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人妻视频免费人人|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日韩片无码中文字幕

<strong id="g78f3"><menu id="g78f3"><strike id="g78f3"></strike></menu></strong>

梅艷芳菲

大陸劇中國大陸2008

主演:陳煒  黃浩然  賀剛  趙麗娟  金玉婷  張永智  吳立琪  倪景陽  

導(dǎo)演:趙寶剛

 劇照

梅艷芳菲 劇照 NO.1梅艷芳菲 劇照 NO.2梅艷芳菲 劇照 NO.3梅艷芳菲 劇照 NO.4梅艷芳菲 劇照 NO.5梅艷芳菲 劇照 NO.6梅艷芳菲 劇照 NO.13梅艷芳菲 劇照 NO.14梅艷芳菲 劇照 NO.15梅艷芳菲 劇照 NO.16梅艷芳菲 劇照 NO.17梅艷芳菲 劇照 NO.18梅艷芳菲 劇照 NO.19梅艷芳菲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12-14 12:25

詳細劇情

本劇根據(jù)香港藝人梅艷芳的生平改編。出生在港島的阿梅(陳煒 飾)自幼與媽媽(娟子 飾)和姐姐(金玉婷 飾)賣唱養(yǎng)家。在警察劉家華(賀剛 飾)的鼓勵下,阿梅靠選秀大賽步入星途。在娛樂圈中,她結(jié)識新人何耀文(黃浩然 飾),倆人相互鞭策、扶持,終獲一份誠摯友誼。日后的阿梅成為港島百變天后,感情生活也成為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但生性豪爽俠義的阿梅從不丟棄做人的根本。正在這時,不幸接踵而至,先是姐姐患宮頸癌去世,隨后已成為天皇巨星的何耀文又英年早逝,阿梅的意志幾乎被摧垮。正在這時,當(dāng)年的家華來到她身邊,阿梅心感慰籍??墒牵蟮臑?zāi)難向她襲來,她在例行體檢中也被查出患了癌癥......

 長篇影評

 1 ) 留下你或留下我 在世間上終老

梅艷芳的粉絲 花了八年時間完成這部電影我本來以為又和千篇一律的傳記片一樣講述梅艷芳的一生 想不到是另辟蹊徑 講了幾個粉絲的故事

其實這電影是講梅艷芳對每一個喜歡她的普通人的影響 如果沒有她 可能很多人的人生會不一樣

她走了 留下他們 各自歡喜悲辛

伊人已逝 芳華絕代

。。。。。。。。。。。。。。。。。。。。。。。。。。。。。。。。。。。。。。。。。。。。。。。。。。。。。。。

 2 ) 拾芳||梅艷芳粉絲記憶錄

前按:我也特別喜歡梅姐的作品,知道她很堅強,但是沒想到她對人對事竟然那么好。無數(shù)追憶,萬人敬仰。她努力地成為了一顆最閃亮的明星,卻似在遙遠的天邊,敘說孤獨寂寞……

鐘愛梅姐的很多歌,有好多首歌每次聽都很感動,倘若非要挑選出一個來伴讀這些文字的話,我想用這首連羅大佑都說“只有梅艷芳能夠唱得好”的歌——《似是故人來》。

似是故人來(Live)梅艷芳-AnitaMuiFantasyGig2002

我亦聽過無數(shù)遍,有時淚流滿面,卻從不生厭。

片名《拾芳》,自注朝花夕拾·芳華絕代之意,是一班粉絲緬懷偶像,用心紀念的電影。有趣的是,雖然圍繞著梅艷芳講述故事,梅姐也有份“出鏡”,可是沒有一個正面鏡頭——除了采集選用的本色照片。然后呢,這是個很明顯的小成本電影,隔著屏幕似乎都能感受到制片人掐著秒表盯預(yù)算……劇情完全是走過場,除了幾個客串老戲骨,其他的角色要說是演員,那就算了吧。

倘若情節(jié)演繹制作精良,梅姐的個人魅力應(yīng)會大放光芒!

《拾芳》從幾個忠實粉絲在垃圾箱里撿回了被當(dāng)作垃圾扔掉的梅艷芳遺物——那是粉絲們送給梅姐的信件和禮物,隨后分別將一件件物歸原主。影片中一段臺詞很有意思,大意是這些原本是送給所喜歡的人而精心制作的禮物,幾經(jīng)輾轉(zhuǎn),最后又回到了自己手中,便為這個禮物賦予了特殊意義。

那個曾經(jīng)追星的小女生,為了接觸梅姐,大學(xué)畢業(yè)便一心選擇了藝人助理的工作。當(dāng)她看見明星藝人將粉絲們送來的禮物像垃圾一樣扔掉時,大惑不解,有人告訴她“難道要人家專門騰出一個房間來存放這些不值錢的東西……”

多年以后,當(dāng)她見到自己當(dāng)初送給梅姐的禮物完好如初時,才明白原來有人真的會用一個房間來珍藏——這時,距梅姐去世已經(jīng)十年之久。

能夠真誠對待別人心意的人,必然也會用心回饋他人。梅姐做的慈善事業(yè)很多,捐助過無數(shù)的人,《拾芳》里有因SARS而失去父親之后,借助梅姐彼時的一個專項基金資助而完成音樂學(xué)業(yè)夢想的人。最后,他也用梅姐的音樂來傳達自己的愛……

人情債,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償還的債務(wù)。

所有能夠取得矚目成就的人,在功成名就之前,總會歷經(jīng)一些艱難歲月。梅姐也有生活難以為繼的時刻,那個曾經(jīng)借過她三百塊的小伙伴,就成了“至死不渝”的朋友。由于梅姐心直口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卻讓眾人心生顧忌——太過優(yōu)渥的生活狀況能夠令人產(chǎn)生距離感,這是幸運者所要付出的代價,現(xiàn)實就是如此。

所以,完全真心的愛意所帶來的卻是最直接的傷害,因此我們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梅姐說,我都快要死了,就不能見你一面……其實,她見過梅姐,因為去看了最后的演唱會,只是梅姐不知道。

梅姐也不知道,當(dāng)她精挑細選用來祝賀好朋友結(jié)婚的禮物并沒有被送達,雖然對那個助理專程的“口頭道賀”就已經(jīng)感動不已。我們都用自尊來筑起一道堅固的墻,然后獲得自我安慰,以為從此便得以保護。殊不知,隔離身心,這種所呈現(xiàn)出來的拒絕姿態(tài),卻能夠傷害那個真正在意你的人。因此,我只想用自己的方式來愛你——恐怕遠遠不夠。

然而又能怎樣,一切都敵不過命運的安排。即便是被萬人敬仰的梅姐,也有怨恨難解。

所有人都說,梅姐恨嫁。

我們希望別人是真心實意地喜歡自己,可是又害怕被欺騙,因為沒辦法確認,也不敢貿(mào)然嘗試,所受大苦惱……這種連環(huán)死扣,根本無解。

曾經(jīng),梅艷芳對張國榮說過:“要是我到了四十歲,我們都還未結(jié)婚,你就娶我吧?!贝蠹乙蚕M@樣,還說他們是天生一對,可惜最后只是做了個“金童玉女”。

不知是否因為,他們合作了《胭脂扣》。

提梅姐(梅艷芳),就不得不提哥哥(張國榮),就連《拾芳》開畫的打底音樂,也是以哥哥的歌聲起了序幕——

哥哥和梅姐有錢有名,有才華,還有曠世美顏,而且做人還都那么好,可惜一個跳樓自殺,一個最想嫁人卻終生未嫁。

那一年,2003,SARS肆虐。

有著東方好萊塢美譽的小香港,在那些娛樂至死的年頭出盡了風(fēng)頭。自九七之后,開始迅速滑坡,而梅姐和哥哥一同離世(2003年),就像是為香港的娛樂嘉年華舞臺,謝幕一般……

很難講說是時代成就了他們,還是他們造就了一個時代。在那個卡帶唱片和投影錄像都能夠賺錢的年代,瘋狂的娛樂消費源自明星產(chǎn)業(yè),因此能夠造就出大明星。而今步入流量時代,人們開始消費娛樂,以新奇取勝博人眼球,也就沒有人能夠做到長期霸屏,由運氣決定的成功因素遠比用扎實功底打磨來得重要時,想要打造出類似他們一樣的天皇巨星,顯然已經(jīng)不可能了。

很多人不明白《霸王別姬》為什么會成為禁片,不只是那句訓(xùn)斥土八路看戲“從古到今,舞臺上沒這個規(guī)矩,連日本人來了也沒這么干過?!备匾氖潜酒吧錂?quán)力的荒唐與傲慢,可以把垃圾當(dāng)成文化強制性地輸送出來——程蝶衣和段小樓挨了多少板子,流了多少血汗和淚水,最終才能換來一個舞臺上的“角”,而那個幾乎連跑腿都不夠資格的紅.衛(wèi).兵,一夜之間就能翻身作主。膽敢不聽話的人,就要搞死你!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在戲劇舞臺被影視屏幕替代之后,那些能唱京劇的“角”就找不到多少人捧場了;當(dāng)流量快餐換來垃圾文化的時候,藝術(shù)就已經(jīng)被埋葬在了展覽館……連藝術(shù)家都揾食艱難,其他從事藝術(shù)事業(yè)的人也就只能在生存線上奔波了。

如何謀生是一個人活著的頭等大事,市場風(fēng)向的轉(zhuǎn)變會帶來認知的改觀?!霸谄胀ㄈ搜劾铮闼囆g(shù)的人如果沒有賺到錢,就變成了他們口中的不務(wù)正業(yè)”(我曾對一位堅持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朋友這樣說)。

因此,《拾芳》所能呈現(xiàn)的深度,就在于它討論了影視明星能不能夠成為孩子們的學(xué)習(xí)“榜樣”,進而提出流行偶像能否成為文化代表?

影視歌三棲明星梅艷芳被稱為“香港女兒”,因為她自強不息,成就非凡,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能夠代表香港精神!

如果她不行,難道是有錢的奸商或虛偽的政客可以?還是換成假.大空的泛名詞合適(某個群體被虛幻稱謂之后形成概念性的東西)……更何況,梅艷芳曾經(jīng)對整個社會進步做出過巨大貢獻,最應(yīng)該被人們銘記的就是黃.雀.行.動。相比于不久前被人家從餐館里面趕出來的譚詠麟,她真可謂是高風(fēng)亮節(jié)。馮友蘭就被他老婆罵過:天快亮了你才尿床——或許我們等不到,但天,一定會亮的。

這是一個不存在完美的世界,更不會有十全十美的人。

即使我們覺得如果能夠“像她那樣”就一定會很滿足吧!知足常樂,你覺得“像她那樣”真的就很快樂嗎?如果有來生,她的心愿是否會成為活在蕓蕓眾生中的鄰家女孩……

誰知道呢!

 3 ) 拾芳:粉絲紀念香港女兒梅艷芳之作,真情實感不應(yīng)被遺忘

一部梅艷芳的粉絲們獻給她的紀念禮物,它不是單純的紀錄片或者自傳,而是以朋友和歌迷的視角,帶你重新認識一代巨星梅艷芳。影片中梅姐的真實影像資料確實少了點,有她本人需要出場的部分,都是以替身加背影的形式帶過,或許在粉絲們心中,沒有人可以代替出演。趙寶剛導(dǎo)演在2008年的時候,拍過一部梅艷芳菲的電視劇,經(jīng)過比賽和篩選,最終出演梅姐的是演員陳煒。如果我是導(dǎo)演的話,可能還會再一次邀請她出演,永遠只有背影的梅姐,感覺怪怪的。

電影同樣是一部有深度的電影,以一位影迷的故事來展現(xiàn)藝術(shù)教育的形式,并反復(fù)討論用偶像來作為例子是否具有正面價值。可能很多人已經(jīng)無法體會‘香港女兒’這四個的含義了,為何1:99音樂會會放出梅姐的真實畫面,當(dāng)年因為非典而開展的公益活動,王家衛(wèi)提出1代表萬眾一心,而99代表九九無窮。四大天王、梅艷芳、譚詠麟、成龍、BEYOND、鄭秀文、陳慧琳、謝霆鋒、張衛(wèi)健、陳奕迅、梁詠琪等藝人出演,以實際行動支持茁壯行動幫助病患家庭度過逆境,支持下一代的教育。

選擇這個真實片段無疑就是對正面價值的最好回應(yīng),同時也是對梅姐在公益方面做出貢獻的一個代表性概括。結(jié)尾處滾動播放梅姐和歌迷們的合影,很多照片上都有簽名和日期,拾芳在表現(xiàn)歌迷的小故事中,相信都有他們的真實故事在其中。

拾芳從粉絲們在垃圾箱里撿回被扔掉的遺物開始,其中有粉絲們寫給梅艷芳的信、音樂劇劇本、相冊等諸多物品,每一件都能引起粉絲們曾經(jīng)的回憶。故事一條線是1981年,以梅姐未出道以前好友胡杏兒的視角,看著梅姐從夜總會去參加歌唱比賽簽約唱片公司,隨后越來越紅之下,朋友們因為身份差距關(guān)系主動遠離了梅姐。一條線是以梅姐歌迷郭羨妮等人的視角,不斷穿插自身的故事在其中,包括非典時期梅姐出席1:99音樂會鼓勵大家的片段、梅姐病故粉絲去祭奠的片段。

雖然只是一部紀念電影,受成本等多方面限制,但還是在影片里看到了不少明星,胡杏兒、郭羨妮、曾江、龔慈恩、鄧建明、恭碩良、邵音音、韓馬利、楊英偉、鄭子誠,以及影片顧問曾志偉。講真的它的劇情并非十分精彩,真情意卻是十足,如果結(jié)尾能再放一次梅姐夕陽之歌的最后一唱,就更經(jīng)典了。

 4 ) 長腿叔叔Anita,歌迷向電影《梅艷芳菲》

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公映了一個月的《梅艷芳菲》只取得了不到90萬的票房,排片不是少,而是極其稀少,在倆字和仨字電影連續(xù)阻擊之下是幾乎沒有排片。借助影迷團專場觀影活動才得以安排了一回大銀幕。而且我對今天看《梅艷芳菲》的電影廳是有感情滴,我電影院4刷《南方車站的聚會》中的3刷都是在這同一個廳。之所以有感情,是因為這是一個只有6排、不足70個座位的小廳,進出口還在前面的銀幕一側(cè),看車站時到了結(jié)尾,演員表還沒出,保潔阿姨就拿著掃帚站在入口,等著完成自己的工作,這阿姨最牛的是我三刷車站她提前出現(xiàn)了三回,我是看結(jié)尾的桂綸鎂啊還是看她啊? 還好,今天看《梅艷芳菲》阿姨沒有提前出現(xiàn),但放片員提前把演員表給掐了!害得我沒有看完演員表梅艷芳和歌迷影迷的合影!難道這是一個被詛咒了的廳嗎?

其實《梅艷芳菲》電影本身并沒有票房那么的不堪,影片從1981開始到2013,以不同年份為時間線穿插敘事,完全從歌迷的角度出發(fā),表現(xiàn)了梅艷芳是如何對待、如何影響普通歌迷的,影片中江欣燕扮演的梅艷芳始終沒有露出正面,而出現(xiàn)的梅艷芳正面全是電視中的紀錄片片段、CD的封面和歌迷自制相框中的真實照片。故事很簡單也很碎片化,但很平時也不乏感動,展現(xiàn)了梅艷芳普通真摯的一面,而從歌迷角度,梅艷芳就是他們的長腿叔叔。

2003年梅艷芳發(fā)起的1:99抗非典演唱會已經(jīng)過去了近20年,那個1是萬眾一心的意思,也可以是1個梅艷芳的意思。而今疫情再次襲來之際,梅艷芳已經(jīng)離世17年了,世間也再無梅艷芳菲了!

我不是梅艷芳的歌迷,我是梅艷芳的影迷。梅艷芳的電影方面,片中只是在片尾的演員表部分出現(xiàn)了一張影迷和梅艷芳在《醉拳2》片場的合影。

喜歡她與成龍合作的兩部電影,1989年的《奇跡》、1994年的《醉拳2》,這兩部中梅艷芳均以喜劇角色完成了精彩的表演!梅艷芳還在1987年因為與關(guān)錦鵬、哥哥合作的《胭脂扣》雙獲香港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影后。

這回難得看了一場電影院原聲粵語版,我是原聲黨,國語配音幾乎是只喜歡上世紀上譯的黃金一代,除此之外,我基本是堅持電影第一遍要看原聲,配音看不看隨緣。而且我還喜歡漢語、英語以外的原聲電影,語種越小、越稀有、越會激發(fā)我的興趣,如小李子《荒野獵人》中的波尼語。而國語電影中的方言我也很迷戀,就像《南方車站的聚會》中的武漢方言、《無名之輩》中的貴州話,堯十三用貴州方言唱的《瞎子》總能縈繞在我耳邊。

粵語不是外語,而是方言,不管挺粵語的如何堅持,這個也不應(yīng)該有爭議,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粵語算外語,那武漢話、東北話也可以了。

如同其他方言一樣,粵語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如今天看《梅艷芳菲》時注意到,下班叫收工,謝謝叫多謝,夾雜了英語后,見面就直接因特味了,哈哈。

在影片正片之前有個導(dǎo)演高志森向沈陽影迷問候的短片,也已花甲的高志森,以《富貴逼人》三部曲聞名,又繼續(xù)開創(chuàng)了群星賀歲電影,拍攝了《豪門夜宴》、《家有喜事》、《花田喜事》一系列代表著香港電影黃金盛世的合家歡喜劇電影。

《梅艷芳菲》演員方面有86歲的曾江、81歲的吳耀漢、70歲的邵音音,感覺銀幕上還是男演員比女演員更經(jīng)得住老。這幾年從黃秋生的《淪落人》到前天《麥路人》中的萬梓良,再到今天《梅艷芳菲》中的曾江、吳耀漢,這些影片還都是傷感、念舊的一類,如此下來的觀影過程就好像是在和香港電影黃金一代告別一樣,唏噓不已、感慨之下意難平!錄像廳時代的青絲、而如今在大銀幕上都已鶴發(fā)鬢鬢了,梅艷芳菲,白發(fā)何嘗不芳菲啊!


更多老K文章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老KK影

 5 ) 有這樣一個人,她比生命本身還要大

關(guān)于一座城市的信仰

看完這部電影,我就在努力回想,香港這個地方在我記憶里到底是什么樣。透過很多八九十年代的影視作品,我知道它是熱鬧,繁華的,有很多拔地而生的高樓大廈,寬闊的海灣上巨輪游弋。它唯一區(qū)別于其他發(fā)達地區(qū)的特質(zhì),好像只在上了年紀的老街,繁體字的招牌,還有那么多藝術(shù)印象帶來的親切感里。那里的路人說著令我陌生又熟悉的廣東話,那里的夜市有王家衛(wèi)鏡頭下的墨綠色,當(dāng)然,一提起城市,馳名內(nèi)地的各張明星面孔也必不能少。

但這不就是幾十年后的今天,香港仍然且果然具有的樣子嗎?

如此懸念,讓我對一趟香港之行心心念念。我希望最遲今年七月,我便能獨自站在構(gòu)想了千次的街道上,走進一家很有年代的音像店,拿起我一直想要的一張專輯。這樣的念頭,對一個封閉到年十七歲也未出過省還有輕微社交恐懼癥如我者,私以為已是遠志了。

然而,不真的只是印象的誘引,我真正想說的是,如果有人選擇了購買這部電影的光盤并在一個刻意空出的下午播放它,攥著紙巾,不時在觀影間擦面,或稍稍穩(wěn)重只紅著眼眶嘆息,那么這個人內(nèi)心必有一處圣地,正如麥加之于穆斯林那樣,短短人生幾十年,無法割舍,也非去不可——香港,世界地圖間最熠熠閃光的所在,舍此之外,不應(yīng)有第二個答案。

至少,電影拍攝的支持者一定會支持我的武斷——芳心會,就我個人的認知,便是沉默世界的此道中人。他們是堅持而低調(diào)的尋愛者,將對一人的思念化作慈善與公益,合力播灑向整個物象世界,矢志不渝、平靜而誠懇地踐行“活在當(dāng)下”的諾言。以他們中有人對影視作業(yè)程序的理解,不可能不曉得其后只要一個環(huán)節(jié)沒配合上,所有的心血即當(dāng)場成為白工,但這樣沉穩(wěn)而安靜的一群人,就是可以為了《拾芳》而忽然瘋狂起來。

這是我熟悉、喜歡、也經(jīng)常心生感激的瘋狂,在充滿工業(yè)化冷漠的世界中,他們?nèi)藬?shù)不多但總歸存在。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堅守,因他們以一己之力發(fā)動的曠日持久的抗爭,才讓強大到幾近無堅不摧的市場法則,始終無法放心地行其專制,從而讓愛和諾言的世界,在類似我這樣最邊緣的人身上,也得到了自身最清晰的印證。


在與不在的偶像

《朝花夕拾·芳華絕代》這部電影,含括了1981年到2013年長達三十多年的時光,以幾位歌迷送給他們共同偶像小禮物的去向為線索,講述了各自和偶像短暫相交的人生故事。

原本可以順利進行美國音樂學(xué)院面試的Ken,因父親感染SARS去世而不得不放棄音樂夢想,在偶像發(fā)起的1:99籌款活動幫助下再次繼續(xù)了音樂生涯,后成為蜚聲國際的藝術(shù)家;從小瘦弱、性情溫和的Perry從不被警員父親贊同,事業(yè)上渴望以偶像為題的話劇也遭到否定,多年后終于在為幼兒園小朋友們籌備的話劇中,重拾偶像的人生理念,尋覓到夢想之光,并完成了與父親的和解;渴望追隨偶像而應(yīng)征藝人助理的kiki,因職業(yè)同樣發(fā)現(xiàn)了娛樂表象下的丑陋,在經(jīng)歷對偶像的誤會與否定后放棄了她,卻于時過境遷處,收到了多年前自己送出的小相框;曾與年輕的偶像一同追星成為摯友的Amy,卻因為后來境遇的差距、身份的不同選擇遠離,最終收到對方珍藏很久的小物件,在懷念中撿回了錯位的友誼。

遺憾且戲劇的是,這些粉絲都沒能在偶像逝去之前再見她一面,只能通過遙遠的新聞來得知這個猝然而慘痛的消息。電影結(jié)束于2013年P(guān)erry演奏會上的一首《似是故人來》,他說:“獻給我的長腿叔叔,梅艷芳”。無限深情,無限追思。

格林的書里曾經(jīng)有一段話:“人口研究報告可以印出各種統(tǒng)計數(shù)值、計算城市人口,借以描繪一個城市,但對城里的每個人而言,一個城市不過是幾條巷道、幾間房子和幾個人的組合。沒有了這些,一個城市如同隕落,只剩下悲涼的記憶?!?03年之后,我想無論對Perry、Ken還是對于kiki、Amy,香港已經(jīng)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了,如同隕落,帶著他們年輕時最美好的一段記憶,沉落在生活的平庸里,只因為她已不在。這部《朝花夕拾·芳華絕代》于是是一部哀悼傷逝的電影,紀念人心在三十年追星時光中的一場奇遇。

但芳心會把它拍成了一部電影,這一切便不會再失去一次,甚至自此比所有聽過這故事的人存在得更長。人類發(fā)明了文字,從印制書開始逐漸生產(chǎn)畫面,有了音樂、電影,因而我們不再受時間擺布,可以跨越十幾二十年去懷念一個走遠的背影,甚至能短暫地擊敗時間,再次近距離愛這樣的偶像。

如影片中出現(xiàn)的《似是故人來》《烈焰紅唇》《歌之女》,如那些陳舊的信箋和禮物,如一切承載了深厚感情的游記、日記、影評,記憶從此可以放置于身體之外,不再隨死亡而腐朽。

也因此這位偶像,當(dāng)然更重要的是用一點一滴記憶拼湊起來的她不會因這場人的奇遇戛然終止而跟著消失,事實上,她的形象還會因納入更多后來粉絲美好的記憶而增添光彩,就像它從不間斷地納入所有思維者、張望者、紀念者、夢想者的書寫一般。這些她在當(dāng)初就已明白,所以她能誠懇地告訴我們:“我在這里,我沒走過?!?/p>

她沒有騙我們。

今天,包括我在內(nèi),很多人都可以證實,她的歌還在那兒,她的影響、理念、公益事業(yè)還在那兒,她給我們的感動也都還在那兒,香港星光大道上一座銅像或許就是她神念的化身,替她守護和遙望著船只來往的維港。即使很遺憾如電影中說的“她的遺物都被扔掉了”,且如今造星工業(yè)發(fā)達,代代新人叢生,下一秒又有不認識的新面孔被捧出,但她從來無法取替,每天都有新粉絲夸她漂亮,每天都能看見新彈幕說哇她原來是這樣的,前段時間,微信打榜活動我們替她贏回來的臨江大屏幕,歌藝影像還循環(huán)播放了幾星期。她的確還好好地在那兒。


一顆時間之心

香港八十年代藝人很多時候代表的不是一個群體,而是一種情懷,對八十年代激情與自由、古舊與質(zhì)樸、大膽而不吝裝飾的一種懷念。想當(dāng)年音像店林立,香港來的電影和磁帶遭到火爆的盜版和哄搶,影廳就是幾條板凳一塊幕布,依然人涌如潮,磁帶就是白板一塊,依然被精心收藏,多少少男少女為那塊自由土地上的倩影和英姿翻來覆去、夜不成寐。如今對于TVB抑或是周星馳劉德華周潤發(fā)等等人的名頭,人們依然愿意買賬,其實大多不是為他們本身,而是為那個年少的自己。

然而,和其他如余暉晚照的香港事物不同,梅艷芳這個名字,不是遺跡,不是斷壁殘垣需要圍起來保護的文物,她存在遙遠,但她也是鮮活的,現(xiàn)役的,active的,她所銘刻的明星文本背面,有香港公民特有的面對政治專制同自由民主爭端的態(tài)度,有社會對性別文化的探討和女性掙脫被凝視客體的渴望,而對這些,國內(nèi)現(xiàn)在的研究程度還遠遠不夠,她仍然待于解讀。粉絲兼學(xué)者李展鵬為她寫的兩本書,就都已經(jīng)遠遠超出明星的狹隘意義,延伸到了社會文化和性別研究當(dāng)中去,值得被當(dāng)作專著來讀。

我們可以同時緬懷她和觀賞她,如同電影里對流行文化的肯定那樣,她既是歷史的又是此時此刻的,愛她是一種奇特的時間感受,她的理念不僅僅止于夢想或是堅持、奮斗云云,可以說,她是將流行推入藝術(shù)殿堂不可或缺的一段路,所有想走這個方向的人都必須經(jīng)過。

能在過去中鋪捉到當(dāng)下甚或未來,這不正好是藝術(shù)誕生的本源嗎?

我時常逃避時下的造星工業(yè)流水線產(chǎn)品,不論多么精致,多么自夸于特色,都一人千面,不可避免淪于套路。明星從來是最需要又最抗拒標簽的,她可以捧出自己令人解讀,卻不能帶上注釋引領(lǐng)解讀。我追逐過去的Anita,追逐明星產(chǎn)業(yè)在香港剛剛成型的年代,那時包裝遠弱于唱功需求,那時記者跟明星可以為友,那時候星河燦爛而不必相同,那時候愛一個人,不是因為她是明星的樣子,而是因為她是她。

更正確地說,她的吸引力,指的不單單是她的經(jīng)歷、出身以及后來的歌藝演技,而是更重要的,就算你不知道她的過去和昔日榮光,仍可以在見到她第一眼就捕捉到的復(fù)雜,這種復(fù)雜由她的先天個性與成長過程中收獲的閱歷所構(gòu)成,使得她同樣換上一套新的衣服,展現(xiàn)出的和原來模樣的差異總是多于其他人——也是她百變路線的由來,這實則不是她刻意向新模樣靠攏,而只是她復(fù)雜中的性格一面被完整放出來了而已。

不太夸張的說,她永遠無法被評價,這于是成了她永保新鮮感的理由,愛她等于擁有一顆時間之心,勢必要為每個階段的面目冠以新名,領(lǐng)略她的藝術(shù)與內(nèi)心時,行為上更像是進入博物館而非拍賣行。


永恒的探尋

電影中有一句“梅艷芳再好也只是歌星”,語氣中包含藝人難登大雅之堂的鄙夷意味,就當(dāng)下我從網(wǎng)絡(luò)而見,社會對藝人有兩極分化的態(tài)度,歸根到底仍是一種輕視。部分年輕人因明星藝人表面上成名的快捷而欽羨,熱切渴望入行,部分因崇拜通稿塑造出的光輝形象而一葉障目,認為明星即是諸神,且越老越神,剩余則是歌影皆戲子的“正統(tǒng)”觀念,以上三種都無疑地把明星看得片面,明星=財富和膚淺,是大部分言論潛意識要表達的觀點,私以為這一觀點忽略了明星文本對于群眾的強烈導(dǎo)向力。

單從電影來看,Amy從偶像身上得到了對友情珍視而鄭重的態(tài)度,Ken從偶像身上獲得了勇氣與夢想的啟示與感染,這都屬于解讀明星文本并受到導(dǎo)向的行為。好比一本書并非當(dāng)下便能驗看好壞的,《紐約時報》的書評號稱全世界最嚴謹,可回望百年來,其遺漏的精品比之它看準的又有多少倍余?而明星意義的價值亦像這樣難以驗證。多年前報紙抨擊梅艷芳是浮夸流行、緋聞女王時,又有誰能預(yù)見1:99的籌辦,預(yù)知將會有許多如Perry一樣者受到扶助,進而繼續(xù)走上人生之路?

一本好書在一個人二十歲、四十歲和六十歲時讀,都會有不同的感觸,何況明星文本是一個人一言一行所反映,比之一本書的信息含量更加巨大。十年,三十年,或許再回首看當(dāng)初的人,我們也會和kiki一樣發(fā)出感嘆:原來就連當(dāng)初愛她時,也并未見她全貌。

因此,從個人層面上,好偶像如好書,一本創(chuàng)作之路走得越遠、越深刻、越博大的書,閱讀它所需的情感準備、道德準備和知識儲備的要求就越高,在評價并試圖接受或反對一個人成為偶像之前,不妨留出更多時間與她相處。保持永恒的探尋,不僅是一種比追隨更加深奧的愛,也是對所愛之人最大的付出。


部分大于整體

正是這樣永恒的探尋,使我們在觀看這部電影后,得以推翻一條偉大的數(shù)學(xué)原理——柏拉圖總愛說:整體總大于部分,但探尋著偶像的我們知道,生命并不是那么簡單的。無論是《拾芳》還是李展鵬的《曼珠莎華》《夢伴此城》或者是芳心會撰寫過的《Anita With》,這些都只是現(xiàn)實世界她身上的小小一部分,遠不能相比較,但很多時候,我們卻覺得這些比我們看到的她還要大,大太多太多。

最是在什么時候我們會有這種感覺呢,最是在滿心困苦,滿滿對信念困惑不能解時,我們方在偶像身上找答案,那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思想續(xù)航能力是這么差,思考程度是這么淺薄,人生存的這個現(xiàn)實是這么平庸,書里,歌里,電影里,我們對處境的躊躇不前,對困難的畏懼頹喪,對求而不得的痛苦,對所有問題的求知,這些藝術(shù)作品里都有答案,或者說是,在這藝術(shù)里活生生的偶像在給你答案。

從形態(tài)上看,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只是薄薄一層空間,她的生命更只是這空間里的一點,可我們能領(lǐng)略到的文本卻是一代代人思想的結(jié)晶,是無盡時空的層疊,里面有我們意圖張望的過去,有我們孜孜不倦的當(dāng)下,甚至有我們無力也無需去展望的未來。那些年紀或大或小的粉絲,他們把所有的愛與經(jīng)驗都傾倒在偶像的組成中,并表達出來,于是偶像不再屬于現(xiàn)實,漂浮在世界之上,意義比整個宇宙都要浩瀚。

看看李展鵬書里的香港電影性別史分析,現(xiàn)在的一些大片不也仍在以男性主導(dǎo),扯了虛偽女權(quán)主義當(dāng)大旗拍言情奮斗劇么?

看看影片里Ken的模仿和她以往的形象,現(xiàn)在有的女明星不也在以特立獨行、中性icon為賣點,打著擦邊球吸引大眾目光么?

看看電影里去向不明的金手鐲,了解一些諸如吃一碗艇仔粥結(jié)賬兩萬多元的往事,現(xiàn)在的名人身邊,不也總是聚集著一群真假難辨的朋友么?

新型冠狀病毒,粉絲群體的畸形飯圈文化,藝術(shù)同政治的關(guān)系,藝人對社會的作用... ...讀一讀娛樂報紙上的舊聞,聽一聽午夜電臺,在她的作品里尋找蛛絲馬跡,你能發(fā)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類型的事件和問題早已經(jīng)作為歷史存在過,人類可以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xùn)就是——人類永遠不會從歷史里吸取教訓(xùn)。但你可以。

你可以在她的人生經(jīng)歷中讀出親情與家庭概念上的差異性,編一篇探討原生家庭對人影響的論文,寫一部異國戀悲慘結(jié)局的小說。你還能依據(jù)政治事件的風(fēng)波、社會事件的結(jié)果,看到她對身邊環(huán)境的關(guān)心,看到關(guān)于民主與自由的討論,看到加拿大多倫多一個叫“梅艷芳日”的節(jié)日,看到醫(yī)院研究所,老人院,基金會,小學(xué)... ...看到很多她留下的其他東西。你可以嘗試學(xué)習(xí)這些,學(xué)習(xí)更重要的,她作為個體對社會的凝視與思考。所有粉絲都從這一過程中明白,她遠非客觀世界一句“香港女兒”的描述可以概括,她對世界的意義也遠不是一個四十年的過去那么簡單。

如她歌里唱的那樣,她,比生命更大。


最遙遠的故人

世上有很多種一見如故,而她是我無法歸類的一種。第一個遇到這樣憧憬、喜愛又熱切心情的人,一定也像我一樣慌張,因它們不屬于認知里任何正常的感情,便不知該如何存放才好,也許某一秒它會被誤會為愛情,但其實不然,它不含欲念,不含妒忌,不含一切包含占有的負面情緒,于是這個人在經(jīng)歷第一次掙扎和惶惑后,為它取了名字,名字就叫偶像。

偶像是世界上最遙遠的故人,只需一眼你就能認定,你會喜歡許許多多的人,但偶像永遠只得一個,你可以選擇崇敬、仰慕、欽佩來描述你對她的感情,但不必困守于某一個詞,因你們本是兩個不相干的個體,無法被定義。你將在追逐她的過程中找到自己。你深知萬事萬物都在流變,珍愛的事物尤其不可能留存,但你可以表達,以文字,以畫面,以聲音,記憶從來不是有效抵御時間侵蝕的形式,但記錄是,由此你便會掌握許多以前甚為陌生的技能,這是成長的另一面目。

我始終不知道人們?yōu)槭裁幢蓷壟枷?,這樣一種單純的感情,難道不比友情稚嫩更需呵護,比愛情潔凈更需封存,比親情隨緣更需接收,比功利的世俗更為持久嗎?

電影結(jié)尾的一首歌唱道:“斷腸字點點,細雨聲茫茫,似是故人來”,想她第一次唱這首歌時,也不過青春年華,到我真正遇見她的時候,早已隔著半個世紀。我聽她談自己理想、談未卜前路,只覺親切又驚訝,一股奇妙的欣喜涌上心頭,就如同初春第一場大雨落在眼前。

真心希望所有喜愛她的人,都看過這部電影——《朝花夕拾·芳華絕代》,思念她的時日里若余下錢,就儲蓄起來,找個機會去一趟香港,倘若真的能夠成行,謹代我獻上故人之禮,因我實在不知何時能至... ...

 6 ) 偷偷想這張舊模樣

個人還是覺得香港譯名《拾芳》比較點題,因為故事正是改編自她歌迷在她去世十周年,家被拍賣,然后拾取她被清理出來當(dāng)垃圾的遺物從而發(fā)生的故事。(好長的概括) 那些被清理出來的垃圾正是梅艷芳的無價珍藏——所有粉絲送的禮物。系嘞,真系有巨星這么“傻”,多次搬家都總會給自家的豪宅空一個房間放粉絲的海量禮物,就憑這點,都不愧她被稱為“香港女兒”了。 當(dāng)然粉絲撿回她的遺物只是故事的開始,隨后一位資深粉絲(郭羨妮飾演,老得歲月不留人了,遺憾)把她的遺物一一歸還給原主人,頗有《夏目友人帳》的感覺,故事隨之展開。 雖然故事是從梅艷芳不同的歌迷視覺出發(fā),但都側(cè)面展示出這位一代天后的偉大,以及無可奈何的寂寞,直到離世也是孤零零的一人,這種下場不應(yīng)該是她這樣一個人應(yīng)有的下場,現(xiàn)實可真是諷刺。 影片作為偽紀錄片風(fēng)格,拍攝也很循規(guī)蹈矩,就是好幾名主演的演技也不在狀態(tài),算是給新人磨煉的舞臺而已。驚喜的話,原本以為領(lǐng)銜主演的胡杏兒會飾演梅艷芳,結(jié)果只是飾演梅艷芳為數(shù)不多的一個好朋友,梅艷芳卻沒有找演員去飾演,用一種合成音代替(這種處理也好,畢竟誰也無法復(fù)制她的神韻,非要說的話,電視劇版的陳煒算最接近,畢竟起碼相貌接近),倒是有一位男粉絲在舞臺劇上反串梅艷芳,絕了,真當(dāng)自己是梅蘭芳,但也沒有什么違和感,我反而很欣賞,這代表了梅艷芳一部分男粉絲內(nèi)心對這位偉大女性的尊重。(所以我更想吐槽為何我看的場次就我一個男觀眾?其他男粉絲不知道電影上映了嗎?[吃瓜])

對了,我還以為影片結(jié)尾會播放梅艷芳生前最后一場演唱會演唱的《夕陽之歌》,沒想到居然是《似是故人來》。不過也是,畢竟是歌迷視覺出發(fā),都是一群故人在懷緬與憧憬。

 短評

沒想到會以偽紀錄片的形式以圈外朋友、粉絲、慈善這些故事穿起來。03年非典時期的故事,“香港女兒”真的名不虛傳。不過電影里每個人演技都不在狀態(tài),完全沒有浸入故事里面,都浮在了表面。故事也有些散,不算多么深刻,甚至真實改編都有些許作假嫌疑。記得大學(xué)我有一節(jié)dw的課,結(jié)課作業(yè)我做的是“阿梅香港的女兒”,最喜歡的那首《歌之女》做了網(wǎng)頁背景音樂。在往前推,藝考那年我是寫了阿梅的故事才能夠成功以藝考分數(shù)高出三十分的成績進了我的大學(xué),我一直很感謝很感謝阿梅,謝謝她陪伴了我藝考和高考那段苦日子。意外點是沒有阿梅的正臉,把梅艷芳當(dāng)作符號化的人物,保留了真實感,必須夸獎聲音真的一模一樣!2.5

10分鐘前
  • 白晝的搶劫犯
  • 還行

這不是致敬,也不是自傳,這是紀念。紀念有很多種方式,這是拍給梅姐歌迷的電影,也是送給梅姐歌迷的電影,以此紀念梅姐,也讓歌迷借此機會懷念梅姐。還要要求多高的制作水準去完成嗎?(雖然個人認為剪接和結(jié)構(gòu)安排還是可以再修得更好)

14分鐘前
  • 克拉許crash
  • 還行

美術(shù)布景服化道這些職能部門約等于沒有,影迷接受的唯一途徑就是代入粉絲身份。對于大眾其實有助于提升他們對梅艷芳印象,因為梅艷芳離當(dāng)下太近形象太過清晰而不得已規(guī)避掉正面演出在客觀上反而增強了她的神話色彩,電影成色對情感的影響未必大過情節(jié)的真實背景,況且,電影拍得再差那些歌曲那些舊的影像是實打?qū)嵉赜H切啊。今天路人粉也被情懷擊敗了呢。

16分鐘前
  • ????
  • 還行

完全是歌迷在梅艷芳死去15年后寫給她的情書,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劇本寫的相當(dāng)成熟,導(dǎo)演也是新人,可能是取材都來自于歌迷的真實事件,感情非常真摯,如果不是主演之一林德信強行扮演高中生太過違和,幾乎就是完美。一部影迷電影做到這樣的專業(yè)水準已經(jīng)相當(dāng)厲害了。

18分鐘前
  • 滿江紅
  • 推薦

—— 謝謝芳心薈, 帶我重溫那些如數(shù)家珍的關(guān)於Anita的故事, 講給我知那些我不知道的周遭發(fā)生的故事. 跟著旋律哼哼唱唱, 哼著哼著就濕了眼眶.

21分鐘前
  • Q·ian·Sivan
  • 還行

真喜歡梅姐的話能不能好好拍……

26分鐘前
  • cassetteman
  • 較差

從電影本身挺普通的,但是中間梅艷芳在電視里的幾個片段,她的照片,歌聲,還是讓人忍不住一陣感動。某種程度上,梅艷芳也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伴隨著太多回憶而存。而她的善良、豪爽、對后輩的提攜等等,與生活中的種種遭遇。也更讓人覺得難過。

30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還行

偶像和粉絲之間的情誼究竟怎么樣是最健康和感人?我想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答案。

31分鐘前
  •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
  • 力薦

看前只是路人,看完想當(dāng)粉絲。只要是追星過,看了都得哭……(看完電影后有個阿婆還告訴她的姐妹說,電影里有個女孩子的原型就是她女兒,天吶)

32分鐘前
  • 竹可由
  • 推薦

由梅艷芳的忠實粉絲歷時八年拍攝的紀念電影 意義深遠 影評中從側(cè)面反映了梅艷芳生前的為人處事和對人的真摯情誼 故事平淡但情真意切 樸實無華 梅艷芳配得上“香港女兒”的稱號 她從未把自己當(dāng)成偶像明星 而是用一顆平凡的善良的心感染著每一個人 她絕對是一位勵志的明星 以身作則鼓舞著每一位鐵桿粉絲

34分鐘前
  • 李小庫
  • 推薦

粉絲紀念偶像的電影追星這件事從頭開始的中途離場的留到最后的人間都值得真情實感因為你的傾心喜歡值得因為TA的獨一無二值得

38分鐘前
  • tina小祥
  • 推薦

10月10日梅姐生日快樂。 謝謝芳心薈投資電影,讓梅姐的做人熱誠態(tài)度留下來,電影的支節(jié)還是不完美,林德信的部份,方惠盈對偶像的不信任,胡杏兒、Perry、郭羨妮因梅而改變,寫到梅姐與朋友的關(guān)係也揪心。 當(dāng)中有個別故事在電影前已經(jīng)聽過,電影還可以,最重要是梅姐的故事留下來,種在心中。

41分鐘前
  • Dorothy
  • 還行

很奇怪的一部粉絲電影(好想知道還有沒類似這樣做出的片),把anita with紀錄的經(jīng)歷做出了劇本,從圈外老友、小歌迷、大歌迷、受資助者的故事去串一個“阿梅印象”,當(dāng)然是不可以當(dāng)“傳記”看,勝在粉絲出品的絕對真摯,絕不會倒胃或想要罵人,阿姐有這班粉真的很厲害很好,不會再叫她受委屈。小女孩和胡杏兒的兩條線做得好,有被哭到。江欣燕聲演驚人,毫無破綻簡直就是原音出來,演員雖不露面,那雙手也挑得好用心,因此特寫手戲也都好棒。

44分鐘前
  • 兩頭燒蠟燭??
  • 還行

或許以粉絲角度拍一個紀錄片會更出彩,以粉絲角度來看拍成這樣實屬難得且心意滿滿,但從電影方面而言甚至觀賞度不如TVB90年代的單元劇,令人遺憾。

45分鐘前
  • 烈焰紅唇龍
  • 較差

一班fans牽頭能做成這樣,都算有心了。

48分鐘前
  • 荔枝超人
  • 還行

在看武林怪獸同一天, 幸好緊接看這個, 才極速對香江電影恢復(fù)信心, 從心出發(fā), 特別那個半夜同車的小影迷歌迷才最感動, 不愧是梅小姐. 特別要多謝江欣燕小姐, 她聲演梅姐毫無破綻, 直如梅姐復(fù)生......多謝邵音音小姐.胡小姐.郭小姐.林生演出......

51分鐘前
  • 影毒肥佬
  • 推薦

為了Sonija,找到能看這片子的地方簡直太不容易了…其實就是很感情誠摯,如寫小作文似的“粉絲電影”【當(dāng)然也很期待或許若干年后最終能有如《阮玲玉》這樣的傳記片,來完成對Anita更為合格與得體的藝術(shù)致敬】,但從發(fā)生到見面都凝聚的是非一般的心血。最后畫面中的數(shù)張合照很有沖擊感,是了解過就能淚崩的程度;江欣燕的配音真的太有神韻了,挺有趣。

52分鐘前
  • 基瑞爾
  • 還行

40歲的胡杏兒同46歲的郭羨妮,在電影里或戴上花鏡或追趕卡車,記念40歲早早離開這個世界的梅艷芳,年齡差帶來的無常和尋常最讓人唏噓。其實這樣一部電影已無法用“電影”兩個字去評價,一個人離開17年后,仍有一幫fans為了她而用影像、用聲音去懷念她、還原她、記得她,在涼薄的人世間,這多么可貴。

56分鐘前
  • 不良生
  • 還行

拾芳,簡單來講就是幾個粉絲和梅姐的故事,郭羨妮的角色是個線索人物,串聯(lián)起別的故事,方式就是通過派發(fā)當(dāng)年從回收站找回的梅姐遺物里的粉絲信件。每個人和梅姐的緣分有深有淺,甚至從未謀面,但他們的人生軌跡都因梅姐而變化。里面有自我成長與認同,有友誼聚散,有明星的風(fēng)光無限和落寞誤解??梢哉f的有很多但是希望大家有機會的話,進影院支持。雖有瑕疵,但誠意滿滿。 現(xiàn)今粉絲經(jīng)濟在風(fēng)口,各道明星在潮流中幾分是真幾分是假,我置身事外分不清太多。但在那個80年代還未有人設(shè)這一說,完整的形象包裝這一談都是剛剛起步,幾個粉絲與偶像的故事就在這么一個環(huán)境下發(fā)生。希望不要帶著太多誤解,純粹些用初心感受。說這么多還不造,這片子內(nèi)地能不能上呢??

59分鐘前
  • 青水
  • 力薦

梅姐是傳奇,2013年去過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下梅姐的靈位前,正好是去世十年的時候。

1小時前
  • 永遠熱淚盈眶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