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人妻视频免费人人|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日韩片无码中文字幕

<strong id="g78f3"><menu id="g78f3"><strike id="g78f3"></strike></menu></strong>

 劇照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1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2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3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4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5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6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13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14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15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16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17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18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19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1 01:32

詳細劇情

  60年代末的美國,伴隨著戰(zhàn)爭的殘酷與遙遠以至似乎不可相信的登月壯舉,年輕人們尋找著自身與世界的呼應。在紐約州白湖臨近的小鎮(zhèn)上,猶太青年艾略特(Demetri Martin 飾)為了照顧吝嗇的母親,放棄紐約的設計師工作回家?guī)兔Υ蚶砥嚶灭^的生意,為了改善舉步維艱的經營,艾略特借自己當地商會會長的便利,籌備舉辦例行的音樂節(jié)活動。與此同時,第一次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由于原定舉辦地當地政府的反對宣告停滯,艾略特抓住這次機會,邀請主辦方遷址自己家鄉(xiāng),當地居民對嬉皮士觀眾們可能造成的危害憂心忡忡,艾略特在發(fā)布會上放棄收取門票的宣言更讓各地音樂愛好者蜂擁而至,觀眾人數達幾十萬之眾,讓舉辦地成為了陷入狂歡的獨立共和國。隨著音樂節(jié)的進行,艾略特一家的問題亦得到了緩解……
  本片根據Elliot Tiber的回憶錄改編。

 長篇影評

 1 ) 我們愛自由,我們在路上

       一位北歐的航海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航海是必要的,生命是次要的?!?br>    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
    過程,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并不是著重描寫音樂節(jié)上的見聞,所以很多認為這是一部有關那次著名音樂節(jié)的電影的人,看完后都非常失落。影片的評價也因此參差不齊。
    而李安正是抓住了舉辦這次音樂節(jié)的人們各種各樣的心理,非常細膩地把一個完美的過程展現了出來。有時候結尾不是那么的重要,而恰恰是過程,才是我們應該認真享受的。就跟人生一樣,最后再怎么樣都得一樣地死去,回首望去,讓自己不后悔,讓自己高興的,都是那些在路上發(fā)生的事情,無論是好是壞。
    那一代的青年愛自由,向往著美好夢想。他們反戰(zhàn),他們反權威,他們愛好和平,她們向往愛,她們是女權主義者。這一切在現在看來是那么的單純,那么的不可復制,因為思想與青春的結盟是強大的。他們拋開了一切束縛,來到伍德斯托克,享受愛、自由與音樂。
    我們在路上,本身就是種自由。
    就像凱魯亞克那本《在路上》里寫的一樣,生活不會不斷地復制,主人公們永遠都在路上,結識新朋友,開著車全國到處跑,沒有目的的活著,雖然這些使內容讀起來很費勁,但正是這種后現代風格,體現了當時乃至現在很多人崇拜的精神——愛自由,在路上。
    李安在電影中想表達的或許就是這種享受過程的思考。沒有通往自由的列車,自由是靠自己爭取過來的。埃利奧特和家人朋友克服種種困難,制造著音樂節(jié),最后如此的成功,難怪影片的最后他站在那里不停地說:“真美,真美?!彪y道不應該么?
    什么叫人生?難道只是一個干巴巴的結尾么?不,不是。人生是一個過程,從我們出生那天起就已經在路上了。我們在路上認識各種各樣的人,發(fā)生千奇百怪的事情。為什么會回憶,為什么有故事可講,那是因為大多數人的人生不是被設計好的,我們并沒有因為知道前方道路充滿荊棘就放棄前進,而是抱著不知道的態(tài)度面對它,這才是平凡的人生。
    所以說李安的這部作品很像是一部公路片,一部包含了許許多多真正美好事物的公路片。它反映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人們的生活,其實這才是關鍵的,人們總強調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多么多么偉大,但若是沒有整個大時代背景,那種特有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它的偉大體現不出來。
    制造伍德斯托克的過程不光有和平,有音樂,有女權,有反戰(zhàn),最關鍵的,還有愛。音樂節(jié)結束后的一天早上,埃利奧特和父親告別,他問父親:“這么多年你是怎么忍受媽媽的?”老父親停頓了一會兒干脆地回答:“我愛她?!?/div>

 2 ) 能垮掉是幸福的

先要用兩個感嘆號表達下對里李安新作的激動之情。今年戛納,看到第六部電影,終于第一次感覺,時間愉快的過去了。

然后澄清關于此片的幾個說法:1.這不是一部講述音樂節(jié)本身的影片,全片甚至沒有一支完整意義的樂隊登臺。2.這不是李安的第三部同志片,主角的小艷遇的確表明了他的取向,但同性感情不是故事的主線。3.這不是一部嚴肅、深刻的影片,至少不是一部貌似嚴肅、深刻的影片,它顛覆了李安之前作品的壓抑和沉悶,故事流暢而情緒飛揚。李安的這部小片,也許不具金棕櫚像,很多人也許會失望,而對我來說,則是驚喜。

1.

誠如李安自己所言,在拍完《斷背山》和《色戒》之后,《制造伍德斯托克》是他用來放松的一個小品。影片拍得情緒飛揚,滿足了人們對那格神奇年代的向往,充滿了伊甸園式的虛幻的美好,電影對音樂演唱會的唯一正面描述,是elliott和一對流浪的男女分享大麻,然后再山頂遠遠看了音樂節(jié)的全景,其中用華麗的彩色和魔幻的鏡頭表現了人物沉淪飛揚的狀態(tài)。雖然再盛大的聚會最后都是一場虛空,垮掉除了能讓我們躺倒,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但沒有沉淪,哪來堅定,沒有放浪,哪來自由?在好萊塢拍了這么久之后,李安終于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解構和yy美國人的經典記憶,想必他也是認同這句話:能垮掉是幸福的。

2.

《制造伍德斯托克》以音樂節(jié)創(chuàng)辦人Elliot籌辦音樂會為故事主線:他于1969年的夏天無意中在報紙上發(fā)現“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原來的主辦場地被撤銷了,于是打電話給組織者并找到了新的場地,牽扯進這場20世紀最偉大的搖滾音樂節(jié)當中,而更重要過的是,在參與這個偉大事件的過程中,elliott本人和父母也重新梳理了家庭和個人的關系。在很多人的想像中,這部電影主題會是記錄一個偉大的事件和一個偉大的年代,而事實上,這部電影卻把一個宏大的歷史背景當作一個個體人成長的注腳,舉重若輕,這不正是李安所擅長的把戲么?

Elliott決定籌辦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原本是為了吸引客源,解決父母經營的motel的財務問題,但影片最后卻探討了elliott要“到哪里去”的問題。Elliott的父親是一位保守、沉默、平淡的小鎮(zhèn)居民,壓抑的激情卻在音樂節(jié)中得到了釋放,而elliott的母親則是一個頑固的守財奴,“她只相信現金,對于支票都缺乏安全感”,她對火爆的音樂節(jié)充滿著復雜的感情。全片的高潮,是在elliott父母誤食含有大麻的蛋糕之后,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癲狂,完全解除了生活平時的壓抑。而34歲的Elliott也開始正式思考離開家庭,正如他自己在臺詞中和父母強調的一樣,他也許是34萬來朝圣的嬉皮士中最單純和干凈的一個,可是對未來的迷茫卻是一樣的.

3.

對美國人來說,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不僅僅是一個音樂節(jié)那么簡單,3天45萬嬉皮士的聚合,幾乎零死亡的搖滾聚會,它更像是一個時代神話般的Icon,它是所謂的垮掉的一代記憶中最美好而純潔的一部分。因此當李安選擇這個題材的時候,就好象他當年去挑戰(zhàn)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屬于闖進了美國民族的精神私屬領域。但是,任何故事,李安來拍,都是他的電影。

《制造伍德斯托克》此前在美國試映的時候,并沒有取得一邊倒的叫好,即使在戛納放映之后,歐美的記者也給出了比較保守的評價。對西方人來說,伍德斯托克是一個更具時代意義的象征,應該像去年索德伯格拍《切格瓦拉》那樣拍得沉靜而宏大,即使鏡頭沉悶無聊那也是可以被原諒的。像李安這樣用個體和家庭這樣一個小的切口去表現,恐怕是他們不愿意看到和認可的,也許他們會覺得太輕浮。此外,電影對于音樂的表現的確太過吝嗇,這當然跟李安電影角度選取有關,也可能和李安無法準確把握那個時代音樂精髓,刻意回避有關。還是不能兩全的遺憾了。

4.

在《喜宴》和《斷背山》之后,李安顯然被定為“背背大師”了,因此《制造伍德斯托克》在此前的媒體關注過程中,同志題材一直是一個焦點。但從劇情看,盡管影片中也有一個異裝的粗壯男人,但他和elliott只是友誼,而且表現的是對自由的追求:“我知道我是什么,別人是否知道我是什么有什么關系”。

《制造伍德斯托克》是根據音樂節(jié)創(chuàng)世人elliott的自傳體小說改編,在原著中的確有很多他個人取向的內容:正是因為音樂節(jié)崇尚自由的感召,一直沒有出柜的他才向父母袒露實情。應該說這部分內容是很貼合李安要表現的主題,但從電影成片來看,李安似乎刻意淡化了這部分的內容,家庭故事在愛情故事之上,至于這樣取舍的原因,還是發(fā)布會上去問問他本人了。

 3 ) 李安個人的輕喜劇

這不是李安第一次將鏡頭伸向西方私屬精神領地,十幾年前那部《理智與情感》則是李安首次觸碰具有英國傳統(tǒng)文化象征的簡?奧斯丁作品。所幸地是,電影并未因著導演出生東方而失卻光澤,反而因細膩的闡述,大放異彩。然而這一次,幸運之神沒有眷顧李安。一個骨子里浸潤著中華文化的華人導演,舉起導筒解剖獨屬于西方私屬精神領域的伍德斯托克精神,本來就是一件極其冒險的事。西方影評人在看完這部有關“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的電影之后,用極其嚴苛的字眼抨擊李安避重就輕,將眾所矚目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淡化成一個猶太男孩成長的注腳;將原本可以拍得激情四溢的“精神圖騰”弱化為李安擅長的“家庭與成長”的母題。李安選擇以自己的方式去拍電影,本來無可厚非,但錯就錯在他選擇了上世紀西方最具標桿意義的烏托邦事件。1969年夏發(fā)生在那個偏僻農場的事,對于整個西方來說,意義非凡。那不僅僅是一場規(guī)模盛大的音樂節(jié),更是一代人追求自由理想、反叛精神的集中宣泄?!拔榈滤雇锌恕痹缫焉A成西方世界的圖騰,一個烏托邦神話。
因此,想從李安影像中重溫四十年前震懾人心的“伍德斯托克精神”的觀眾注定要失望而歸,這部電影以極個人化的敘述角度講述猶太男孩埃里奧特如何籌辦音樂節(jié)的前后過程,李安關心的仍然是其擅長表現的“家庭關系與個人成長”。他不厭其煩地描述籌辦音樂節(jié)的細枝末節(jié),一如既往地溫柔細膩,猶如春風拂面。于是觀眾可以從畫面中看到跟音樂節(jié)紀錄片類似的“男女裸體同浴”、“朝圣路上蜿蜒幾千里的大部隊”、“放浪形骸的嬉皮士”、“全然無禁忌的性愛”、“越戰(zhàn)老兵”……唯獨沒有感應到音樂和自由、烏托邦夢想以及垮掉一代的精神內核。有人將李安輕描淡寫歸結為,中年人回首年輕時代的風淡云清。也許李安對闡述“伍德斯托克精神”并不感興趣,還是那句老話“無論李安拍什么,他都在拍一部自己的電影”。這部電影亦是。男主人公埃里奧特投射了導演自己的影子。那個無論從外型還是舉止、穿著都給人溫順印象的猶太男孩,與放浪形骸的嬉皮士青年相去甚遠。恰恰與李安外表溫文爾雅、實則內心狂野的形象神似。這部電影拍得極其放松,從詼諧生動的配角形象(頑固刻薄的守財奴媽媽、恪守盡職的異裝癖),到撩撥人心的“泥漿滑翔”,家庭矛盾導致的沖突轉折,眾人籌備音樂節(jié)的輕快節(jié)奏,還有戲劇團嬉鬧自由的裸奔。正如李安自己所說:“之前拍的電影一部比一部沉重,正好借這部放松一下”。他用這么輕快地方式來解構一場歷史事件。在詼諧輕快的描寫中,個體、家庭與歷史大背景融為了一體。李安理解中的嬉皮士精神完全無關激情、朝圣的嚴肅,這就是李安對1969年的個人解讀。
全片高潮無疑是埃利奧特與同伴嗑藥后產生的幻覺,流光溢彩的畫面極其挑戰(zhàn)視覺,在埃利奧特的眼中,色彩與畫面漸漸流動起來,產生難以言表的美感和幻覺。如此大膽驚人的視覺想象,為觀影者提供了難得的視覺體驗。埃利奧特站在山坡上俯瞰音樂節(jié)全景,人山人山的農場山坡頓時猶如波浪起伏,音樂節(jié)中心霎時升騰起媲美浩瀚銀河的璀璨星光,如夢似幻,優(yōu)美絕倫。此情此景,美到心臟難以承受的程度,埃利奧特激動得淚流滿面??峙逻@便是李安心目中音樂節(jié)最攝人心魂的美麗圖景——烏托邦夢幻的畫面。夢醒過后,依然要面對現實。這是經歷過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的人的不幸。美國當年參與過這場音樂節(jié)的人跟主人公一樣,回家也要面臨離家成長。3天關于愛、和平與搖滾樂的音樂節(jié)堪稱無法復制的奇跡。伍德斯托克到底是什么,一百個人心目中有一百個答案。1969年的夏天,一去不復返。

 4 ) 安導,請恣意

安導(遞上話筒),請問你在生命中錯過了誰嗎?啊啊,不要想用靦腆的笑蒙混過去啊,我很肯定你是錯過了很重要的人吧,你知道電影是不會騙人。

不過我不認為安導一定錯過的就是男人啦(雖然以他最近拍片的跡象來看……),只不過相比于男女間的關系來說,同性之間的感情多少是超越于社會責任之外的。我從來沒有聽說哪一對男男,或者女女是為了“年紀到了,家里開始催到了,差不多要結婚生子”而交往的,所以這種感情可以說更加生物性,也可以說更加純粹,至少可以首先保證是“看對了眼”才開始的。安導說“人人心里有一座斷背山”,那不是指“禁忌之戀”,而是單純的指“沒有未來,沒有理由,就是單純的死心眼的愛上一個也許并不值得的人”。人一生多少會有那么一個人——啊,等等,我好像串去王家衛(wèi)的臺詞了。

我對安導的感情也許比王家衛(wèi)還深一點,一來《喜宴》跟《東邪西毒》一樣是在我青春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的電影,二來也是當年作為極少數讀過“前-新武俠小說”時代的作品人,在那段為了《臥虎藏龍》跟人口水大戰(zhàn)不休的年代里,培養(yǎng)出了一種“同仇敵愾”的階級感情。三來,安導是極少數在攝影機后不設定預先立場的導演,可以看得出他為自己電影里的每一個角色都設身處地地想過,考慮過他們的背景,他們的難處,他們的決定,給每一個角色留出余地,他理解也同情著每一個人,我喜歡。

但是套用Forman對13說的話(見美劇House),一個人對待這個社會的態(tài)度往往取決于其自身,所以如果一個人極力反對“貼標簽”的行為,就說明其自身是個“很難分類”的人。同理,如果一個人不愿意去表達過于強烈的個人意見和情感,就說明其自身存在著某種伊還不懂得或者無法正視或者無法決斷的情感/意見。就好比說,很多人覺得我對各式各樣的怪人怪事都能很心安理得地給伊拉找理由并最后發(fā)表諸如“我理解”或者“干旁人P事”之類的意見,其本質原因,是在于我本身就是個怪人。

安導和嘻皮士——說真的,我看不出這當中的聯系。倒是我的某些行為被人說有幾分當嘻皮士的態(tài)度——比方說只把家當成“睡覺的地方”,不在乎房子多大,裝修多好,所以一直也沒有“存錢買房”的概念;不會預先幾個月做準備,把旅行當成冒險,常常背上了背包就出發(fā),沒有旅館的時候就無所謂地睡在車站,公園的長椅,或者被陌生人撿回家;如果在路上遇到下大雨,就索性脫了鞋子頂風而行;對于裸露相當隨興(某同學:我某日看到你露點耶。 某只:哦。 某同學:汗!)等等,不過我把這種歸結于“隨遇而安”的天性(這一點有點像片中的Micheal Lang,我也是那種再大的事都一副死樣地擅自決定“反正總有辦法解決的”態(tài)度),還有就是我曾經在農村住過三年,除了學會采茶,插秧,捉蚱蜢,還有如何跑得比鄰居家的大黑狗快之外,就是能夠跟野地(甚至亂墳崗)都和諧相處。而Hippies,據某個父母是Hippies的美國人說,是以“l(fā)ove and peace”為座右銘(嗯,請問,你們是跟哈達王子一個星球來的嗎?),將一切行為都“自然化”的奇特種族,那位美國同學稱當時為“美國最為文明的時代”,把我樂得半死。大致特點就是熱愛音樂,熱愛野營,熱愛大麻,熱愛天體運動,熱愛隨處做愛,之類的……換句話說,是在追尋著人類天性中能與大自然產生 “美”的共鳴的聲響而生活的方式,所以那位同學從小長在大篷車里,受的是“家庭教育”,有印第安名字~~~

很難想像一個始終在講述東方式倫理和感情觀念的導演突然采用這個題材。如果不是開頭大打出Ang Lee的名字,我會以為這是部新進導演拍低成本影片(成本應該就是很低吧),當然如果不是海報上有這個名字,電影廳里可能也不會坐那么多人,畢竟這部電影相當的“流水賬”,幾乎沒有故事,只有“事件”,所以無所謂什么開端發(fā)展高潮之類的,主干由各色人物,各個片段,另加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拼成的,相當像電影中的嬉皮士穿的花花襯衣的“非主流”電影。雖然法國很多這種類型的電影,但嬉皮文化在這里沒什么共鳴,歐洲似乎沒有出現過這種大規(guī)模的文化族群興替現象,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越戰(zhàn)時期,法國正是“咖啡館文/哲學”蓬勃的時候,不太一樣——啊,不,應該說太不一樣。至于中國么,咳咳,應該說中國人就沒怎么自然過,而且自從我懂事以來基本上受到的環(huán)境熏陶就是“一切向錢看”,因此以我的成長背景似乎沒有辦法來評斷說本片是否有正確地反映出Hippie精神和當時的Hippie文化。不過我還蠻欣賞安導在影片開頭切入影片發(fā)生的地點和時間背景的方式——壞脾氣的老媽看當時代的電視新聞,旁邊擺著全家福的照片。安導拍風景,點細節(jié)和安排音樂一向是強項。

整個“音樂祭”,從一開始死氣沉沉,幾乎感到無路可去,無可無不可被拋棄的一個決定,到時來運轉漸漸的激發(fā)出Eillot和Billy內心的叛逆青春,到最后在興奮劑的幻覺下騰升為某種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感覺終于不受控制激蕩而出的華美。終于選擇離去的Eillot,跟他那個用20年存了近10萬美金,卻每天吃著無味的食物,過著單調的生活,天天不見笑臉,只是在吸食了大麻之后才抱著它們睡過去的怪脾氣媽媽,是兩種生活方式代表。不能說安導贊同了某一位,否認了某一位,畢竟最感人的臺詞我認為是當Eillot問他父親說“你怎么能忍受跟她生活40 年”,爸爸桑只是簡單的回答“我愛她”,這個“愛”字當勝過無數浪漫愛情劇的表白了,無法責怪的,甚至連我這種一直覺得不可能在婚姻關系中完整存活下來的人也覺得的溫暖,最為平凡也最為深沉的話,我想,即使我對婚姻制度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懷疑,但是仍有很多白發(fā)攜手在十指交扣間傳達著這樣的情感(是的,我是單親家庭的小孩,但不代表我不相信人世間存在這種“無論貧窮疾病困苦,即使見過你最難堪的一面,我仍然不離不棄”的感情,事實上,我信的,所以朋友結婚的時候,每個祝福都是真心的)。那些音樂祭中遇到的困難,是我們青春中所受到的約束,而音樂祭則是人生的“機遇”,用Micheal Lang同學的話說,在這樣的時候,來到這樣的地方,恰恰好,“這是命運”。有些人選擇敵視,有些人選擇接受,有些人選擇離去,有些人選擇留下。無法評述哪一種選擇是正確的,只希望每一個選擇都是發(fā)自真心,而不是出自“無奈的責任”。

我被人說有“魔音穿腦”神功,大概是說我鬼話連篇,偏偏在說的時候老神在在,論據十足,仿佛對自己說的每句話都十分有把握的樣子,因此影響了一些人的決定,從而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的影響了別人的人生(范圍從學習選擇專業(yè),到決定別人性向,到提點別人“喂,你實際上喜歡xxx”,無論入錯行還是嫁錯郎,都有一筆爛賬背在身上,后來翻然悔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適合 “給意見”的人),安導的電影也有這種功能,或者可能只是我們的頻率能對上吧。實際上在這些年的行程中,我做過無數嚇掉別人眼鏡而在我看來根本無驚地險不需要在意的事情,只有一樁,每次出行的時候都覺得“是時候做了”,每次卻臨陣退縮的——就是在旅程中找個帥哥或者美女“站一夜”。我自認還無法承受“長期的一對一”這樣的關系,是個性太糟糕了,而且在沒有愛到的狀況下,真的一點都妥協不來,但在旅程中就無所謂,兩個陌生人,名字都可以是假的,沒有什么后續(xù),只存一段回憶,應該是蠻好玩的。很妙的是,安導這部電影居然給了我“下次一定要站”的勇氣,神奇。

從《斷背山》到《色·戒》到Woodstock,安導,錯過的人和事是無法再重來的(過來人語氣),再回首已然百年身,一切都變了。但是只要火山還沒有死絕,你也聽過那個漁翁和作家的故事吧,得到了一切卻錯失了自己,絕對是遺憾啊,所以人生中至少一次,請恣意。

PS:Liev Schreiber演的Vilma我覺得還蠻性感的耶,有打動到我(是的,我是說“那方面”)。他比較適合扮女裝,別有一番風情,比男裝性感(眾:你的口味有沒有太重了一點啊啊啊啊啊??! 某只:我就不相信只有我一個人這樣想!哼)

 5 )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音樂之外。并無新事。

文/馮凝
 
Taking Woodstock,重點在Taking。與之前在文藝青年群體內大火的《海盜電臺》,甚至《幾近成名》相比,這部與音樂關系密切的電影并不那么具有音樂電影的特質,甚至全片沒有出現任何一段超過1分鐘的音樂演奏段落,伍德斯托克也僅僅被弱化為一個敘事背景,不知李安導演是難于拾起操控這種純美國式的音樂電影的勇氣,還是刻意選取其他角度投射他內心的另外一些欲望,但可以確定的是,戛納對影片的反應可謂不溫不火。在歷史事件下聚焦個體人物,隨之發(fā)展衍生出關于人性的主旨,似乎是李安近來創(chuàng)作的典型模式,也許這在威尼斯很吃香——《斷背山》《色戒》都憑借這樣的設定摘取金獅——但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的胃口。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唯一真正的背離“李安模式”在于全片都平穩(wěn)的潛伏在一條溫順的劇情線上下,沒有劇烈的波動和沖突。之前的電影常常在影片的高潮和結局階段設置的那種具有震撼性的當頭一棒,在本片中了無蹤跡:我們在《冰風暴》《色戒》《斷背山》里不斷經歷著死亡的洗禮,即使是處女作《推手》,也有郞雄扮演的父親以太極拳對峙餐廳員工的場景,而《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中李安牢牢地將敘事高潮抑制在遠離爆發(fā)的邊緣,極其內斂地將一個家庭的破裂與重生以對話形式呈現,破壞了他作為標準的紐約大學電影系學生應該遵守的好萊塢敘事法則,這種滿足導演藝術創(chuàng)新(單就李安這樣一位導演而言)突破的結果,自然是一種代價。
即使如此,影片依舊能夠按照典型的好萊塢敘事手法分割為四部分,其中開端部分是開場直到第23分鐘,從23分鐘到第61分鐘是鋪墊,這同時也是最長的一部分,占據了38分鐘,再到第94分鐘完成了影片的發(fā)展階段,時長33分鐘,最后的25分鐘是高潮和結局。

開場:“Who’s paying for all that ?”
        影片以一組固定鏡頭開場,交代了生活在白湖的艾略特一家經營的旅館周圍的環(huán)境,可以看出這里遠離塵囂,樹草蔥郁,為之后音樂節(jié)的贊助商對地點的首肯提供了物質基礎。這組鏡頭中,第一個出場的重要人物是艾略特的父親,他正在旅店屋頂上進行著修繕工作,而他的妻子正接待第一個前來住店的旅客,而后便步入房間收看電視。電視的內容無非是世界各地的戰(zhàn)爭,交火,騷動和美國的登月行動,這暗示著美國時局和經濟蕭條。
 
        事實上,整部電影的開場段落的目的是為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被臨時遷至此地制造條件,此外交代男主角一家的家庭狀況,這兩條線索具有映射性的相輔相成,構成了《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所有的敘事:李安的野心并不在于將一個歷史性事件的始末事無巨細的完整呈現,史詩《色戒》造成的身心俱疲幾乎決定了這部作品的輕松基調,李安僅僅是借用了“伍德斯托克”這個具有反戰(zhàn)、民主、自由等一系列嬉皮士特點的幌子,講述了一個家庭的否定之否定的發(fā)展歷程,最終渴望自由的父子會沖破那個守財奴母親的束縛,獲得心靈上的無拘無束。那么開場段落的兩條主線以這樣的方式呈現,相當合情合理。
        守財奴母親對待顧客,銀行追貸員,甚至父親女兒的態(tài)度,被戲劇性地刻畫為不輸葛朗臺的吝嗇鬼一般,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殊時期市井小民的心理和生存狀態(tài),也是電影終極主題實現的第一道障礙:她既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得以舉辦的具有否決權的人,也是丈夫兒子能在本次事件中獲得新生的最大禁錮。顯然,這個人物在抽象層面上的意義要更大于作為敘事元素的設定意義,因為究其根源,艾略特母親的性格是守舊思想的集中體現,正因為時局紛爭,百姓對攢在手中的生活極度不安,對破產的恐懼侵蝕著他們的內心,而此時,才需要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這樣的自由盛宴去解放思想。
        為了進一步塑造母親的形象,李安設定了三個段落,一是反襯,二是例證,三是證詞。艾略特與姐姐的對話是借她之口再次對母親的吝嗇進行嘲弄,而艾略特所承擔的商會負責人一職召開的會議,更是將市民們如同母親一般的嘴臉刻畫的淋漓盡致,同時,借居在艾略特家倉庫中的先鋒戲劇表演團更是那個在母親這個女王壓榨下茍延殘喘的群像寫照,他們口中寄托著藝術被認可,填補肉體和精神饑荒的渴望。至此,李安基本完成了對白湖周遭市民們的塑造,也使得這樣一個山窮水盡的地界舉辦無人接手的“燙山芋”——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成為可能。
 
作為男主人公的艾略特,一直以來就是一個被所謂的責任束縛,無法天高任鳥飛的形象,對于那些曾經的朋友漂游全國,追尋夢想的事跡,他總是一面渴望保持聯系,一面委婉的拒絕他們同行的請求,而且不得不把自己的工資用于母親的還貸事業(yè),這樣一個生命金錢全權由母親霸占的男孩,李安為他設計的結局,正是將他的本性釋放,完成一次從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涅槃行動,而此時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方才成為契機,被引入整部影片的敘事結構之中。由此可見,影片名稱的題眼在于“Taking”而非“Woodstock”。在眾目睽睽之下,艾略特撥通音樂節(jié)負責人的電話的鏡頭,結束了影片的開場部分,此時,艾略特已經決定用自己的行動開始拯救這個強權的壓迫的剝削的地盤。

鋪墊:“Looks like we can work with this.”
 
        影片的鋪墊部分開始于一場直升機的降落——在艾略特母親經營的汽車旅館前的空地上,艾略特用母親最為寶貴的床單鋪成十字形,讓前來勘探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場地的邁克一行能夠降落,顯然這觸犯了艾略特母親的“天規(guī)”,而之后那些裸體的先鋒劇團演員的出現,更是讓那個吝嗇鬼崩潰。這時,自由與封建雙方的對峙開始了第一次的抗爭,衣不附體的人們對著降臨的直升機如同膜拜偶像一樣進行著宗教儀式一般的跪拜行動,而從直升機上走下的人們,正是之后即將引發(fā)音樂節(jié)的中堅力量,艾略特母親注視下的這個握手,暗示著年輕人即將聯手抵制世界的霸權。
        新運動的舉辦必須有經濟基礎和組織基礎,影片的鋪墊部分基本上就是圍繞著這兩方面展開,事實上,整部電影關于自由主題的言說,是在鋪墊部分的結尾,也就是全片的中間部分,才由男主角艾略特面對參加新聞發(fā)布會的記者們說出。
        兩方面基礎的展開自然也必須圍繞關于反傳統(tǒng)、反守舊的基調展開,以邁克爾為首的新勢力,在艾略特為中軸的調和下,開始對白湖進行著辭舊迎新的大改造,他們輸入資金,輸出宣傳,從各方面包圍曾在開端部分被一一交代的白湖市民們,以半騙半哄的方式,促使當地居民從抵觸到信任再到歡迎的心理變更——歷史驚人相似,這像極了53年至56年我國探索一化三改造活動中的舉措。談判的最終結果是雙贏,李安在設計這些段落的時候,充分利用了影片本身的喜劇基調,以極小的段落組合拼貼,以小見大的完成了真正相關與“制造”的宏觀敘述。
 
        在積極講述第一條敘事線索的同時,李安自然不忘對其進行穿插,交錯敘述艾略特一家的歷程。此時,在開始段落永遠默默無聞的父親,已經學會在這場新式民主運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在獲得存在感的同時也收獲了歸屬感,父子聯手反母的行動取得了進展。然而李安并沒有將那個母親極端臉譜化符號化,父子對待母親依然具有那種發(fā)自內心的關愛和將心比心的照念——在自家房屋被畫上納粹標志的時候,兩人商量的是如何不讓母親知道——因為母親一直拿自己是納粹屠殺中幸存的猶太人說事。
        更為有趣的是,開場一組鏡頭過后出現的電視機,此時又扮演了雙重作用——傳遞時間概念和隱喻主題元素。在這場內景夜戲中,父親母親在關注著電視中直播的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歷史時刻,而畫外音一直傳遞著一小步,一小步的話語,顯然是為了照應現實中伍德斯托克一點一滴的發(fā)展的重大史實,李安是極為擅長利用這類元素進行點撥的導演,就如同法斯賓德在《瑪麗蓮.布萊恩的婚姻》結尾處播放的世界杯足球賽廣播聲一樣。
 
        鋪墊階段是全片最長的段落,在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開始之前花如此長的篇幅交代籌備的過程,自然是為了在發(fā)展階段中積聚足夠的能量。影片不斷設置一些伏筆使這個巨型音樂會以一種無與倫比的方式向前發(fā)展與推進,并進一步構建即將到來的事件。在這個相當長的段落中,有無數的量變貫穿著母親那種貪婪與吝嗇的發(fā)揮,艾略特漸漸無法忍受那種束縛,他的情緒在這種耳濡目染和成為音樂節(jié)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興奮中發(fā)生著強烈的化學反應,結果必定導致質變。最終,記者招待會上,艾略特西裝筆挺的出現在公眾面前,一來這是他們家庭的經濟狀況得到巨大改善的標志之一,二來,也是昭示著艾略特已經長大成人。他在會上關于自由的一番演說,是他寄居在母親獨裁淫威之下的一次大爆發(fā),當然,也促成了音樂節(jié)規(guī)模的無限擴大,他說“Freedom is often considered , to be , just another word for being free”。

發(fā)展:“Let’s go swimming!”
        影片的發(fā)展環(huán)節(jié)是全片最具有夢幻色彩的部分,一方面是因為男主角艾略特真正踏上了尋找自由的朝圣之旅,另一方面是李安試圖以夢幻來代替那個無可復制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在耀眼的煙花渲染下,艾略特淚流滿面。
 
        從影片開場,李安就頻繁使用一些他在原來電影中從來不曾使用的段落,比如分屏處理同時不同地點的事件,比如利用故意做舊且還原4:3銀幕比例的鏡頭來拍攝某些場景,這種手法是李安追求紀實性的一種嘗試——復原那個文藝青年心中圣潔的年代,光靠美術似乎依舊欠缺一些力道,與以往李安電影的攝影風格不同的是,這部影片中李安的鏡頭并沒有那么精準細致,似乎只有不斷晃動的手持攝影,然而這些場景仍然能夠與表現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現場絢爛至極的鏡頭相得益彰,李安把握觀眾心理節(jié)奏的能力可見一斑。
        在裸體青年們溪中戲水一場,父親兒子在這幅如同伊甸園的場景面前,達成了從未有過的一致——這個看似平時極為沉默寡言屈服于母親淫威的父親鼓勵兒子親自去參加這場音樂盛會,似乎父親無法完成的心愿,將交給兒子達成。這場戲大部分鏡頭采用了剪影拍攝,突出人物在這一場景當中的宿命感和轉折的重要意義。
        時至此間,李安才將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的真容讓觀眾窺得一斑,那些關于反戰(zhàn)的口號在一些標語和海報中被特寫鏡頭捕捉,但似乎這根本不是李安所聚焦的方面,故事依舊圍繞著男主角在這個一手策劃的活動中找到的那份自我而展開。在其中,世人皆兄弟的理想真正得到了實現,路邊結實的男子女子從未互相了解便可以過夜,相擁在帳篷中的小鋪蓋中扭打成一團做愛,在人山人海的勝景之前淚流滿面,這一刻,艾略特真正體會到那種可以被稱為烏托邦世界的無拘無束,這份真實來臨的那么切膚,使他壓抑已久的欲望的到最大程度的宣泄。
 
        李安以母子之間最劇烈的一次沖突結束了發(fā)展段落,艾略特終于在享受了片刻自由之后認清了生命和自我,面對母親的呵斥,他有禮有節(jié)的反駁,雖然即使如此影片依然不溫不火的前進,但顯然,這已經是最大的矛盾激化的前兆了,隨著一場大雨的降臨,影片在第94分鐘的時候被帶入高潮階段。

高潮和結局:“It’s beautiful .”
        影片的高潮部分依舊是由兩部分組成的,首先是交代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的結局——一場大雨導致現場一片狼藉,但參與者興奮異常;其次是這個家庭的結局,艾略特在認識到母親的本質之后終于決定追尋自己的夢想。于是,這兩條線索的對位從一開始便交纏著直到影片的高潮和結局階段,都未曾脫離關系。
 
        其中關于家庭“重生”的事件是這一部分更為重要的情節(jié),在最后的背叛發(fā)生之前,導演設定了一場黑暗前的黎明,一家三口以從未有過的歡愉姿態(tài)面對著這場滂沱大雨,母親以幾乎令人不敢相信的動作表情傳達著一些信息。然而這正是最后崩盤的導火索,母親的醉酒行為導致她揭出了自己的老底——她瞞著父子自己籌措了一大筆美元,九萬七千美元。這個事實讓兒子最終下定決心離開母親——即使父親能夠大度的原諒妻子的一切。
        李安從“父親三部曲”開始就擅長刻畫關于家庭的矛盾,但關于吝嗇這樣丑陋的主題確是第一次——雖然《冰風暴》中的成人游戲也并不多么高尚,這個東方導演總能采取特有的含蓄手段瓦解一切,比如父子的最后一次對話,當艾略特問父親:你怎么能忍受著母親一切40多年?父親的回答是,我愛她。這場戲中,曾經有隔閡的父子終究能敞開心扉,吐露胸中洶涌已久的一切,生命的力量煞那間成為他們繼續(xù)活著的勇氣,黑暗的鏡頭之下,李安總能尋找到那一絲溫暖。
 
        最終人們離開了白湖離開了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李安沒有按照史實描寫主辦方虧損的200萬美元,而是以狼籍的現場做結,即使劇中人對狼籍的定義為“amazing”。李安這樣改編的目的是為了讓男主角的自由顯得更為徹底,因為沒有牽絆的他,已經將所有裝進了車中,在伍德斯托克之后,他將一往無前的追求自由。

 6 ) 越名教而任自然---回望伍德斯托克

十年前,我剛工作,是一個小小的程序員,是個新人,每天大部分時間讀成千上萬行的代碼,Debug,偶爾寫點新的代碼,老員工小孟有天對我說,別的公司程序員都是在音樂中寫代碼的,據說程序員開著暖氣穿短褲喜歡巨大的音箱播著《SUper Star》寫代碼。而我們辦公室,大家穿的中規(guī)中矩,悶的像臺風到來前的陰天。

后來談起音樂,我說我喜歡搖滾樂,小孟語重心長的說,據說喜歡搖滾樂是不成熟的標志,人越成熟會越喜歡輕音樂。Light music,blues什么的。

十年過去,不知道我是不是成熟了,我現在仍然愛聽搖滾,而在我看來,許巍已經算我聽過的最輕的音樂了。

年輕時搖滾樂像一道閃電劈進我的生活,直到現在都沒有離開,聽見崔健的聲音我還是會激動不已,《快讓我在雪地里撒點兒野》那漫長的前奏現在還是讓我著迷。

所以,2006年,《讀庫》試刊號上袁越的那篇寫伍德斯托克的長文,我?guī)缀跏穷澏吨x完的,電影《昨天》看得我徹夜難眠。熱愛搖滾樂的人自會明白。

李安每部作品都讓人意外,耗時數年拍《色戒》后,李安導演了一部小品式的《Taking Woodstock》。李安的電影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是對于壓抑和釋放壓抑感的探索,這大概是他身上最強烈的東方特點了。

和以往我看過的woodstock不同,這部電影從承辦人的故事出發(fā),Elliot一家的生活和woodstock音樂節(jié)兩條線索是平衡的,甚至看完第一感覺,不再是Woodstock多么令人震撼,反而是這一家的親情與釋放壓抑的經歷更深入人心。在對伍德斯托克的表達中,家庭倫理第一次壓倒搖滾樂和嬉皮士。

Elliot的家庭簡直就是個東方家庭(電影中只說是從蘇聯逃到美國的猶太家庭),兒子規(guī)矩孝順,處處順從父母,并努力維持家庭的平靜,父親沉默寡言,母親絮絮叨叨貪婪,愛占小便宜,但對家庭充滿愛心。

整個woodstock那漫山遍野的肉體與狂歡,LSD,嬉皮士,要做愛不要作戰(zhàn),對美國,對世界音樂史,都是件大事,而很少會有人像李安這樣,將目光投向這個大運動中具體的一家人,一個人(變性人,易裝癖退伍軍人)。這部電影緩緩道來,在woodstock音樂節(jié)的影響下,Elliot發(fā)現了自己,他的父母也經歷了一場空前的心靈釋放之旅,在這場狂歡中,彼此重新認識了家人。雖然嘉年華結束后,盛筵散場,大家都回復自己的角色,繼續(xù)過普通的生活,但這經歷足以令他們人生變得更有意義。最后Elliot父親靜悄悄的離開,轉頭回答兒子的疑問:你是怎么和母親(這個脾氣暴躁,目光短淺且貪婪無比的家伙)生活了四十年的,他緩緩的轉身答道:因為我愛她。這一幕和《飲食男女》里父親嘗了女兒煮的湯后味覺恢復幾乎一模一樣,代表著家庭關系中緊繃張力的瓦解,兩代人的和解。令人感動不已。

說起woodstock和嬉皮士,我挺欣賞且羨慕的,那個年代里,他們的事跡,在克林頓喬布斯的傳記里都能看到。在阿甘正傳里也能看到。這批”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年輕人,有不少后來穿好衣服,剪去長發(fā)和胡須,做了總統(tǒng),公司CEO,時代的領航人。這部電影對于嬉皮士的表現也是比較準確的,演員表情的純真無邪,那種烏托邦式的熱情和無所謂看上去像紀錄片。在大家都不穿衣服時,穿衣服的人就成了怪人。在此情此景下,露體是得體的,一點兒也不覺得骯臟猥瑣。藝術也在LSD的催化下變得虛幻、神秘,這種經歷難能可貴。影片中那漫山遍野的人潮,在high了LSD后仿佛波浪一樣起伏涌動,堪稱經典。

據我所知,同一時期,一路歌唱一路搭順風車流浪這事兒在中國也小規(guī)模的發(fā)生過,結果是被抓進監(jiān)獄勞改。張廣天即是其中之一。

這批嬉皮士就算最后人模狗樣的做了領導,并不代表他們否定自己的青年時代,相反,他們從這些經歷中絕對獲益良多?,F在人更加需要解放,解放精神和肉體,so,最好天時地利人和,再來一次嬉皮士運動,再來一場woodstock。







 短評

年輕人總是先拋棄世界,然后再打點行囊,找回世界。伍德斯托克情結,欣賞,但不向往。

5分鐘前
  • 光年‖影視歌三棲民工
  • 推薦

taking這個詞用得真是準確。3天對他們來說太短了,2個小時對我們來說也太短了,你以為什麼都沒發(fā)生,它就要結束了。

6分鐘前
  • ?17950
  • 力薦

李安越來越滋潤了,這回都基本上放棄敘事了。開頭十分鐘特別是前三分半鐘一定要抓住。"I'm the only one here, out of hundreds and hundreds an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ho's having breakfast with his parents!"

9分鐘前
  • 私享史
  • 推薦

那是一個瘋狂的年代,從此以后不會再有了

13分鐘前
  • 武俠小王子
  • 推薦

這個夏天白湖鎮(zhèn)仿佛經歷了一場性高潮,從前戲的鳥語花香到高潮的山呼海嘯,以及事后的落寞寂寥。而一個男孩也在音樂節(jié)中告別童貞,實現成長的蛻變。上一次去紐約,這一次則要以自由名義征服世界。在分屏的鏡頭中,人們擁抱熱吻無懼冷雨澆漓;在宇宙的中心,伍德斯托克是一股熱浪,席卷一代迷惘的少年。

17分鐘前
  • 西樓塵
  • 推薦

Peace & beautiful. 車廂里那段迷幻的描寫太美了,讓人不得不沉醉?!皻g迎來到宇宙的中心”

21分鐘前
  • 影志
  • 還行

Hippie:自由、反戰(zhàn)、博愛。。。對于李安,我不知道還要說什么了:一路輕松詼諧卻精確把握其精神,看似隨意卻沒放過那些數不勝數的無價的細節(jié),紀錄片式的瑣碎真實的鏡頭,最精華的段子卻落在迷幻的那個夜晚、也是音樂節(jié)的高潮,手法太妙。除此之外,他居然還烙下自己的印記:家庭和成長的主題。

22分鐘前
  • 螃蟹
  • 推薦

這是不是表現全球60年代最為溫吞的一部電影?李安習慣性的家庭視角、好學生視角在這個題材下顯得疲軟,除了那幕迷幻大地的特效,幾場本該帶勁兒的戲都有些過于克制。那時的青春不止是和父母的溫情決裂,也不止是用分隔畫面來堆砌的藥物和裸體,而是冒險,是解放,是那個狂歡過后策馬而來的浪人。

25分鐘前
  • 57
  • 還行

《色,戒》之后的李安需要一個可以減輕壓力的避風港,伍德斯托克就是這樣一個烏托邦天堂。李安對中西文化的認知高度可能沒有任何中國導演可以達達到了。布萊恩.德.帕爾瑪式的銀幕分割&半紀錄片手法,嗑迷幻藥那段太給力了。

29分鐘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薦

牛逼,淚流滿面。。。

31分鐘前
  • 蘇勇
  • 力薦

1老一輩的控制欲才是最強烈的傷害 2三天三夜以嗑藥濫交的狂歡,抵不上老叔叔一句“因為我愛她”更能代表和平與愛 3自我并不在于逼格,而在勇氣與突破,這個電影與音樂節(jié)其實無關 4抽雪茄的是我,旁邊的是我的摯愛,直到他中了狙擊手的子彈 5結尾甚妙啊

35分鐘前
  • 柴斯卡
  • 力薦

感覺李安再次代入了主角過了雙性戀的癮,分屏顯示讓你的眼睛看不過來,有紀錄片直觀展示這里只是呈現更加在場參與的感覺,他一直嘗試不同類型的影片很庫布里克。并不是熱愛而是制造的過程,初次看就大銀幕確實虛幻,音樂節(jié)結束一片狼藉影片結束回歸現實,一場夢一段歷史。資料館。

36分鐘前
  • seabisuit
  • 推薦

在車里嗑藥的那一段,能不能再長一點?

37分鐘前
  • jetty
  • 推薦

最愛瞬間:人海波動,中心處的舞臺發(fā)出萬道光芒,整個世界都在漂浮,深深迷醉。

40分鐘前
  • 艾小柯
  • 推薦

沉浸在極其美好的情緒中,并伴著強吻男主Demetri Martin 的沖動,high了近兩個小時!如果張北氣候可以濕潤一些,當時我們也能有泥巴玩兒了!……

45分鐘前
  • Orchid
  • 推薦

終于看到了 實話就是 很失望

47分鐘前
  • 烏鴉君
  • 還行

評分:B 【2009年】戛納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入圍 我覺得人生應該有這么一段恣意妄為的存在狀態(tài)。去流浪。去嗑藥。去做愛。去相信陌生人。

49分鐘前
  • Peter Cat
  • 推薦

我有多想去到伍德斯托克……我看得好開心啊,一直嘎嘎地樂。每一個毫不做作的小動作準確又自然的那么銷魂~我愛安叔,他好勇敢好豪邁好銷魂!我愛他我愛他這個電影真的很好看!

50分鐘前
  • 原來是西門大嫂
  • 力薦

無論你是怎樣的靜穩(wěn),你心中都有那么一點小狂野;無論你是怎樣的狂野,你心中都有那么一點小靜穩(wěn)。這是屬于你的,不可或缺,不可多得的小禮物。

53分鐘前
  • 中年哪吒
  • 推薦

誰又不是曾今以為,搖滾樂改變人生

55分鐘前
  • zeze
  • 還行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