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人妻视频免费人人|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日韩片无码中文字幕

<strong id="g78f3"><menu id="g78f3"><strike id="g78f3"></strike></menu></strong>

播放地址

驢得水

喜劇片中國大陸2016

主演:任素汐  大力  劉帥良  裴魁山  

導演:周申  劉露  

 劇照

驢得水 劇照 NO.1驢得水 劇照 NO.2驢得水 劇照 NO.3驢得水 劇照 NO.4驢得水 劇照 NO.5驢得水 劇照 NO.6驢得水 劇照 NO.13驢得水 劇照 NO.14驢得水 劇照 NO.15驢得水 劇照 NO.16驢得水 劇照 NO.17驢得水 劇照 NO.18驢得水 劇照 NO.19驢得水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4-11 05:01

詳細劇情

一群“品行不端”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鄉(xiāng)村開辦了一所小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老師們都自得其樂,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員要來突擊檢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寧,因為學校有一位“驢得水老師”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擔心丑事即將敗露的時候,一個神奇天才的出現拯救了大家,然而誰能料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長篇影評

 1 ) 這部電影,真的過譽了。

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movie432,文末有二維碼噢~

這部電影引發(fā)了大面積的積極好評。好評是真實的,但在朋友中評價兩極分化,也是真實的。我在好幾個群組,看到了諸如“年度最佳”,“在電影院看過的最好中國電影”,“令我想起了《鬼子來了》”之類的評價。

《驢得水》前半段感覺可以。舞臺劇的痕跡還在,理解。國民黨的旗幟在飄,厲害。女主角演得眉飛色舞,會跳會唱,確實是精彩的曲藝小品。

但進入后半段,電影人物的性格,一個個插上道德譴責的大旗,丑陋不堪。一會是潑婦撒潑,無聊。一會是直斥牲口,突兀。一會把罵中國女性的話全攤上了,敗類。一會是子彈打在我臉上,無恥……如此沖動、武斷和停不下來的蹺蹺板轉變,幾個人就差拍起皮球跳上天了。

很多人欣賞這樣的語言交鋒,認為給勁,振聾發(fā)聵。但在我看來,這是號召觀眾砸石頭的行徑,真的無法帶給我觸動,更別說震撼了。一圈下來,所有人都被砸得頭破血流,有人去了延安跟老大哥(審查的妙筆)。

片中人物頭痛沒法治的,是那個封建惡勢力般存在的潑婦,因為她沒有規(guī)矩。最緊張害怕的,是美國爸爸。最神秘的組織存在,是延安老大哥。

從頭到尾,《驢得水》一個學生都沒有出現,是空口數字。它的教育對象,并不是《黃土地》或《老井》地區(qū)缺水沒未來的貧窮孩子,而是面向坐在電影院的觀眾,還有廣大悶悶不樂需要自省和語言發(fā)泄的知識分子。

從頭到尾,我也很少能察覺到電影導演角色的存在。他在哪里?一個架攝影機的,還是一個寫好了臺本的。對,他下了蒜皮雪,還是亮了電燈泡。

舞臺劇的血緣,決定了它會架空歷史——有一個地方我們都知道?!扼H得水》的故事像是發(fā)生在民國,也像是在影射某黨,更完全有可能是發(fā)生在當下時。

許多評論者直接代入了你黨的一幅幅嘴臉,一個個看得自燃嗨。罵了好多人,也罵了自己的小確喪,大家都好臟。

但真的不要把自己當外賓了,搞得好像頭一天知道這些事情,頭一回在中國電影里看到這種打臉。

知識分子靠不住,美國人靠不住,老大哥更靠不住。這些道理,需要一部電影用教主吼的方式來告訴廣大觀眾,道理才會因此而變得深刻起來?!

后半段的《驢得水》,確實有讓我想起了一部姜文電影。但肯定不是大家都喜歡的《鬼子來了》,而是我很討厭的《一步之遙》。原因恐怕不是特派員的光頭,也不是紅條紋的校服(戲服),而是無時無刻不斷冒出的虛假、刻意和難以接受,就像那場冒出來一堆吃瓜群眾,還要證婚詞的西式婚姻。這場無來由的婚禮,又以無來由的潑婦砸場結束。

這些毛病,如果尚且可以歸為個人感受,那舞臺劇陰魂不散的影子,恐怕是令我不太自在的真正原因。

演員粗脖子爆青筋直跺腳,有人說是情感爆滿力量爆棚,但那不過是需要臺上高聲語的話劇腔。

舞臺劇的表現手法,與電影語言差異很大。演員表演和燈光美術,這是最顯而易見,充斥整部電影的大平光,這個先不說了。但最致命的是鏡頭的運動和剪輯,《驢得水》圍繞學校(雨神廟)的戲是一場又一場,就像說來就來的特派員,說跑就跑的腹瀉遁,基本上不依賴鏡頭切換。你可以認為這是特色,但我得到的信息是電影始終在告訴觀眾,這不是一個有真實依據的故事,而是一個虛構的荒誕故事,就像說倒就倒、說多長可以有多長的高原反應(我的地理常識告訴我,這東西根本不成立也不存在)。大量演員的近景和特寫,似乎讓觀眾真正省下錢來,看了一部口碑舞臺劇。

感覺再這么說下去,《驢得水》會被我貶低得一塌糊涂。

它當然有做得好的地方。比如有挑戰(zhàn)的想法,隱喻的故事,原創(chuàng)的歌曲,不是假臉的女演員,還有辨識度很高的人物角色本身。

電影人物的命運,其實在開頭的驢棚著火中,已經得到了揭示。幾個人打鬧一樣的救火,有的還跑了進去。只有校長女兒認為,著了火就應該救。

但所有人物,全部陷在了自以為是的情感邏輯中。觀眾認為走心的張一曼,一樣是在吃空餉,只不過有自我犧牲精神,有浪漫主義情懷,就得到了最大同情。一直認為應該救火的佳佳,也沒有做出真正的決裂。這些人面對銅匠的神氣,導演對鐵匠角色的塑造,都帶有一種古老的惡意,尤其是張一曼以打量驢貨的眼神想去睡服他又以牲口的言語去反擊他的殘情。

如果這真的是走腎,那倒是好事一樁了。但所有這一切,全部用來包裝一個騙中騙,你不要臉我糊你一臉的局,未免太過于嫌惡。如此一來,讓子彈飛的結局,似乎是宣泄完的盛世禮炮。沒人知道到底該怎么辦。

所以,只是想說,這部電影,真的過譽了。

你也可以認為,這部電影的話題,早已經超過電影本身。觀眾只想看好東西,爽了,醒了,敗火了,而不用去介意,它到底是不是應該被放在電影的體系里去評價。正如在中國大陸,一部電影的好壞,往往與電影評價沒有關系。一部電影的票房高低,跟它的質量更加沒有關系。

好評《驢得水》,更加說明中國電影爛。

好評《驢得水》,你們一定是太恨中國電影了。

截圖掃碼,關注:MOViE木衛(wèi)(movie432)

 2 ) 講道理,《驢得水》真不是什么好電影

【一】

“《驢得水》是今年最佳國產影片?!倍?,這是我今年聽過最好笑的笑話。類似這樣的追捧已經多到令人肉麻的程度,感覺有必要出來嘮嘮,因為它真沒你們說的那么好。

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立意確實犀利。全片火力全開,對知識分子加以無情的諷刺與鞭撻:先是空餉的利誘,繼而是官威的壓迫、再是槍聲的震懾。讓他們的丑態(tài)一覽無余。隨著故事的推進,強權體制和異化環(huán)境將電影里每個人所珍視的東西諸如尊嚴、美、理想和勇氣一一剝奪和摧毀……

這顯然是很多人追捧《驢得水》的原因。然而這樣一部看上去“言之有物”的電影,表達的方式堪稱災難,追求“物”的企圖心也過于明顯。

說它表達失范倒不是嫌棄它滿是話劇腔不夠“電影”,我對電影本體性沒有過于執(zhí)著的追求。電影劇作結構本身就戲劇式、小說式、散文式結構之分,可見其對于姊妹藝術的借重。很多帶有明顯戲劇風格的電影也不乏成功之作,像《十二怒漢》和《殺戮之神》皆在此列。

《驢得水》的致命傷不在其電影改編的缺陷,而在于它違背了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提純和過濾的基本規(guī)律,與其說它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一場粗暴的人性丑惡實驗與展覽,極易引起觀眾的生理不適。

欣賞這部電影尤其是后半段的觀感,就好像有個人在摁住你的頭,讓你不容拒絕地細看人性的種種丑惡,還不無得意地問你:“我是不是很深刻?”這種拿“深刻”當大旗,堂而皇之地冒犯觀眾的做法,也能博得滿堂彩。只能說明我們對于電影“深刻”的需求已經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

【二】

創(chuàng)作者對于“深度”的刻意追求,集中地體現在劇作風格的突然轉向上。上半場還是一出諷刺喜劇,下半場就成了人間悲劇。有評論為這種“不按常理出牌”鼓掌叫好,殊不知影片前后風格的分裂即削弱了喜劇諷刺的力度,又減輕了悲劇結局的分量。

忽視故事的整體建構和人物內在的運行邏輯,沉溺在架空的時空背景中玩弄概念和符號,其結果就是那一聲槍響——拼了命地想制造意味深長,卻掩蓋不住的刻意空洞。如果說《狩獵》結尾的“回馬槍”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驢得水》里的槍響則剛好相反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兩相對比、高下立見。

“喜劇可以分很多種,有的是人物言行可笑,有的是事情可笑,有的是這事情背后的邏輯和道理可笑。”馮小剛曾經表達過類似的意思?!扼H得水》的笑點在表層是一些無足可觀的“葷段子”,這在段子手輩出的年代實在不算新鮮。

“為了圓一個謊去撒更多的慌”本是一個百試不爽的經典喜劇情境,可惜本片未能一以貫之。尤其是人物撒謊的動機經不起推敲,像張一曼后半段盡管備受凌辱,依然隱忍放棄反抗的人設基礎就很不牢靠。明顯是為了荒誕而荒誕,為了批判而批判。

【三】

《驢得水》談不上是一出好喜劇,更不會是一出好悲劇。

仍以博得了許多觀眾同情和淚水的張一曼為例,很顯然她在這部電影里的悲劇色彩最為濃重。畢竟影片前半段小丑式的群設到后面男人全部開了掛似的黑化,就她一個陡然升華成了受苦受難的圣母。這種在生活上放蕩不羈,心靈特別純潔美好的反差人設本身就自帶強烈戲劇沖突,所以也尤其容易出彩。

可只要稍加審視就會發(fā)現,我們對于張一曼的同情,更多的是出于對她苦難遭遇的恐懼。那些徹底丑化的男性角色,那些用特寫鏡頭反復強調放大的受辱鏡頭。真正的憐憫,是你愿意走近劇中角色,和她一同承擔、一起面對??伞扼H得水》的類文革式圖景只想讓人逃避。

高明的悲劇往往是悲戚和愉快的結合?!扼H得水》只是讓人難受,并不能給觀眾提供情緒的凈化和隨之而來的快感。這種“快感”并不是以別人的痛苦為樂,而是朱光潛先生所強調的悲劇要和觀眾保持一種“距離感”?!扼H得水》自以為高明的打消了這種距離,專心致志的給觀眾喂食“暴行”。

從這兒岔開一句,我國的分級制度真的要盡快提上日程了。這樣一部滿是粗口、葷段子和施虐場景的電影,好多小朋友被帶進來當合家歡喜劇看。這比電影里所呈現的災難要嚴重的多。我也強烈懷疑大部分就是想來看個樂的觀眾家長,能予以孩子們多么正確的指導。

【四】

最后,我真的不太理解,為什么很多人這么喜歡張一曼這個角色。也許是因為其他角色都太不討喜了吧,校長女兒又沒什么存在感,她就成了唯一的寄托與出口??墒聦嵣?,這個角色前半段不過是個任性幼稚的女文青,后半段則淪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希望這個描述不會引起部分讀者的誤會,因為這絕非我的主觀評判,而是這部電影的真實呈現。從銅匠回來“反殺”開始,在創(chuàng)作者設定的悲慘命運面前,張一曼基本喪失了個人意志,由瘋到死,不過是走完固定流程而已。

“睡服”是本片的一個亮點,也是很多人喜歡張一曼的原因。但一些評論因此扯到女權主義上去,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先搞清兩個基本事實:第一、張一曼“睡服”銅匠主要是她本來就有“性”趣,幫著學校繼續(xù)吃空餉是順把手的事情,否則劇作上難以邏輯自洽。第二、張一曼最后受到侮辱直接原因是銅匠打擊報復,但她如果不想繼續(xù)把慌圓下去,這個報復不能成立。

編導“憋壞”的地方就在于把原本兩件事混成了一件事。張一曼因為這件事上的小過失,受到了另一件事上的大懲罰。也是說張一曼絕非罪有應得,但她一定程度上又是咎由自取。不得不承認,這個情節(jié)設計很有意思,是我唯一肯定這部電影的地方。

【五】

由著自己的性子,想睡誰就睡誰。不考慮“靈欲難分”的人類終極矛盾。睡完面有遺憾略帶深情的說句“對不起”,這要是換成男的,就是標準的“渣男”判定。其實,人無所不在枷鎖之中,哪里又會有絕對的自由呢?性也是一樣,這是張一曼幼稚的地方。

言談間當眾反復暗示調侃和自己約過炮的男同事“硬不起來”,行為上借著給剛“上崗”的男同事培訓的機會,上下其手。這要是換成男的,百分之百構成性騷擾。這是張一曼任性的地方。

所以那些覺得張一曼高揚了女權主義大旗的人們真的省省吧。送你們一句話:不含任何自省精神的女權主義,都是偽女權主義,不過是另一個極端的男權或者說特權主義罷了。

 3 ) 從《紅樓夢》,看《驢得水》中不能忽視的女性角色

有劇透……

根據話劇改編的開心麻花的第二部電影《驢得水》,劇情給人感覺很是熟悉,身邊常有耳聞。四位不甘清苦、想給山區(qū)孩子提供良好教育條件的老師,為了爭取教育局多撥款,活生生捏造出一位“驢得水”的老師。又逢一位國際友人想資助教育學家,教育局便派人圍著老外的腰包制定計劃,物色人選。聯系后面的劇情,不禁聯想到《兒子的大玩偶》中有一段萬仁導的《蘋果的滋味》,幾個窮苦孩子的父親不幸被美國將軍的汽車撞傷,老美打算彌補過錯,補貼給他們不菲的金額,還帶一個孩子去了美國留學,哀事變喜事。只是不同于這個故事,在這里老美的資助,被教育局各部門扣下了三分之二,這個差異想想很有意思。


跟不少搖著喜劇幌子的電影一樣,《驢得水》把取樂精神的觀眾“騙”進影院,隨后又自覺地延伸分解出許多喜劇的悲劇因子。大喜大悲兩相照,笑過之后又需償還以悲。但最后觀眾看到的其實只剩一團陰云彌漫,先前的喜樂也被無情碾碎。《驢得水》就是這樣一類電影,前段在笑,后又哀的掉淚。

電影很明顯前后也在劇情發(fā)展中分割成了兩個部分,以女教師一曼令人訝異的“睡服”為界,圍繞兩次特派員造訪學校。第一次特派員盤算的利益秘密隱藏,只有荒誕的、反諷的喜劇元素。圍繞著老師們的是一段段葷腥的調侃,能搔到觀眾胳肢窩,效果是自然的。后半段雖語言和情節(jié)上仍有不少討觀眾發(fā)笑之處,但一些人的善良被利用陷入了危險的境地,人物丑陋的嘴臉畢現,他們在被迫促成一個更大的騙局,還能笑出來的是浮在故事之外的觀眾?!扼H得水》驚人的地方就在這里,后半部分觀眾若是試圖讀出影片的隱喻,就再也笑不出來,而是一點點沉下去。

電影設置年份還故意定在1942年,國民黨執(zhí)政時期,這自然是為了避免審查的刁難,把有著污點的教師形象和貪腐的官員規(guī)劃到舊世界,為結尾絕望的孫佳奔赴延安“新世界”做準備。意識到這一點,這個故事所指的就不僅僅是對人性丑惡的揭露,利益的貪食,更無關教育,而是中國歷史微觀的演義。

前陣子因為在讀李劼的評論《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發(fā)現《紅樓夢》所強調和呼喚的也正是《驢得水》的內在立意。假作真時真亦假,最后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女教師一曼結尾的自殺,孫佳未卜又盡人皆知的風雨前程。和大觀園的衰落,丫鬟小姐的死傷一樣,象征著歷史文化不會再有創(chuàng)造性的止步。豹的精神不再,連兇猛的豹子也遭綿羊獵殺。

李劼從《紅樓夢》中看到男女關系其實蘊藏著人類文化歷史的全部信息。像是中國的二十四史涂滿了權力爭奪,蜂鳴盜起,文化氣脈卻日漸衰微,或許能歸結到歷史中不見愛情和出類拔萃的女性。中國歷史是由泥質的男人寫就的,從秦始皇修筑長城以期江山無疆,孔孟之道成為道德的規(guī)約,文化歷史就再無靈巧和進步可言了。即便是李白辛棄疾那樣的豪放文人也不過是未能超脫、囿于幾千年文化監(jiān)獄的俗人。女性在歷史中審美意義上的闕如,致使中國幾千年一成不變。于是從《驢得水》兩個女性角色,尤其是女老師一曼,以及她所影響的副本形象,能夠試著找出《驢得水》對歷史的暗指和期待。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女老師一曼總是笑意盈盈的,不管面對什么,一概說著趣話,一臉天真的神情。前半段圍繞著一曼的鏡頭,都是明媚陽光的。比如她剝著蒜頭清唱著歌曲,在她自殺后回響起這段歌聲,我們才回覺其蘊藏的美好向往,從“昆明不下雪”的調皮到“我在上海,哪還有周璇的份兒”那段與校長在熒光燈之下自由舞步的驕傲,旗袍與高跟鞋的特寫,一曼的美麗和可愛,真實投射在人心里。

而一曼超前的性觀念,更是一種對男性強加于女性道德的無視,她的內心沒有負擔。李劼也在《紅樓夢》中分析對比,賈寶玉曖昧的同性關系與淫欲的濫交之間,讀者能夠分出何者是健康的。那么觀眾會從一曼的主動與大膽說出來的生理要求,與教師裴魁山不明朗的關系,聞到什么不適粗野的內容嗎?在方正面孔的裴魁山語重心長對一曼做出道德規(guī)勸后,一曼很是尷尬地回答他:“我就是這么一個人”,受不了各種條條框框的制約。于是她跟銅匠的結合,一方面有著為了成全騙局和利益獻身的意味,更多是她自愿去追求生理愉悅,沒有強迫和隱忍的意思。只不過她開放的觀念,到現在恐怕也不見的有多少男同胞會接受,更何況她是一位為人師表的教師。


接著有意思的局面就出現了,一個灰頭土臉、沒有受過教育的銅匠,用他被官方語言陌生化的蒙古語歌謠抒發(fā)內心之愛,經過身份差異懸殊一曼的點撥,相送的一綹發(fā)絲,讓他確確實實感受到了人生的詩意所在,這是女人之于男人的創(chuàng)造意味。如同在《紅樓夢》中,對照大觀園外骯臟的男人世界,寶玉在黛玉的一次次垂淚和各丫鬟的影響下,由頑石最后煉成了一塊璞玉。臨行的銅匠感受到校長“有教無類”的道理,又得到校長女兒孫佳極其重要的教誨幫助,很快改頭換面,肚子里有了營養(yǎng)內涵。可是誰也沒想到,后來銅匠的嘴臉,變成了《動物莊園》里豬的形象,高高在上地殘暴無恥起來,真正變?yōu)橐活^享樂的牲口。

因為特派員的突擊造訪,一曼與銅匠的事情敗露,銅匠的潑婦老婆前來鬧事。一曼與潑婦起了爭執(zhí),這時銅匠竟突然挺直了腰板,敢對潑婦怒吼,像個英雄一般含情脈脈解救一曼。一曼怕他壞了校長的大事,不得已違心罵銅匠是牲口。如果說一曼把銅匠變成了一個人,那么在此刻她又掐死了銅匠。缺少了女性創(chuàng)造性的指引,銅匠精神上便不再向人努力,只剩下外表端正的人皮,內心很快蛆蛀成了怪物。那一綹頭發(fā)落地,銅匠的樸質無存。

接下來我們就看到了得勢銅匠的狠心,他對一曼殘忍的報復,一剪刀一剪刀毀滅了一曼“花”的精神(一曼總在采花)。銅匠永遠無法再意識到他正在毀滅的女人,同時也是塑造他的人,給了他能力毀滅一曼的人。這樣說一曼是自己毀了自己,但她在罵走銅匠后,就羞愧地蹲伏在地向銅匠道歉。毀滅他們的是整個騙局,是人性沒有底的貪惡,和人被腐蝕的軟弱。


而利益分明裴魁山的轉變,也很好理解。在山坡上,愧疚的校長談到一曼時,裴魁山竟只惦記著錢該怎么分。他固然貪財,但說白了在前的是內心女神精神的失落,他的道德觀念無法接受一曼的放蕩,校長和周鐵男的縱容更點燃了他內心潛藏的惡念。當他憤怒哀傷地前去拯救失足的一曼,卻只敢站著窗臺沒有向前,他被嚇呆了。兩個月后,披著貂絨的裴魁山,對曾經愛慕的一曼只有鄙夷輕視。在咒罵一曼時,只有他是發(fā)自心底認定一曼是婊子妓女,開始處處與惡人沆瀣一氣。女性在這里被徹底壓制,須眉濁物唱起了大戲。

反觀另一個男性角色周鐵男,從頭至近結尾,他都一種脾氣火爆、講話口無遮攔的性格。差點幾次在特派員面前把校長的騙局戳穿,對小人得勢咬牙跺足。當銅匠要剪一曼的頭發(fā),威脅孫佳做新娘時,他都表現出了令人敬佩的骨氣。這是一個本真的人,他與一曼的相近敬重,戀慕是非分明、執(zhí)拗說一不二的孫佳,應該說是這兩個女性讓他的本真得以保持。但當射出的一顆子彈從頭顱擦過,死亡的威懾即使仍有孫佳的不妥協,他的善惡觀也被瞬間抽空了。他求助孫佳扮演銅匠的妻子,說孫佳幼稚,“就是一個小孩”。在孩子天真面前,映襯的是丑陋的成人世界,但這個故事混入的又不只是成人世界那么簡單。

像李劼所說:創(chuàng)造不經過審美的過渡而直接進入歷史,使歷史顯得暴虐和殘酷。在這樣的歷史進程中,女人犧牲的悲劇便成了勢在必然。

一曼被剪了“陰陽頭”,半瘋半癲地在田野采她心愛的油菜花。裴魁山整個變?yōu)槔娼M織的走狗,被悄然轉念的周鐵男,說話語氣也有了紅衛(wèi)兵的模樣。在一曼要被大兵侵犯時,他也只是呲牙咧嘴呆立一旁。只有校長能洞觀這一切,但還是不得不毀滅掉一曼,勸她做一個不問世事的聾啞人,免遭他人再傷害。他的一再妥協,也令人不齒。被剪發(fā)的一曼如同看破紅塵,她的自殺,并不是人生境界,卻是歷史的終結。周鐵男的淪落,讓怒目圓睜的孫佳絕望。校長又親手把面無表情的女兒,屈送給一個只剩邪惡面孔的銅匠做新娘。

電影中的幾聲槍響,一聲比一聲嚇人。銅匠的潑婦老婆的闖進婚殿不明所以的按槍,將整個騙局戳破,更讓人覺得荒誕。故事走向失控,也只有槍能解決了。孫佳對著鏡頭念叨“過去的就讓他過去了,就只會更糟?!闭犉饋碚f教腔刺耳,片刻又脊背發(fā)涼。沒多久,還是窩里斗,還是須眉的老一套游戲。水性越來越少,泥性越來越多。這種政治文化,處世哲學,已不忍細看。

故事中學校地點設置在一個要走二十里山路才能打到水的地方,人和驢得水才能活,水顯得那么重要。如果“驢”可以指片中的幾個男性教師角色和銅匠,女性角色指“水”,這幾頭驢都幸運得到過水,然而水在最后卻被廢棄。

PS:感謝大家點贊,文章僅是結合一本書的片面理解,有偏頗不全之處。這種延伸或許并不是電影文本中的關鍵,但不失為一個好的切入點去分析人物。

 4 ) 校長說:一切聽我指揮!一曼說:我就想活得自在點。

很少寫影評,但這次有點忍不住了,《驢得水》這種電影中國少有,能上映也是不易,當一部電影,你越看越不想讓它演完,就說明這是一部好電影,看得很爽,對于市場上的大片,我不批判,就像是中國足球,已經被資本玩壞了,打根上就已經是軟的,不是什么明星、技術或是六味地黃丸所能挽救的了的。到頭來,故事本身與如何講故事才是一部好電影的關鍵。
《驢得水》讓我想了一部叫《狗鎮(zhèn)》的電影,有點異曲同工的意思。故事的開始,鋪開來說的是四個主要人物的性格、關系,幾個人抱著純粹之心,做著純粹之事。性和工作都那么坦誠,緊接著拋出一個主線——吃空餉、而實際上并不存在的呂得水老師,這也是黑色幽默電影里常用的一種手法“無中生有”的騙局,這是所有事的禍根,但是把禍根真正醞釀成大禍的還是校長四個人自己,每個人都推了一把。
最初驢棚著火那場戲就是一個預示,四個人的救法都不一樣,最后在校長的統一指揮下,一點小火變成大火,把驢棚燒沒了。四個人就看著它燒,校長的女兒回來了,明知不能救,還是拼命地救,這體現著她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你不救怎么知道救不了”,這體現了四個人骨子里的東西——妥協,他們并沒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淡定、那么剛強。而片中真正叫呂得水的其實是一頭拉水的驢,驢棚沒了,驢也就沒地住了,就暗喻著呂得水老師的事也快要曝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了。
校長是個典型的實用性知識分子,可以為了一件善事,而去做更多的壞事,為了“一事功成,可以萬骨枯”。從頭一路看來校長都是和風細雨的,但其實他的底線在一點點地后撤。他總想讓人聽他的指揮,但到最后失控了。
裴山是個貪財的人,但開始還能在純潔的友誼面前捐出自己的工資,使他改變得是一曼的移情別戀。他的悲劇之處就在于沒有讀懂一曼這個人,就倉促地愛上了她。當看到一曼跟銅匠睡了那么一幕,裴山心中美好的東西死去了,當希望死去時,錢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
一曼是全篇最精彩的人物,她代表著典型的一類人,她是那種只會幾句英語,但思想卻很西方的知識份子。曾經在民國那個時期,很多所謂的知識份子,他們沒有學到西方很扎實的學問,但思想卻學得很快,因為思想是不用學的,一聽就會,而且一曼骨子里就是這樣一種人,你說她放蕩也好,前衛(wèi)也行,當這樣的人碰上了這樣的思想,于是這個人物活了。她為人真誠,但又性解放,她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她給了裴山錯的性暗示,勾起裴山的感情。她不想跟任何人過日子,也不想破壞別人的日子,也是她后來傷害銅匠的必然結果。一曼在剪頭的時候,是靜靜地坐在那剪的,沒有反抗,動手剪的是校長,他也沒有反抗。當一曼的頭發(fā)被剪光之后,一曼心里美好的東西也隨著頭發(fā)(外表的美)一同而去了,不禁讓人想起那句,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再來看鐵男,這個名子取得好,鐵一樣的男人,一路看來人如其名,惟一一個敢于說真話的男人,一個典型的寧折不彎的知識份子,現在叫憤青,關鍵時候,能站出耍橫,但那一槍改變他的一切的價值觀,他才發(fā)現死是那么可怕,槍口是那么可怕,子彈是那么可怕,盡管那顆子彈沒有打中他,但比打中你的效果要好上一萬倍,這一槍打死了一個人的靈魂和尊嚴,槍被發(fā)明出來并不是為了殺人,沒有誰真喜歡殺人,槍是用來讓人屈服的。當鐵男跪在地上求饒的時候,影院里看到這幕的觀眾都在嘆息。劇中一曼看到這一刻,也被驚到了,這也可能是她瘋了的一個很重要原因,這一刻她才看到鐵男骨子的另一面,以及槍的歷害。
一個“寧折的人”就這樣彎了,再也直不起來了,文革中有很多這樣的人,這不是知識分子的惟一命運,但會是大多數。鐵男的悲劇不光在于槍,也在于他的性格里沒有韌性,在于他的反抗和氣憤都是匹夫之勇。電影中有細節(jié)提到他小時候愛打架,但愛打架并不代表可以赴死,不屈的才叫勇士,鐵男只是匹夫。從最初的可愛、欣賞到后來的充滿鄙夷,這個人物的變化是最震撼我的。
銅匠也是一個非常精彩的人物,開始他是一個純樸的銅匠,一曼的身體打開了他的欲望之門,一發(fā)不可收拾,把他上送了天堂。當后來一曼羞辱他的時候,又把他推向了地獄,于是銅匠心中的惡被勾了出來,那時有多純樸,此時就有多丑惡。但是一個木訥的人突然變成一個能說會道,還懂得利用條件制約別人的人,這是我覺故事有點著急的地方,有點跳戲。銅匠被侮辱了,他想拿回自己尊嚴的辦法就是拿走一曼的尊嚴,就也是黑色幽默的亮點——被別人罵了,就再罵回來。
葬禮用得很妙,牌位邊上的紙妒才是真正的死者。死而復生又是一層喜劇色彩。最后結局用了一場婚禮上的鬧劇結束,設計感有點重,我總覺得可以更好。此外,全篇確實偏話劇,特別是最后的一場戲,三個人像開始那樣,很話劇的設計,但也不能算是缺點。鏡頭語言弱了一點,感覺鏡頭與演員配合也沒那么好。但真看的時候,會完全被帶入劇情,其它也就忽略了。
特派員的秘書,這個人戲份不多,主要矛盾就鐵男之間的沖突,但特派員在中間調和,還勸說:都是知識份子,都有知識分子的脾氣,不要吵了。這個秘書是走仕途的順從文人。自古以為,文人都主張有骨氣、敢言直諫,所以鐵男對這種跟屁蟲式的知識分子很鄙視,有一個細節(jié),就是開始的時候,周鐵男沖著秘書唾了一口,這個很重要,等到一曼被強奸的時候,鐵男像個窩囊廢一樣躲在墻角時,秘書出現了,他不是為了留存善的一面,他是為了羞辱周鐵男,這個曾經看不起自己的人,現在像狗一樣頭都不敢抬,自己開始面對鐵男的時候,心理也低人一等的感覺,但這一刻,秘書心里想得是,這些所謂不妥協的人,其實跟自己一樣,甚至還不如自己,最后還向鐵男唾了一口,示意瞧不起對方。
特派員是沒文化的,但卻是官場上的老手,他沒原則,但有手段,同時也勸學校里的其它人把原則放下,他不只一次說:他喜歡知識分子的脾氣。但喜歡歸喜歡,不能容忍。他這個人物沒那么豐滿,但他的作用是核心的。全篇的內在動力是人內心的欲望,外在動力就是這個特派員,他的存在摔推動著劇情每一步的變化。
當一切過去,所有事物好像又都回到從前,校長慶幸學校保留了下來,其實并沒有。校長女兒的那句:“過去的就這么讓它過去,最后只會更糟”。最后那聲槍響,也證明根本不能當這一切沒發(fā)生過,再也不能回到過去。
    很多人問這個故事想要說什么,其實要說的很多,故事就這樣,我很反感像中學課文那樣把段落標出來,總結段意,最后給出全篇的中心思想,這是愚蠢的。一部片子,看得人不同,理解的東西也不一樣。就像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大腿,有人摸到了屁股,但它都是大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總之,這是一部好片子,這兩年里,這也是我看到的很不錯的中國電影,能排近前三,很爽,片子還沒上映,發(fā)出了,我又怕劇透。但一想,寫么長,估計也沒幾個能看完。
續(xù)
看了一篇差評,雖然有點求全責備,但有些說得還有挺有道理的,我承認情節(jié)和沖突有很重的人為設計感,為的是達到揭露人性的的目的,朝著一個方向使勁,我也承認中國的觀眾有饑餓感,爛片看多了,突然來到了一部《驢得水》難免過渡興奮,我個人就很興奮,就像一個人生出來的孩子都是畸形、弱智,突然老來得子,而且生得健全,即便有人工受精的嫌疑,但不能否認他是希望。
至于差評中提到的段子為得是單純的搞笑,于全篇意義不大。雖說道理是這樣的,但看起來還是很舒服的,我看得時候也笑了,沒覺得太多不妥。這也是開心麻花的風格,不是沙士比亞,也不完全是周星馳。畢竟是一部市場上的有著商業(yè)性質的文藝喜劇電影,按理說故事要得太多,問題肯定是會有的,我無法摟常規(guī)的電影標準來判斷《驢得水》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只知道我個人看完就是很喜歡。

 5 ) 我執(zhí)的迷宮,教育的獸皮

實際上對這部電影,如果沒有看過第二遍,是不宜評論的,因為情節(jié)和人物較復雜,主題也確實比較深刻,要剖析完全,顯然需要和教育有關的理論基礎。但因為想到了這個標題,盡管我是教育理論的門外漢,也只看了一遍電影,還是決定簡單寫幾句。

教育究竟給人帶來的是什么,其實人一旦受到教育,首先產生的是我執(zhí),這個東西在很短的時間內,實際滋生的是惡。所有的自大自卑自傲自賤貪婪愚妄,俱與此有關。而教育之能,從無到有,最初在紙面上落下不成形的筆劃,如果不再進一步,這些筆劃就只是污跡,將這些筆劃初步完成,污跡轉換為文字,才可成就教育之功。這就是許多電影和文學表現過,也確實是事實的,讀過一點書的人,往往比文盲更壞,這是因為他們不再相信樸素客觀的道理,而轉向肆意蔓延的我執(zhí)。

裴魁山是觀眾最先產生同情,但也最先會厭惡的角色,銅匠則是第二個,鐵男是第三個,過程都是先同情,再厭惡。老裴滑向我執(zhí)的惡,初生于性方面的自卑,試圖揚長避短,以假托婚姻的愛情去占有女人,可以視為一種自救。銅匠既然化名驢得水,胯下的家伙能讓一曼見獵心喜,估計也有驢之能,老裴聽了一晚墻根,成為了他再也無法抹去的心魔,走入了必須摧毀一曼才能自救的歧途。

銅匠原本是一張白紙,被利用被侮辱卻并無自覺,隨讀書初生的我執(zhí),正是他反復強調的“不想再過以前的生活”,銅匠想要的是跳離自己所屬的社會階層,所以他要留在學校,這也是他聽到可以去美國不惜在葬禮上還魂的原因。他最初只是穿了老裴的中山裝,卻依然是那個銅匠,以老裴的黑化為導火索,銅匠穿上老裴買的獸皮(象征著我執(zhí)之惡),成了他變?yōu)轶H得水的標志。實際上,這部電影中每個人的轉變都比較戲劇性,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因此無需從人性上過度考量,所以我并不想分析他或裴魁山對一曼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銅匠的悍妻太過有神采,盡管扮丑,卻不夠蒙昧不夠蠻橫,這讓觀眾對他原屬的生活況味少了幾分體會。

鐵男最初是有幾分透氣的角色,但他實際頭腦簡單,缺乏原則,比如最初無條件順校長的意上繳工資,錢多了以后發(fā)生糾紛時,卻又說出老裴不墊錢他也不墊,可見并非性情中人。他的我執(zhí)在于:沉醉于自己的偏激和仗義,缺乏自省的功課(以至于對困境毫無準備),迷信暴力,他信仰的并非公正而是力量,只是單純認為自己身體強壯可以肆意妄為,最初體現為天真的向善,卻在更強大的暴力面前驚慌失措,潰不成軍,最終成為對一曼被強奸不施加援手,甚至成為冷漠幫閑,令觀眾產生厭惡感的角色。片尾,他惆悵于校門前,在寫著“學做人”三個字的墻后,蕭瑟轉身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分到錢后給佳佳買了那么多彩色彈球,如此頭腦簡單的取悅,體現了這個人物的單純,無力于自拔的本質。

除了他們三人,校長和一曼是觀眾較難察覺到的病者,尤其后者光彩照人,隨便看了幾個標題都是把她當做象征著自由解放的蕩婦標簽去追捧,其實不然。先從校長說起,這個角色并不軟弱,實際上他的信念力十分強大,幾乎做到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心心念念的,真是自己的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在每個關頭他都果敢異常,永不放棄。然而他的我執(zhí)之愚妄,又是五人之最,他所奉行的教育,居然要用貪污來支持,要用錢來誘惑人讀書,簡單來說,校長理解的教育,是將利刀交給兒童,卻以善良公益自居。鄉(xiāng)村小學只是美好假象,其教育成果無非四種,開始就有貪污問題的老裴,迷信暴力頭腦簡單的鐵男,最終吞槍自盡的一曼,以及通過女兒佳佳實現的、讀了幾本書就變壞的驢得水。

最后說一曼,無疑她十分美好,以至于人們會忽略她身上存在的問題,然而,她的自由和解放,確實是以忽略他人的任性為基礎的,是一種假托于自由的自私,她的我執(zhí)也在于此。她與老裴的相處中,并無對老裴的體諒,她俏皮可愛,卻拒絕認真嚴肅的看待他人,而只是沉迷于勾引和曖昧,玩一些對視的游戲,雖然游戲人生是個人的自由,但真正的自由并不會傷害他人,而是要建立在對等和尊重的基礎上。一曼和銅匠的相處,其實未免始亂終棄,在深情的每一環(huán)都到位了,割發(fā)送人雖然是興之所至,但她從未考慮過這一行為對他人的意義,這局游戲只有她一個人有玩家自覺,對銅匠其實是不公平的。當銅匠夫妻前來鬧事,銅匠舍身維護她的一刻,其實處于一念善惡的關鍵之處,然而她的處理方式卻是自以為善良的落井下石。

一曼提示的實際是銅匠的階級自覺,她以為對對方最好的安置就是,別做夢了,回到屬于你的本分生活里去吧,這和她覺得驢子沒窩也行的思路是一樣的,其實并沒有同情和體諒。而吃空餉,她也視若游戲,并沒有公平之心,從未意識到己方四個人這樣利用銅匠詐錢,對銅匠是不公道的。因此,到游戲變得不好玩了以后,她遭到了理所當然的反噬。當她的頭發(fā)被剃掉,她迎來老裴的倉皇目光時,立刻沖到鏡子前,崩潰,這說明她并無真正的底氣,她和鐵男一樣,其實只是肆意妄為,摘掉偽裝之后并無真實的信念來支撐自己,一個仗著自己的力量,一個仗著自己的性魅力。當男人看向她的目光改變,她不知所措不習慣,當她看到鏡子里自己失去象征著雌性魅力的頭發(fā)時,就此崩潰了,這時看似始終處變不驚的人物才顯出幼稚倉皇的本色。

這些對一曼的評價,并不是否定,實際上她確實是這部電影中最為光彩照人的角色,我只是想說,加入了對她迫害的人群中有她自己,她是一個盡管美好,卻徒具其形的假自由使者。

或許會被視為惡之源頭的特派專員,在電影中倒相當抽象,并不具體可惡,貪污是制度之貪,虛有其表是威權之偽,而他提議以回罵來代替開除,其實倒是公平的游戲,因為并未想過會有老裴那種纏綿的私恨,傷人徹骨,也并未想過會有鐵男那樣玩文字游戲,明罵一曼,實則充滿輕蔑和惡毒的侮辱銅匠,進一步激發(fā)對方的憤恨,自己卻無法收拾局面,后果由一曼來承擔。而親手送一曼赴死的偽善者,則是校長。

最后我想提一下本片中十分罕有的正直和良知,除了一份頒給了最終投奔延安的佳佳,并不十分自然,不似電影刻意塑造的,而更像一個推動劇情彰顯人物的道具角色,另一份雖然微薄,卻更自然的塑造,居然頒給了一個完全不重要的專員秘書,這位秘書看著校長剪一曼的頭發(fā),居然目光閃爍,不忍心的轉過了頭,也是他阻止了副官對一曼的強奸。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但必須承認,他不忍相視的一絲憐憫,其中蘊含的人性光輝,超過了在場全部五位陷入我執(zhí)深淵的鄉(xiāng)村教師。

 6 ) 如果公平正義才是生活的真諦,那么我們何曾停止茍延殘喘?

在傳媒1500人廳看了片,音響爛成渣,多處聲音特別小,有幾秒鐘甚至完全沒有聲音,是校長求張一曼顧全學校,背叛銅匠,向銅匠媳婦承認是自己“搞了破鞋”,莫名增添了幾分荒誕。

傳媒學生對于電影的熱情名不虛傳,笑聲噓聲掌聲都毫不吝惜,結束之后的主創(chuàng)交流環(huán)節(jié),還有愛起哄的男孩對張一曼的扮演者任素汐大喊“睡服我”。雖然大學四年一直都在傳媒旁邊,卻從來沒有去蹭過見面會或者交流會什么的,想來真有點浪費。

影片全程都在山路和窯洞間展開,一看就是小成本,也沒有什么所謂的明星,但劇本和部分主演都已經經過了上百場小劇場演出的考驗,正式開拍前的試排實排足足花費了四個月,相對于大部分國產片來說,完全稱得上“沒毛病”。

影片營造出了一種明顯折射真實世界的荒誕,有時有些夸張,充滿戲劇感。有的評論里提到了教育部特派員帶槍的特權,在我看來也只是這整個荒誕劇情的一部分,并不違和。雖然電影感不強,卻著實能夠引出各種不同角度的解讀,也是我認為影片最珍貴的部分。

除了顯而易見的色情笑點,影片喜劇效果的主要來源是委曲求全,有點像是某些春晚小品的路子,以劇中人的窘態(tài)來搔觀眾的癢癢,其中的諷刺與控訴意味卻常常戳得人生疼,處處透出無可奈何。

三民小學幾個主要角色的塑造我覺得是整部電影中最耐看的地方,每個人的性格都很完整,幾乎都能從生活中找到與其相似的人物,并且在前后的變化中也體現了同一性格特征的兩面性。

在1500人廳里最招觀眾待見的張一曼,可能是中國影視作品中女權形象的巔峰了,絕對擁有自己的身體,以歡愉瀟灑為信條,置世俗道德于不顧,你可以說她隨性,也可以說她放蕩,她活著只圖自由快活,卻為了自由快活搭上了命。她傷害銅匠不是發(fā)自真心,卻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惡果。其實casual sex在歐美影視劇中是很常見的,但在中國,即便經歷了幾次幾乎毀滅了文明的文化浩劫,儒家那套婦道卻并沒有消亡,以往這樣的角色要么是將身體當作禮物或是交易籌碼,要么是有未解的心病或難愈的創(chuàng)傷,再要么就是生活所迫,純粹為了爽而隨便睡的還真不多見,放映廳里的中傳學生們?yōu)樗齼A倒,但我不知道他們其中有多少會和那些整天在微博上叫囂“小三死全家"的暴民重疊。

裴魁山的主要特點是愛錢,可以是精打細算會過日子,也可以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圖,從前面幫著領導吃回扣的黑歷史、計劃為張一曼找工作,到后面買貂、討好特派員,這一特點都貫穿始終。他對張一曼的好,既是一廂情愿的善意揣測,又是得不到就毀掉你的獨占欲。有時像個好人讓人心疼,有時又讓人恨得牙癢癢。

周鐵男最大的特點可能是真·嘴炮吧,本身就帶著兩面性:通常嘴上厲害的人,行動上都比較慫。而前后的對比更是明顯,不敢和心上人告白,卻敢于頂撞權威,被權威的力量威懾后,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膽怯懦弱,畏首畏尾。由此完全可以將先前的嘴炮理解為年輕的附屬物,還沒有被生活操過,不僅不知道嘴炮無用,更不知道嘴炮有可能導致的后果。

校長閨女孫佳相比鐵男又更年輕,也可以說是更幼稚,這種幼稚不僅表現在能真心將一頭驢當作朋友,還在于相信一切都應該分對錯,講道理。今天一把年紀的我,看到孫佳這樣的孩子,覺得她蠢,軸,不聽勸,光壞事,也是想起了當初的我,也和她一樣執(zhí)拗于明是非討公道:錯的就是錯的,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是錯的,因為看不到背后的無奈。只有小時候,父母老師才會跟孩子講對錯,創(chuàng)造一種世界黑白分明的假象,由著孩子慢慢長大,才自己漸漸悟出了那些灰色地帶,才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就是特么不講道理,才知道當初他們不說,只是怕嚇死自己。

(關于佳佳我特別補充一點,為什么說她幼稚?她不理解為什么不能用人喝的水去滅驢棚的火,她也無法堅持說出真相,理念上堅持和確保執(zhí)行是兩碼事。)

可能從電影本身來看,最悲催的是張一曼,但對我來說,銅匠和校長才是最具悲劇色彩的角色。

銅匠原本是類似“牲口”的人物,單純善良沒文化,有話直說,高興了就唱歌,稀里糊涂就接受了文化的洗禮:被洗干凈、被培訓、被“睡服”,得了校長的幾本書和一席話,又得了校長閨女的一個月輔導,能讀書識字了,聽起來也像是個知識分子了。他控訴教育的那一段甚至有些燃:他不再是單純的動物,明白了受教育前,人們看不起他;讓他接受教育,多半也是為了利用他,因此他也對教育報以最大的惡意。因緣際會成了文化人,卻仍然沒有擺脫牲口的本性:傷我了我就要讓你死,誰有好處就跟著誰,不僅敢說還敢做,是個莽漢版的裴魁山。也許這就是對教育的最大諷刺,老師能教你知識,卻教不會你做人,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適得其反,沒有文化積淀,懂再多也是個人渣。像極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們能瞬間百度到一切,卻將信息用作謾罵與欺詐的工具。

而校長則是令人心疼的樂天派,見過風浪,身段柔軟,最知道委曲求全,卻永遠相信理想僅有一步之遙,只要保住了學校,就保住了希望,他的信條是辦大事要不拘小節(jié),為了理想,尊嚴可以不要。這樣的人放在今天可能就是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者,相信相信的力量,能拉到投資,當然,也有可能混成傳銷頭目,這兩者之間的區(qū)別也是挺模糊的。

以上這些,可都算不上壞人,但在利益、恐懼的驅使下,好人卻能做出最讓人寒心的事。

胸無點墨卻又裝腔作勢的特派員是推動劇情的最重要因素,將以上所有人的性格特點都歸于“知識分子的脾氣”,言外之意即是由權與利驅動之外的人情事,不愿聽“組織”的話,剪發(fā)、殺驢、說謊、裝死,可以理解,但辦不到是絕對不行的,你的脾氣、你的良心、你的理想都不重要,權利部門撈到好處才是最重要的。他的存在代表著古往今來權力的面孔,惺惺作態(tài),威逼利誘,無所不用,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可惜我是個悲觀主義者,在我看來,最大的諷刺就是影片最后透出的希望:孫佳去了延安投奔大哥,暗示三民主義即將被新的力量取代。

然而我不知道相比影片所營造的那個時代,如今我們的世界又好到哪里去了。特派員也不過是換了名字,依舊充斥各行各業(yè),占領每一個角落,決定著社會運作的一切規(guī)則,權力的交迭,又究竟改變了什么?

 短評

作為一部荒誕喜劇片,本片的笑料絕對是夠的。雖然有一些看起來比較“污”的段子,但是賤而不淫,絲毫不讓人覺得低級。相反,整部影片倒給人一種干干凈凈的清爽感,幾段感情戲都拍的讓人心動。因為話劇改編的緣故,故事的幕間分隔有些明顯,但演員的表演削弱了話劇感,也算自然?!救嗡叵母杪曊嫘陌簦?/p>

7分鐘前
  • 未命名搪瓷??
  • 力薦

看電影的過程,如果你覺得佳佳和鐵男幼稚得討厭,那你已經被這個社會像驢一樣馴服

8分鐘前
  • 燕子塢主人
  • 推薦

悲嘆的是被壓迫的是女性,欣慰的是覺醒的也是女性

13分鐘前
  • bamboo
  • 推薦

好,現在我們回到片頭的部分驢棚走水,周鐵男一馬當先,但煙火如故張一曼想要幫忙,卻引火燒身裴魁山往張一曼身上潑土,叫她出來,可沒有伸手拉她校長大喊,聽我指揮,最終驢棚燃起熊熊烈火孫佳想要阻止,被眾人阻攔。你看,其實這個電影的一切,都縮在這個小片段里。

18分鐘前
  • Mikoto
  • 力薦

沒去影院貢獻一張實打實的票房,我真是遺憾又羞愧。

23分鐘前
  • 肉騰騰
  • 力薦

映后主創(chuàng)見面特別驚訝,被拍成這樣還需要導演?!完全照搬舞臺劇臺詞,連人物站位都是舞臺式,沒有任何電影語言,鏡頭蠢到還有淡入淡出和虛化背景這樣的銜接,很明顯的分幕,且大大弱化了表演。全片沒有同期聲,配音簡直災難。(據說上映版本是同期聲)。是好的劇本和演員,但還是去看話劇吧。

27分鐘前
  • 蜉蝣
  • 很差

1.庫斯圖里卡的癲狂、荒誕+法哈蒂的困境、沖突,而這...其實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隨處可見;2.追求自由的人,死了;3.憤怒的人,成了聽話的牲口;4.寬容的人,成了小人;5.淳樸的人,成了惡棍;6.正面向上的人,總在行騙;7.就讓我們忘掉過去吧,才能繼續(xù)作為“人”活下去。

31分鐘前
  • 有心打擾
  • 力薦

這樣的劇本,這樣的電影,任憑你們怎么說風涼話,都休想模仿出來,國產片的普通貨色離它差距太大。

34分鐘前
  • 淘金漢
  • 力薦

非常正點的黑色幽默和荒誕的鄉(xiāng)村魔幻現實主義,整部電影的調子很撒,段子很葷,路子很野,故事上有莫泊桑的味道,諷刺加隱喻,上次讓人感受到這些的觀影體驗還是當年的《殺生》??傮w上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喜劇,新導演技法的生疏和信息處理的失衡可以被原諒。PS:主題曲真的是太有味道了。

38分鐘前
  • 謝謝你們的魚
  • 推薦

這個笑話還真把我看哭了,驚喜之作,比夏洛特煩惱的故事高明,但電影感較弱

39分鐘前
  • 疼疼(電動版
  • 推薦

用喜劇的方式談悲劇,用諷刺的手法講人性,為這個故事就值得5星

42分鐘前
  • 阿珂
  • 力薦

如果懂得中國人的不講原則聰慧利己,看透歷史的反復吊詭悲喜交加。電影經過女性自由的轉折,以后則全在解構悲悼歷史。它厲害的是道出了曹雪芹所指女性審美在文化中的缺乏,“驢”得“水”,(男性的貪惡屈服對照女性的自由爛漫),“水”最后卻又被壓榨廢棄,暴戮的未來便可預見。不喜劇,倒實悲。

46分鐘前
  • bird
  • 力薦

那一槍雖然打空了,但周鐵男還是死了

48分鐘前
  • 蝴蝶不夢莊周
  • 推薦

“過去的如果就讓它過去了,未來只會越來越糟!”一句話說得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有些話,因為太過真實,讓人膽戰(zhàn)心驚。

49分鐘前
  • 赫恩曼尼
  • 力薦

普通觀眾全嗨了,說這才是國產佳作;電影專業(yè)人員全崩潰了,說這是舞臺劇不算是電影。講真,我覺得當一個作品只剩下它的形式能被人吐槽的時候,已經足以證明其成功。不管它是啥,哪怕我是去電影院看話劇了,我還是覺得,甚好,沒錯過這個烏龍甚好。

53分鐘前
  • 圣誕
  • 力薦

即便評分再高也完全喜歡不來。我們還是太熱衷主題與意義了,以至于忽視了傳遞主題的方式與合理性。影片為了所謂的人性深度,而刻意設計劇情和人物轉折,忽視基本的人物行為軌跡,都非常讓人不舒服。喜歡有深度的電影,但希望能以更巧妙的方式講出來,而不該是現在這樣。以及形式上,這不就是舞臺搬演么

56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較差

說不像電影的,誰規(guī)定了電影應該怎樣怎樣嗎。

57分鐘前
  • 大包砸
  • 力薦

一部好電影就是熒幕完成上半部分,現實完成下半部分。有人看到人性在貪婪面前退卻,有人卻只看到蕩婦。專組好多男的在認真討論,你愿不愿意娶張一曼這樣的女人?中國男人最搞笑的地方就是,他們認知中對一個女性最高的評價就是—娶她,而真相是別人根本不認識他們是哪根蔥。不信你們去評論區(qū)翻翻,笑趴了

60分鐘前
  • Bella
  • 力薦

過去的如果就讓它過去了,未來只會越來越糟!

1小時前
  • 心生
  • 推薦

不能把開心麻花出的所有電影都粗暴地歸到「喜劇」里……這種營銷思路就會導致我今天觀影時遇到的蜜汁尷尬……有一幫觀眾從開頭驢棚著火就開始笑,然后一直笑到結尾槍聲……我……真特么……跪了……

1小時前
  • 張小北
  • 還行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