劇

 5 ) 莎士比亞搞對了他的歷史嗎?

本來發(fā)在評論區(qū),排版太難看,就發(fā)這里吧。 我的觀點是,這只是一部電視劇,不是歷史論文,沒必要符合《三國志》。至于說人家不符合《三國演義》的,這部戲和《三國演義》有一毛錢關(guān)系嗎? 我才疏學淺,轉(zhuǎn)載一篇劍橋歷史專業(yè)的學者寫的文章。標題是《莎士比亞搞對了他的歷史嗎?》,主要探討莎翁的歷史劇,比如《亨利六世》,是否符合史實。文章很長,截取一小段給大家看看: 我的大致翻譯:莎士比亞犯的史實錯誤是數(shù)不清道不完的。但是,就像每一個優(yōu)秀的好萊塢編劇都知道的那樣,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總是排在敘述正確的歷史之前。那些用莎翁的《亨利六世》來了解玫瑰戰(zhàn)爭的人,就和那些相信《拯救大兵瑞恩》講了一個真實的二戰(zhàn)故事的人一樣聰明。 It would be impossible and tedious to list all the examples of Shakespeare’s historical distortions. As every good Hollywood screenwriter today knows, a cracking story always comes before historical acccuracy. Using Shakespeare’s Henry VI plays to learn about the wars of the roses is about as wise as trusting Saving Private Ryan to tell you the true 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文章發(fā)表在《每日電訊報》上:http://www.telegraph.co.uk/culture/theatre/william-shakespeare/10106855/Shakespeare-did-he-get-his-history-right.html 作者wiki://en.wikipedia.org/wiki/Dan_Jones_(writer) 再舉一個例子,亨利五世里面有個人叫Hotspur,為了戲劇效果莎翁改了他的年齡。這和軍師這劇改了華佗死期,曹家兄弟年齡,是不是一樣?那些罵軍師的,要不要也去罵罵沙翁?還有人物刻畫。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亨利六世沒有莎翁寫的那么偉大。算不算洗白主角?何況這劇才剛開始,求告知它哪里洗白司馬懿了。 人家劍橋歷史系的學者都覺得沒必要摳莎翁劇的史實,我們憑啥要求一部國產(chǎn)通俗電視劇完全歷史正確?還是觀眾們覺得你們比莎士比亞更知道怎么寫劇本? 何況,從這戲的細節(jié)就可以看出編劇懂的挺多的,不可能連人物哪年出生都不知道。比如月旦評的來歷、吉平也在謀反之列、鄭玄。觀眾們真的在看這部劇之前,就知道這些人和事了?反正我是不知道。罵違背歷史不如罵編劇考據(jù)癖。修改人設(shè)、時間線并不是無知,是尊重歷史和講好故事之間的取舍。這,就是這部戲和其他瞎編的神劇的區(qū)別。 不符合時間線并不代表它不是歷史劇,脫離史實也不該被如此詬病。 那么,一個好的電視劇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基本的要求是故事邏輯通順,人物性格合理。然后就是令人信服的攝影,音樂,演技,燈服道效化。最后是中心思想。只要以上幾點做得好,在國產(chǎn)劇中基本上就鶴立雞群了。注意一點,主角的臺詞和價值觀不一定是這部劇的價值觀。這一點一定一定要分清。 總之,這部劇看了兩集我感覺還可以,肯定不是爛劇。它可能有它的問題,但絕不是網(wǎng)上罵的不符合歷史。有些人黑得太不到點上了,看著實在難受。今天先打個四分,關(guān)于劇情的評價以后再另寫一篇。

 6 ) 《軍師聯(lián)盟》:向過去說再見

我要收回之前的話了,在《軍師聯(lián)盟》剛播出兩集時,我很欣喜地認為歷史正劇終于回歸,但在它已經(jīng)播完了上部四十二集后,我決定收回那句話。

(原來的話我寫在《軍師聯(lián)盟》初評

但現(xiàn)在我要下一個更大的判斷:《軍師聯(lián)盟》是歷史題材劇目拍攝方式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也許它將帶來歷史劇的新拍法。

當然,這樣的新拍法是好是壞,我還在觀望,總之,過去的時代過去了。

一舊的螃蟹

如果按照歷史正劇的標準來看,《軍師聯(lián)盟》的問題非常多,多到很多人會為它究竟是不是歷史劇而爭論不休。

當然這里要明確的一點是,時間線的混亂并非是歷史正劇的問題,很多人拿著前幾集里華佗之死、衣帶詔事件、官渡之戰(zhàn)等歷史事件來說事,認為這部劇打亂了時間線,一點都不符合歷史。確實,這樣子做不符合歷史,但不符合歷史不代表它不是歷史劇。歷史劇首先要是劇,劇就自然會有一定的演義改編:《雍正王朝》里八王爺死在雍正駕崩前一天,而歷史上他在雍正三年就去世了;《走向共和》里翁同龢處處給北洋水師掣肘,而歷史上他幾乎是每一處款項都會應(yīng)允;《大明王朝1566》中貫穿故事主線的改稻為桑更是在歷史上沒有出現(xiàn)過……然而這些都不妨礙它們是歷史劇中的翹楚,因為歷史劇要表現(xiàn)的,從來都不是歷史上的人們做過什么,而是要表現(xiàn)那些人可能會做什么。

然而即便如此,《軍師聯(lián)盟》依然和歷史正劇相差得有點遠,它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將歷史人物卡通化、普通化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復雜的,人是深不可測的大海,文學作品對人的描述往往會在細節(jié)中表現(xiàn)出極為復雜的心理潛意識和人物性格,比如畢飛宇在講《水滸傳》時就從「(林沖)便出廟門東頭去」一句中深剖出了林沖性格中特有的、令人窒息的冷靜,而王勁松也說過劉和平的歷史劇臺詞往往都有好幾重意思,輕易不敢改動。

而在《軍師聯(lián)盟》里,無論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除曹操、荀彧外大都失了厚重。這也是為何很多觀眾認為,在第二十四集曹操死了之后,這部劇便沒了意思。

比如楊修,作為司馬懿前期的主要對手之一,楊修充當?shù)氖欠磁山巧?。一般來說反派角色往往是容易出彩的,諸如《大明王朝1566》里的嚴世藩,但是在本劇中楊修卻表現(xiàn)得頗為令人反感。這樣一個世家公子,極為聰明,全劇中論及腦袋靈光怕是沒有人及得上他,而他恃才傲物偏又沾染政局,心中沒有道德約束,只有強肉弱食,最終被曹操所殺。在臨死前他對司馬懿說:「這么多年了,我自恃才華,替平原侯與曹丕爭,替平原侯與你爭,甚至替平原侯與大王爭,可爭到最后我發(fā)現(xiàn),我是在為了自己爭,我以為我比任何人都快出三十里,而恰恰就是這三十里,可以要了我的命。」

這段話是很顯然的反派心路,作為只有一個行為動機的反派,往往會在故事最后給他以獨白的時間,以期獲得觀眾對這個人物的理解。但這是卡通的辦法。因為人是復雜的,盡管某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的主動機是某,但不見得他的所有行為都必須完全為了這個動機服務(wù),他依然可以有著自己的其它心思或潛意識,但是在楊修身上,我們只能看到這一點。——也就是說盡管翟天臨把這個角色的該特點演得很到位了,但這個人物依然是單元單極的,不夠飽滿。

再舉一例,比如漢獻帝。漢獻帝這樣一個人物在劇中出場不多,卻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角色。故事開始,便是漢獻帝和董承、劉備、司馬防、楊彪(后兩位是編劇自行加入)合謀衣帶詔,刺殺曹操;他的故事最后,是曹丕當了魏王后,想盡辦法勸魏王登基。整整三十年時間,這個皇帝在劇中的表現(xiàn)數(shù)十年如一日,懦弱依然懦弱,性格上似乎也只剩下了這一點,作為漢帝國國祚的最后代表人,這樣的形象顯然是單薄的。

除了這些漫畫化的人物形象外,《軍師聯(lián)盟》還有幾處非常不像歷史正劇。

首先就是大量的現(xiàn)代生活戲

歷史劇里出現(xiàn)許多生活戲并不足為怪,生活戲是反映古人生存狀態(tài)的表現(xiàn),觀眾通過服飾、道具、行為、言語來感受古人的生活習性和社會心理,這是很值得提倡的,古裝劇《紅樓夢》(盡管不是歷史劇)就是生活戲的典范,而《北平無戰(zhàn)事》、《少年天子》、《大明宮詞》和《蒼穹之昴》里也有大量的生活戲作為輔料。

但是,在《軍師聯(lián)盟》里,生活戲不再是古人生活戲,而成了現(xiàn)代生活戲。

司馬懿的夫人張春華,在《晉書》中只有二百七十字的介紹,相關(guān)文字越少,越能給有能力的編劇以發(fā)揮空間。然而在本劇中,張春華被塑造成了一個具有強烈現(xiàn)代意識的古代女子,從全劇開始就以「悍婦」的形象示人,時不時揪住司馬懿的耳朵把司馬懿給教訓一頓。

如果說當作人物塑造那也無可厚非,但在上部的最后幾集中,張春華的角色地位迅速提高,以至于后面幾集完全淪為了家庭戲的家長里短。曹丕賞賜司馬懿以美人柏靈筠,同時柏靈筠也作為曹丕的眼線,為曹丕傳遞信息。而具有現(xiàn)代女性意識的張春華自然不答應(yīng)了,于是從二十九集司馬懿為難開始,分別上演了張春華發(fā)火、曹丕逼迫、張春華無奈接受、柏靈筠替司馬懿說話、張春華最終接受柏靈筠的戲份,直到第四十二集上部結(jié)束。

如此冗長的戲份讓觀眾感到不適,畢竟這是在東漢時期而非現(xiàn)代,畢竟大家是來看歷史劇的而非生活劇,花費大量篇幅在這樣的情節(jié)上對傳統(tǒng)歷史劇觀眾來說頗為不妥。

其次則是劇中無處不在的喜劇元素

歷史劇向來是塑造歷史氣氛的,無論基調(diào)是昂揚的還是悲愴的,都給觀眾以一種正諭的厚重感。奮發(fā)圖強如《漢武大帝》,走投無路如《大明王朝1566》均是如此。但很少會有歷史劇里摻雜著喜劇元素,然而在《軍師聯(lián)盟》中我們卻能看到層出不窮的喜劇元素。

喜劇元素不完全表現(xiàn)為劇中人物的搞笑情事,而可以用一些黑色幽默的辦法對劇中人物開上一兩個玩笑,比如司馬懿去找夫人張春華故交汲布時,由于臺詞間的種種模糊所指,觀眾們都會會心一笑,并紛紛留下彈幕。

這樣的黑色幽默自然會消解掉全劇的緊張氣氛,把原本肅殺、凜冽的感受一掃而空,只留下彈幕上的狂歡。

很顯然,在一部優(yōu)秀的歷史劇里,上面的問題都不會出現(xiàn)。然而在感受到本劇的歷史劇必要元素后,我卻在懷疑,這些問題是主創(chuàng)有意為之的。

也就是說,過去歷史劇大家吃剩下的螃蟹,《軍師聯(lián)盟》也許不想再吃了。

二新的螃蟹

很顯然,不會有人為了《瑯琊榜》、《甄嬛傳》去爭它是否是歷史劇,甚至連《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這些劇,也都不會有人去爭它是否是歷史劇。但有人會去爭《康熙王朝》是不是歷史劇、也有人會去爭《三國演義》是不是歷史劇。

因為歷史劇最重要的一些元素,在《軍師聯(lián)盟》中是存在的。

第一點就是歷史脈絡(luò)。編劇常江很明顯是有想表達的,她也在試圖刻畫那個時期的社會風貌、歷史背景。比如上部中貫穿始終的人才選拔問題,從故事開篇就出現(xiàn)的月旦評和曹操《求賢令》,到曹丕為了登基而頒布的九品中正制,這些都是那個時期社會流動的代表,而圍繞在這二者背后的,則是陳寅恪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里說過的那句話:「河內(nèi)司馬氏為地方上的豪族,屬于儒家信徒,而魏皇室譙縣曹氏則出身于非儒家的寒族。魏、晉的興亡遞嬗,不是司馬、曹兩姓的勝敗問題,而是儒家豪族與非儒家的寒族的勝敗問題?!?/p>

因為本著陳寅恪先生的論斷,在《軍師聯(lián)盟》中確實著重表現(xiàn)了儒家豪族和非儒家寒族之間此消彼長的斗爭。曹操在時,曹魏政權(quán)占上風;曹操死后,世家大族重新抬頭。這是《軍師聯(lián)盟》一條主要斗爭主線,抓住了這一條,就比《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類借古諷今套在哪朝哪代都可以拍的戲說劇,更貼近歷史劇一些了。

第二點則是拍攝態(tài)度。我們看《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和《鐵齒銅牙紀曉嵐》,雖然都是歷史題材故事,但更多將鏡頭和畫面用力于主要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上,而那些關(guān)系也往往脫離了時代背景,放在現(xiàn)代并沒有差別——當然觀眾并不會在意。

而《軍師聯(lián)盟》據(jù)說投資了四億,相比于其它劇動輒大投資,這部劇的投資我們至少是看得見的。被稱為「橫店釘子戶」的《軍師聯(lián)盟》,在橫店足足拍了三百三十三天,有時一天下來就只能拍一場戲,而且多數(shù)戲都是順拍,這樣一來,場景搭完了就不能拆,多放一天就多花一天場租。導演張永新說:「每次統(tǒng)籌去租場景,負責人都頭痛,搭一個景就拆不下來,其他組都沒法拍戲了?!?/p>

這樣的態(tài)度具體表現(xiàn)在場景和服化道。在該劇需要拍攝外景時毫不含糊,觀眾能夠清楚地看到它時不時表現(xiàn)出的山水景色,和以往那些用特效做外景的電視劇比起來,錢確實花到了地方。

同時,該劇服裝設(shè)計師陳同勛親自把關(guān)了兩千多套服飾,在訪談時他這么說:「司馬懿的衣服有上百套,之所以要設(shè)計這么多衣服,是因為我們希望通過服飾讓角色變得更豐富。比如他家居便服一直是選用平民的布料,且雖然隨著出席場景不同,其外衣會有樣式、材質(zhì)的變化,但內(nèi)衣一直是采用普通的布質(zhì)材料。這個狀態(tài)下的司馬懿需要處處隱藏自己的野心,質(zhì)樸的布質(zhì)內(nèi)衣將司馬懿的含蓄和內(nèi)斂很好地展現(xiàn)出來。……這是曹操穿的大氅,衰老的他失去了所有的銳氣,為了襯托這種大勢已去的傷感,大氅的毛我們進行了重新處理,像落湯雞的羽毛,其羽翼已經(jīng)不足以支撐他的身體,看起來會有英雄遲暮的感覺?!?/p>

第三點則是演員的表演了。于和偉的曹操被認為是本劇目前為止最出彩的人物,這個角色不像上述的卡通化人物,他有著足夠的厚度,面對著漢臣和篡漢他矛盾了一生,這樣的矛盾在他和荀彧(王勁松飾)的最后一次談話中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那一段也算得上是本劇最出彩的段落之一。

那么問題來了,以上種種很明顯是該劇想要拍攝歷史正劇的態(tài)度,不茍且、肯花投資,但是在這些態(tài)度背后卻依然存在著第一段里說的那些問題,真的是能力不足嗎?我看不見得。

在這樣的正劇拍攝態(tài)度背后,我們看到的不少對歷史的還原(如《臥薪嘗膽》),也不是現(xiàn)代人視角下的歷史觀加成(如《雍正王朝》),而是——而是編劇在重新建構(gòu)歷史。

《軍師聯(lián)盟》是在歷史的原有基礎(chǔ)上重新進行建構(gòu),試圖構(gòu)造出新的歷史文化,同時以符合當下的核心歷史觀為全劇重心拍攝而成的歷史題材作品。如果非要下個定義,也許可以叫做「新歷史劇」。

這樣做的用意是什么呢?

一是豪賭。大家都清楚,歷史劇到今天這個時候,已經(jīng)不大走得下去了,十年前的《大明王朝1566》和《臥薪嘗膽》就標志著古典敘事方法的衰頹,而后幾年間《大秦帝國》、《大清鹽商》、《楚漢傳奇》、《抗倭英雄戚繼光》和《于成龍》等,盡管質(zhì)量不一,但幾乎沒有一部能再獲得當年的關(guān)注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愿茍且,那就只能變,變出一種新的歷史題材拍攝手法。所以用歷史正劇四億投資的手法來拍攝,是一場豪賭。

二是試探。既然歷史劇要變,那就不僅從形式上變化,在內(nèi)核上也要變化。一來大家對三國題材十分感興趣,二來大家對司馬懿卻又不是那么地了解,因此當主創(chuàng)將目光放在司馬懿這樣一個在大眾視野中形象似乎有所指卻又模糊的人物進行再構(gòu)建時,本身就是對口碑和市場的一種試探。上部中荀彧評價他為「靜水流深」,曹丕則稱他為找不到缺點的圣人,那么這樣一個人物究竟最后會變成什么形象呢,是一直這樣存大義最終以統(tǒng)一全國這樣的價值觀來軟著陸,還是最終會「黑化」成為一名陰謀家?這一切我們還未嘗知曉,但可以清楚的是,主創(chuàng)在試探觀眾的接受程度。

三是迎合。上文中提到,本劇中充斥著大量的、歷史劇中不該有的卡通化、漫畫化、生活戲和喜劇元素,盡管歷史劇觀眾群體不愿見到,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才是目前網(wǎng)絡(luò)上的主流。當我們翻開這部劇的官博時會看到,官博一直在拿這些東西作為噱頭來營銷,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汲布和司馬懿之間的關(guān)系,官博也拿這件事說事以期獲得網(wǎng)絡(luò)群體的喜愛。同時張春華的行為盡管「累贅」,但也貼合了當下女權(quán)意識的興起。

無意去評價《軍師聯(lián)盟》從創(chuàng)作到宣發(fā)整個過程中上述行為的對與錯,因為很多事都還沒有結(jié)果,評價的標準不同自然結(jié)論也不同。但我可以相信的是,用拍歷史正劇的態(tài)度來拍這樣的新型劇,這個螃蟹《軍師聯(lián)盟》既然吃了,那么未來一定會給它記下一筆。

至于這個螃蟹究竟能不能吃,恕我直言,我也不知道。也許所有人都在觀望。

結(jié)語從《白鹿原》到《軍師聯(lián)盟》

《軍師聯(lián)盟》上部接檔的是耗時十六年的《白鹿原》,這一無意識的舉動卻仿佛被賦予了戲劇性。《白鹿原》老老實實按照拍正劇的手法、做正劇的態(tài)度拍出了一部正劇,《軍師聯(lián)盟》則是以拍正劇的手法試圖走出一條新路來。

(附送鏈接:《白鹿原》:致焦灼的時代

是一個時代的謝幕曲,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場曲。有些沮喪,但當我們看到這一點時,只能跟自己說:「也挺好的。」

雖然我無比懷念舊時代,但我們誰都知道,至少短期內(nèi)是回不去了。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必究

(本文刊載于澎湃新聞「有戲」欄目,同發(fā)于公眾號書林齋(Kongli1996)與微博:孔鯉。)

來公眾號「書林齋」(Kongli1996)、微博「孔鯉」及豆瓣「孔鯉」。

我寫,你看。

 短評

看到談到尚書偽經(jīng)就暗自贊嘆編劇用心,看到兵器的還原度更覺得這份心思如今難得,再加上于和偉的表演,勉強五星。但當我來到豆瓣,才知道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歷史學家在這里做學術(shù)研究,只悔自己在京師大學堂白讀了這么久,竟還如此粗俗如此不考究如此不學術(shù),咱們俗人都寫不出影評,只能打分自白淺薄了

5分鐘前
  • 義理來居
  • 推薦

司馬懿跟柏靈筠終于抱在一起了,我正準備感動,彈幕飛過一句話:這劇我都追完了,司馬懿啥時候砸缸啊?

10分鐘前
  • 十三
  • 推薦

實在是奇怪有人捧瑯琊榜踩這部劇,私以為某榜的權(quán)謀比這部劇幼稚多了,無非臉孔討人喜歡而已。這劇也沒有標榜歷史劇,如果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能有虛構(gòu)成分,那置三國演義于何地呢?服裝道具比較考究,畫面也有電影質(zhì)感,不足之處對白過于現(xiàn)代,有些情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另外劇的標題實在難以吐槽,減分項

11分鐘前
  • 滄月凌
  • 推薦

影視劇歷史如果絲毫不能動搖,以后的古裝劇如何進行藝術(shù)創(chuàng)作?歷史噴還是理智看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就看觀眾了。憑良心講這劇起碼值三星吧,細節(jié)待推敲,制作精良,質(zhì)感好,演員演技好,故事還算精彩。描寫戰(zhàn)爭殘酷,《十五從軍征》足矣。還有把這劇跟《三國演義》比較,真有必要嗎?

13分鐘前
  • 菡萏
  • 力薦

總結(jié)三星半,前半段真不錯,不是歷史,也不是三國演義,更像水煮三國,全新的故事將三國題材中謀權(quán)與計謀刻意突出,跳脫演義對該劇接受度能更高一些,對司馬懿從開始就強化了隱忍的個性,皇叔版腹黑曹操大贊,于和偉真牛逼!曹操死后,故事就沒那么好看了,總覺得配角塑造要強過主角,有點遺憾

14分鐘前
  • 烏鴉火堂
  • 推薦

于和偉只要再演一次孫權(quán),他一個人就是一部三國。

19分鐘前
  • 奈果寧
  • 推薦

除了配樂有點喧賓奪主,節(jié)奏有點散之外,情節(jié)還挺有看頭的,人物也能立起來,比預(yù)期好,四星觀望,接著看。(第一集的前半部分確實沒開好;劉濤適合這種聰明的賢內(nèi)助形象,比某頌舒服多了...翟天臨真好哇,小哥哥算是青年演員里演技相當自然的)

21分鐘前
  • 李九弟Jody
  • 推薦

看皇叔版的曹操 帶勁

25分鐘前
  • 飲馬多瑙河
  • 力薦

曹荀離婚大戲太扎心了,想起易中天老師的話:“曹操終其一生沒有稱帝,或許是因為始終忘不了荀彧那雙憂郁的眼睛”

27分鐘前
  • 扎紅頭繩的白菜
  • 推薦

評分人數(shù)過4萬了!軍師這種題材能有這個關(guān)注度也是不容易,金秋再見!

29分鐘前
  • 跪求樂透區(qū)
  • 力薦

看不慣唯三國演義馬首是瞻的高知闊論,明朝成書亦是時人所為,角色時間地點多與正史相違。為何當朝同為時人所述創(chuàng)作,皆要與前者無二?制劇態(tài)度已該鼓勵,且看且論之又何妨。

30分鐘前
  • 鴉哭魔yakumo
  • 推薦

這邊是譽王配梅長蘇 那邊是靖王配秦般若 曹丕焉能不贏

32分鐘前
  • 小河子
  • 推薦

很多人指出這部劇不尊重歷史,可是這部劇的定位本來就不是歷史劇啊。又有人說你不尊重歷史也行啊,可以根據(jù)三國演義拍,可是為什么呢?前人可以編出一本三國演義來,現(xiàn)代人為什么就不能編出另一種三國故事呢?當然有人指出的稱謂我覺得有理,編故事也要尊重基本法,所以扣一星。服裝畫面演技都挺好的

34分鐘前
  • 凌楓
  • 還行

挺好看的劇,我喜歡張芷溪小姐姐的甄宓,一出場就驚艷,紅衣更是美爆,她的結(jié)局也是慘,但愿來生我們不要再相見。

39分鐘前
  • 挽夢憶笙歌
  • 推薦

演完劉備演曹操,于老師挺棒的。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42分鐘前
  • 盡歡
  • 推薦

16年2月到11月份,《軍師聯(lián)盟》在橫店影視城養(yǎng)活了好大一批群演??字亍雒娲?、還很累、每天要的人都很多,都是打仗!但去這個組工資也高,很多人是又愛又恨。去年沒去過這個組的群演都不算真正的群演。翻翻自己的工資單,有30幾天陸續(xù)去過這個組。制作精良,不像其他趕進程那些妖艷的賤貨!

43分鐘前
  • 江南開爺
  • 推薦

從曹操死后,出現(xiàn)了神話的張春華、苦情的司馬懿以及突然腹黑的曹丕...劇情也開始越來越浮于表面,內(nèi)容俗套不堪。只有演員的演技、服裝、道具依然精致耐看。這不很像我們看的許多低分的古裝電影嗎?一個華麗的空盒子....打到8.4確實過了.....

45分鐘前
  • Teller小樣
  • 還行

第一集看過來,歷史方面不談,制作還算精良,演員演技基本在線,可以一追

50分鐘前
  • Pierye
  • 力薦

質(zhì)感不錯,歷史感后面慢慢感受。拋開演員本身,劇的風格看來有吳秀波的氣質(zhì)~

54分鐘前
  • 她蒔
  • 推薦

在看這部劇之前,你可能只知道吳秀波、劉濤、于和偉、李晨、王勁松、翟天臨。但看完之后,你只會記住司馬懿、張春華、曹操、曹丕、荀彧、楊修??催^花絮,這幫人不計成本的拍了將近一年,熬夜看完前幾集,真的堪稱年度演技教科書??烊タ窗?,這個劇會給你驚喜。

58分鐘前
  • 天亮天黑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