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人妻视频免费人人|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日韩片无码中文字幕

<strong id="g78f3"><menu id="g78f3"><strike id="g78f3"></strike></menu></strong>

One Room第一季

動漫日本2017

主演:市道真央  村川梨衣  三森鈴子  

導演:松本浩樹

 劇照

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1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2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3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4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5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6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13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14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15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16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17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18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19One Room第一季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4-11 17:00

詳細劇情

花坂結(jié)衣(市道真央 配音)是一名十七歲的女子高中生,為了應(yīng)對即將到來的升學考試,她從家鄉(xiāng)搬到了東京,來投奔在這里生活的姐姐。雖然結(jié)衣平日看起來有些呆呆的,但實際上卻是一個非常樂觀和努力的姑娘。桃原奈月(村川梨衣 配音)雖然看上去嬌小可愛,卻意外的擅長料理家事,每一天都為了哥哥的生活忙東忙西?! ∏鄭u萌香(三森鈴子 配音)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成為一名歌手,但真正走上這條道路后她才發(fā)現(xiàn),前往充滿了曲折和困難。雖然表面上非常的好勝要強,但萌香實際上卻有著非常溫柔的一面。和這三個可愛的女孩子一起,夏天開始了。

 長篇影評

 1 ) 被仰望與被遺忘的——臺灣類型劇又一力作

非英語劇集項目的開發(fā)毋庸置疑是Netflix至關(guān)重要的規(guī)劃之一。不管是應(yīng)對亞馬遜、蘋果公司和迪士尼相繼推出的流媒體的競爭,還是對于Netflix自身規(guī)模的鞏固與海外擴張,非英語劇集項目的成功與否,都直接關(guān)系到Netflix這家北美根基最穩(wěn)的電視流媒體的前景走向。

截至當前,Netflix已經(jīng)參與了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劇集出品,產(chǎn)出了包括日劇《火花》《全裸監(jiān)督》、德劇《暗黑》、西班牙劇《紙鈔屋》、印度劇《德里罪案》、韓劇《王國》在內(nèi)的一批數(shù)量可觀的優(yōu)秀電視作品,這些非英語劇集的成色毫不遜色于北美的劇集,Netflix對海外項目的投入可見一斑。

但在華語劇的出品上,Netflix卻接連碰壁,不到一年的時間里,Netflix的三部臺劇《罪夢者》《極道千金》和《彼岸之嫁》交出的均是令人頗為失望的成績。這種水土不服的窘境直到懸疑刑偵類型劇《誰是被害者》的出現(xiàn)才得以扭轉(zhuǎn)。

新劇《誰是被害者》已于上周四正式登陸Netflix,該劇開播當日便登上了Netflix臺灣地區(qū)點擊量第一的位置,豆瓣截至目前的評分也穩(wěn)定在8.2分,屬于華語類型劇中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同時也是Netflix近期上線的質(zhì)量最好的劇集之一。

《誰是被害者》改編自臺灣推理小說家天地無限的原著《第四名被害者》,由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領(lǐng)銜主演,林心如特別出演。講述了證物鑒識官方毅任卷入一宗連環(huán)殺人案,并逐漸揭露了案件背后隱藏的一連串令人唏噓的真相的故事。

自小患有亞斯伯格癥(一種交流障礙癥)的方毅任是個擅于觀察、心思縝密的證物鑒識官,他在一起離奇溶尸案的鑒定證物過程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與失聯(lián)女兒有關(guān)的線索,于是作為非前線警員的方毅任開始背著警方單獨偵察。

參與報道此案的電視臺記者徐海茵在得知方毅任女兒牽涉兇殺案后,立即找到并威脅方毅任,要求方毅任向她提供案件的信息,以獲得獨家的報道。方毅任有警方的資源,徐海茵有電視臺的資源,倆人協(xié)商后決定一起合作。

溶尸案僅是這樁“連環(huán)兇殺案”的開端,隨著案情的深入,他們發(fā)現(xiàn)了這樁連環(huán)案的規(guī)律和真相:這些“被害者”都是被社會各種力量驅(qū)逐的邊緣人,上一個“被害者”為下一個“被害者”完成遺愿后自殺,以這種“接力賽“的方式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成就彼此對方,燃燒自我來喚起社會的注意。方毅任所能做的便是阻止接下來出現(xiàn)的“被害者”。

《誰是被害者》是個一語雙關(guān)的片名,劇中的“被害者”有著兩層涵義:在劇集開頭,我們看到的是兇殺案中的死者,他們是法定角度的被害者。而隨著劇情的展開,我們逐漸了解到,這些死者之死與其受到的來自于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歧視、偏見、壓力有關(guān),他們被社會邊緣化,是死于社會之手的被害者。

和《逃》《Last Dance》等歌曲貫穿了《想見你》的敘事一樣,歌曲在本劇中同樣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乃至于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劇中所使用的歌曲幾乎都是為劇集所創(chuàng)作的原創(chuàng),幾首歌的文本連貫地呈現(xiàn)了這些小人物在希望與絕望兩種情緒間掙扎的狀態(tài)。這些歌是唱給“被害者”的,也是唱給社會上那些處于邊緣和弱勢的、即將成為“被害者”的人們。

片尾曲《誰》所唱到的“誰,能夠找到我”“誰,想要找到我”兩個問句正是這些被邊緣化的死者們的寫照。想要做女孩的男孩;遭人嘲弄、事業(yè)停擺的歌手;身患絕癥仍被公司壓榨的職員;天賦異稟卻被奪去作品權(quán)的木雕藝術(shù)家……他們在陰暗的角落里無法被人看見,也沒有人想過要看見;他們想要被仰望,卻總是被遺忘。

“我要你,聽我道盡,我要你,我要你,我要你,替我證明,圓我的夢想,盡我的遺憾。順理成章,續(xù)我的意念,應(yīng)我的奉獻,像再讓我生,贖我犯的罪,還我造的孽。“歌手李友廷所創(chuàng)作的這首《我要你》實際上已經(jīng)揭露了劇中這樁事先張揚的”連環(huán)殺人案“的線索和”被害者“間的連結(jié),唯有以成為彼此的替身的方式,他們才能在生命最后感受到一絲溫暖。

“被害者”之一的落魄歌手蘇可蕓在自己那首《還活著》里充滿希望地唱到:“很幸運能有權(quán)利唱出悲觀的自己,一首首昨日傷口,親吻別人的心靈。深夜里被人情冷暖過的心,還沒有失溫,還活著。““被害者”即便是處在社會邊緣和生存困境之中,對“活著”也并非未曾抱有一絲希望。

然而又如插曲《不存在遺憾》里所表達的“活得像渺小塵埃再偉大,再悲哀,泛不起一點傷感,根本不配存在,再不受渴望的毒害,埋葬最后期待。”在人際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冷漠、包容度越來越低的社會里,在弱勢者一再遭到排斥、剝削和不理解的處境中,再強大的希望也總有被澆滅的那一天。

生存與毀滅,哪一個抉擇都必定經(jīng)歷內(nèi)心百般的抗衡,即便不談處于邊緣的群體,今日社畜又有幾人逃得過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掙扎,堅持與放棄之間的搖擺,希望與絕望之間的踟躕不決。正如劇中所辯證的,死亡需要勇氣,活著需要的卻不單是勇氣本身,還要繼續(xù)經(jīng)受各種痛苦與不堪。但唯有活著,才能夠創(chuàng)造希望和明天。對“活下去“的呼吁貫穿了整個故事。

《誰是被害者》所輻射到的社會問題層次豐富,除了反映邊緣人群的生存困境、人際冷漠、底層被剝削和被欺凌等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外,它還著力于批判公私合謀和新聞媒體的職業(yè)素質(zhì)的道德淪喪。

警務(wù)高層領(lǐng)導的職業(yè)立場本應(yīng)該是公正地為下屬刑事偵查破案提供幫助,促進社會的良性循環(huán);新聞媒體和記者的職業(yè)立場本應(yīng)該是不帶情緒和其他不良意圖地報道新聞,但在利益的驅(qū)使下,在職業(yè)懶散的風氣下,瀆職的事情常有發(fā)生。警務(wù)高層的瀆職會造成冤假錯案,記者的瀆職會造成對社會和具體個人的傷害,這些情況不僅發(fā)生在劇中,現(xiàn)實生活中同樣存在不少見。

在各個類型劇的模式早已經(jīng)被高度開發(fā)過之后,構(gòu)思簡單的類型劇很難再留住觀眾,因而要想獲得受眾和口碑,類型劇的推陳出新成為了一種必然。去年年底開播的《想見你》便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它有效地融合了校園、偵探、奇幻元素,帶來了新奇的觀感。

《誰是被害者》的推陳出新則是在于它突破了類型劇的思維定勢。常規(guī)的懸疑刑偵劇焦點通常是放在”找到殺人犯”這個目標上,而《誰是被害者》直接告訴觀眾:劇中沒有“殺人犯”,整部劇中的目標是“找到被害者”。

電視劇集也應(yīng)當享有藝術(shù)審美的發(fā)言權(quán)。除了概念上令人眼前一亮外,整部劇的攝制條件和視聽風格相較于大多數(shù)華語類型片也有很大提升,鏡頭布置的細膩度更高,構(gòu)圖效果更自然,打光更為講究,是一部質(zhì)感有別于臺灣本土出品的劇集。

導演、編劇、演員及其他部門的相互信任和高效率配合是一部優(yōu)秀作品誕生的關(guān)鍵。盡管本劇的質(zhì)感比大多數(shù)類型劇好得多,但幾位編劇和導演卻并非經(jīng)驗老道的影人,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是近幾年才進入電視行業(yè)的新人。整部劇之所以能達到當前的效果,與他們付諸心血的、一再考究的態(tài)度有關(guān)。

劇中的溶尸、焦尸等道具幾乎所有細節(jié)都是高度仿真的,劇集開頭即提示了觀眾劇中場景和道具的真實度,它們看起來可能會令人感到身理不適,視覺沖擊力很強。而刑警偵查程序和證物鑒證的過程也是由專業(yè)的刑警、鑒識人員和法醫(yī)參與監(jiān)督和指導,力圖達到與臺灣刑偵的高貼合度。

在對角色的揣摩上,演員和導演也下足了功夫,男主角方毅任患有亞斯伯格癥,這是一種癥狀與自閉癥相似的病癥,會使患者無法與普通人正常交流,但它不會影響患者的智識。處理這樣的角色最大的難度在于如何把握癥狀的尺度:演得過激會使角色看上去失智,過簡又無法呈現(xiàn)患者的痛苦。最終張孝全的角色完成度是令人滿意的,他并沒有局限在劇本和導演的要求上,自我發(fā)揮的部分得到了保留和認可。

早已經(jīng)從偶像劇成功轉(zhuǎn)型到大銀幕的許瑋甯在片中扮演的是記者徐海茵,這是一個麻木的、為獨家新聞可以不惜一切手段的記者,她在與方毅任合作過程中逐漸打開內(nèi)心死結(jié),新聞報道有了溫度。該角色的變化是潛移默化的,她的冷血比溫度更為自然外露,微表情和動作細節(jié)是許瑋甯合理化角色的重要工具,《目擊者之追兇》的拍片經(jīng)驗使得她能夠流暢適應(yīng)懸偵類型劇的節(jié)奏。

自臺灣偶像劇退出內(nèi)地觀眾視線后,臺劇的受眾逐漸收窄,但臺劇的發(fā)展并沒有因此而停滯,轉(zhuǎn)型正在悄然發(fā)生,更多類型、更多題材被搬上了熒幕。過去一年的時間里,沉淀已久的臺劇終于爆發(fā),《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yǎng)成記》和《想見你》漂亮登場讓無數(shù)觀眾再度陷入臺劇狂熱。而《誰是被害者》的出現(xiàn),無疑為2020年代的臺劇開了一個好頭。

誠然,《誰是被害者》并不是一部完美的電視作品,它仍舊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制作上相較于英美類型劇的短板不少。但《誰是被害者》首先完成了它的價值輸出,對社會問題的反思,對媒體的控訴……這意味著它已經(jīng)成功實現(xiàn)了電視劇目標中最重要的部分。

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本劇在攝制條件上的進步,Netflix對臺灣劇集項目的支持,勢必會對整個華語劇集市場的發(fā)展起到積極且持續(xù)的影響。未來必定有更多如同《誰是被害者》這樣的突破類型劇刻板框架、追求拍攝質(zhì)感、豐富社會議題的華語劇集出現(xiàn)。

 2 ) 《誰是被害者》最打動我的不在劇中,而在劇外

他們生前不被注視,死了之后,警方、媒體、觀眾卻費盡心機搜尋你的身份,你的經(jīng)歷,這是劇名折射出來的吊詭與諷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李雅均和江曉孟為他們策劃出來的死亡儀式也為他們贏得了一次重獲凝視和重拾尊嚴的機會。

01、

“遺愿命案”中的所有死者,基于一個共同點,都有遺愿想要實現(xiàn)。

遺愿命案的引擎者是李雅均。李雅均給江曉孟灌輸了自己的死亡價值觀,江曉孟拔掉母親的維生系統(tǒng),讓她永遠結(jié)束了痛苦。江曉孟加入李雅均的死亡之局。

李雅均與江曉孟進入心理咨詢機構(gòu),“收集”那些想要尋死的人,他們便是之后的一系列死者:游誠皓、蘇可蕓、張聰健、莊秉榮、劉光勇。但遺愿命案的死者還應(yīng)將周洋囊括進來。

周洋的名字出現(xiàn)在所有死者之后,但事實上周洋死于所有人之前。連環(huán)案中的死者出現(xiàn)順序不是按照死亡時間來排列的,而是根據(jù)遺愿實現(xiàn)的順序。它的邏輯鏈條是:每個人都因前一人的死,實現(xiàn)了自己的遺愿;每個人也都以自己的死,替后一人實現(xiàn)了遺愿。

游誠皓是邏輯鏈條的起點,她打扮成蘇可蕓的模樣,實現(xiàn)自己成為女人的遺愿,并且同時將自己死亡的現(xiàn)場布置成蘇可蕓未發(fā)行的新專輯的封面,實現(xiàn)了蘇可蕓的遺愿。由于游誠皓前面沒有替她實現(xiàn)遺愿的死者,所以她算是一個小小的特例,她的遺愿實現(xiàn)也借助了后一個死者。

游誠皓的死亡設(shè)計或許會引發(fā)反詰:她明明可以我行我素地做女人,不用參加遺愿交接計劃?。科鋵嵱握\皓并不是無法自主地成為心理甚至生理意義上的女人,她是無法成為一個社會性意義上的女人,也就是說社會不肯承認她是一個女人。通過變身為一個有名的女明星,這算是變相地讓自己實現(xiàn)了這種社會性意義上的性別身份。同時,她的自殺也是一聲絕望的叫喊,她以死向社會明志:我就是女人。

由于游誠皓實現(xiàn)了蘇可蕓重獲關(guān)注的遺愿,于是蘇可蕓在安邦公司樓頂以張聰健的名義自焚,引發(fā)公眾對血汗工廠的關(guān)注,實現(xiàn)了張聰健的遺愿。

接著張聰健死在莊炳耀的工作室,曝出藝術(shù)家莊秉耀的造假新聞,實現(xiàn)莊秉榮讓自己的藝術(shù)才能被公眾得知的遺愿。

再往后,莊秉榮以劉光勇的名義投水而死,實現(xiàn)劉光勇為少年時殺人罪過的懺悔。

最后,劉光勇戴著周洋的手環(huán),從安光護理院十樓墜下,實現(xiàn)了周洋曝光護理院虐待老人內(nèi)幕的遺愿。

整個遺愿命案的運行機制就源自這樣一個高概念設(shè)計,它擬定了這場被害者游戲的運行規(guī)則。

按照遺愿命案的自殺邏輯,必須是目睹前一人為自己實現(xiàn)了遺愿,自己才會坦然去為下一人實現(xiàn)遺愿。但是這個邏輯并非一直奏效,它在劉光勇和周洋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上說不通。劉光勇最后在求生的情況下,被李雅均強行注射死亡。

而周洋實際上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了這個游戲,他的確失去了活的勇氣,也有想要曝光護理院的遺愿,但他并非死于自殺,而是李雅均的藥物他殺。如果說這一邏輯缺陷還能基于周洋的確想要自殺卻無法自主完成,而李雅均是在幫他解脫痛苦而自圓其說的話,那么另一邏輯缺陷則很難說通了,那就是周洋死之前根本沒有目睹自己的遺愿實現(xiàn),直到遺愿命案發(fā)展到最后,劉光勇的尸體戴著他的姓名手環(huán),從安光護理院十樓墜下,引發(fā)轟動,他才算是實現(xiàn)了自己的遺愿??墒谴藭r目睹遺愿實現(xiàn)的,已經(jīng)是他的“在天之靈”了吧。所以周洋的遺愿實現(xiàn),基于的是李雅均的守信??墒堑踉幍氖牵苎蟛]有與她建立契約,這一契約是李雅均單方面書寫并簽署的。按照遺愿命案的自愿邏輯,李雅均本可以征詢周洋的意愿,讓他自愿入局,但她沒有這么做。無論她基于多么善意的前提,事實依然無法改變,周洋的死是一個陰謀,一場謀殺。

李雅均的扮演者林心如在第八集幕后采訪中分析李雅均的心理時,說李雅均生命意志的崩潰是因為她所愛之人周洋生命意志的崩潰。遺愿命案從此開始。而李雅均踏上了幫助他人實現(xiàn)遺愿——抑或說教唆殺人——之旅??墒窃趧≈?,李雅均的這一心理動機建構(gòu)很大程度上并沒有實現(xiàn)。

不過,也正是這兩處邏輯上的破綻,令散發(fā)著“犧牲”、“自由”、“價值”這些美麗光環(huán)的一組自殺藝術(shù)蒙上有悖倫理的陰影。

02、

李雅均基本上只是一個功能性人物,劇集對她本人的刻畫顯得倉促、薄弱,基本就是讓她自己念了一遍編劇的背景設(shè)定。

她真正的作用是拋出那些“大哉問”:

協(xié)助他人自殺是可以的嗎?

她的行為究竟是在救苦救難,為人超度;還是通過洗腦教唆殺人,狂妄地裁決他人生死?

自殺是可以比活著更有價值的嗎?

這些問題還可以有進階版本:

如果說協(xié)助自殺是可以的,那么在什么條件下才可以?

助人解脫痛苦式的協(xié)助死亡與基于洗腦和教唆的謀殺界限何在?

如果自殺有可能產(chǎn)生價值,什么樣的自殺比活著更有價值,什么樣的自殺比活著更沒有價值?

李雅均和周海茵在第八集的對話在這些問題上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角力,結(jié)果以李雅均基于死亡的升華理念失敗、周海茵基于生命的希望理念勝利告終。但這樣的探討未免受困于主流,顯得野心不足,更像是一針安慰劑,并不能起到太強的啟發(fā)性。其實生死的意義問題不可能有唯一答案,死和生也不是消極與積極的二元對立。李雅均的死亡觀念的確出于她生命價值的崩毀,具有消極性和欺騙性,但她的故事遠不能囊括死亡話題的全部面向。其實我們用不著擔憂消退生的光環(huán)、承認死的意義之后,人類會陷入彷徨。為了價值正確而去崇高生命、矮化死亡的做法,對直面復(fù)雜而艱深的問題徒增泡沫,并無裨益。其實劇中對死亡的態(tài)度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比較客觀和開放的,但是最后這場對話實有糾偏之嫌,仿佛擔心先前的客觀呈現(xiàn)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03、

相比這些無解的終極命題,故事中投射出來的那些社會議題與邊緣群體的處境會顯得更為當下與實際。

游誠皓的故事關(guān)照到性少數(shù)群體的心理與社會對性少數(shù)群體的認同度問題。這里我使用的詞語本來是“寬容度”,但我意識到“寬容”一詞背后也帶著威權(quán)感,仿佛非異性戀者需要得到主流社會的批準似的。我認為我們沒有這樣的權(quán)力,我們應(yīng)該做的是認同、接納,而不只是寬容。游誠皓的父母不能理解她,在工作中又被歧視、欺負,她只從青青(江曉孟)那里得到一種相依為命的安慰。

蘇可蕓的故事折射出明星這種特殊的公眾人物身背的壓力。潮漲時刻萬人呼嘯,潮退之后無人問津,反智浪潮下的追星現(xiàn)象就是這樣。明星所經(jīng)歷的巨大落差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他們的心態(tài)是很有可能失衡的。

張聰健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奴隸的生活狀況與黑心企業(yè)、血汗工廠奴役員工的事實。“996”話題之所以引人關(guān)注,就因為這類受害者太多,而正義的追訴又如此之難。

莊秉榮的故事是一個藝術(shù)家尋求認可的故事,一方面他創(chuàng)造出杰出的作品,另一方面他生活在孤獨陰暗的世界,無人知曉。這也是一個表現(xiàn)兄弟之間的愛與剝削并存的故事。表面上看莊秉榮是那個殘缺之人,實際上弟弟莊秉耀殘缺在內(nèi)心,他嫉妒哥哥的才華與父母對哥哥的親情傾斜。他盜取哥哥的藝術(shù)榮耀,獲得一種變相的代償,這又令本就殘疾的哥哥反過來產(chǎn)生巨大的失落。但揭開這層剝削關(guān)系,兩人其實又是共生的,就像莊秉榮講述的兩只小狗的故事那樣。這個故事令人對親密關(guān)系產(chǎn)生更多思考。

劉光勇的故事是一個曾經(jīng)犯下大錯的少年犯四十年后的自我救贖。在十七歲時,少年劉光勇在青年流氓的威逼恫嚇之下,心態(tài)崩潰,殺死一個無辜之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對一個少年來說莫過于此。當時的他只是一個孤立無助而又心智不夠成熟的少年,殺人又是在脅迫之下的行為,他并不是一個暴徒,也正因于此,他才會備受良心折磨四十年,仍然覺得自己只能以死謝罪。這個故事令人聯(lián)想到青少年間的霸凌問題,社會的容錯機制,以及對過錯犯的心理關(guān)注。但這個故事有更高的價值,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光勇在那時那刻的作為是無可避免的死結(jié),這種具備永恒性的悲劇,人類該如何面對,值得不斷地深思。

周洋的故事則牽引出老年人的弱勢處境。一個健全的社會,應(yīng)該給弱勢群體提供基本保障,老有所養(yǎng)是對對人的關(guān)懷與尊重,一個社會如何對待老年人,體現(xiàn)出對是這個社會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死生亦大矣,可生死問題不僅在哲學層面上顯得重要。如果一個社會是唯利是圖的,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無法再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價值,那么他們就很有可能被這個社會所拋棄。因為這樣的社會是人性喪失的叢林,生命是可以被利益踐踏在腳下的,每一個普通人基本的生命權(quán)利都會變得無從保障。但人人都會變老,每個人肯定都不希望自己在變老之后就被社會所拋棄,因此我們應(yīng)該追求建立一個老有所養(yǎng)的社會。

死者的故事中,比如張聰健和周洋的故事,還反映了金權(quán)交易的內(nèi)幕。無良企業(yè)長期作惡,卻始終屹立不倒,這與權(quán)力部門的失職或腐化是分不開的。

我們也別忘了幾個主角身上投射出來的現(xiàn)實問題。

調(diào)查記者周海茵本來用冷漠嗜血的態(tài)度處理一切新聞素材,為了第一手報道不擇手段。但當她的一篇報道不可避免地催化了命案的發(fā)生之后,她這才開始反思,承擔起了媒體本應(yīng)具備的責任。這體現(xiàn)在她重復(fù)對方毅任說的一句話:“我們可以阻止這一切?!泵襟w不能只是商業(yè)機構(gòu),媒體有其天然的使命應(yīng)扛起,有其天然的倫理應(yīng)恪守。媒體應(yīng)該追尋真相,監(jiān)督權(quán)力,對抗強權(quán),聚焦弱勢群體和社會痼疾,塑立公序良俗。而劇中的媒體行業(yè)卻可說很大程度上放棄了使命,背離了倫理。徐海茵的上司囿于政府和企業(yè)勢力,規(guī)避尖銳的社會新聞。徐海茵一個男同事在面對張聰健的案子時一語道破媒體的失職:很多記者都收到過他的檢舉信,但是沒人敢報。

方毅任患有亞斯伯格癥,這令他在情感與交流方面存在障礙,情緒控制能力不佳。這反映在他與人說話直來直去,不知轉(zhuǎn)圜,容易狂躁、吼叫,而且家庭破裂。演員張孝全給這個角色賦予了痙攣的挑眉動作,和回避他人目光的扶眼鏡動作。某種程度上講,他促成了這個悲劇的發(fā)生,若不是他對女兒的忽視,江曉孟也不會推動遺愿命案的發(fā)生。但他這樣的人難道就不配獲得幸福嗎?當然不是。作為一個會被歧視為不正常的人,他又其實比一些所謂的正常人做得更好,至少當案件發(fā)生后他在努力改變。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個故事可說是一個自閉癥父親有關(guān)親情救贖的故事。

江曉孟這個角色承載著那些家庭破碎了的孩子遍嘗的凄苦、辛酸。由于父親的缺位,她身體上留下了永遠的疤痕,但更難撫平的卻是刻在心底的傷害。她獨自承擔起母親病痛所需的花費,在底層淪落掙扎。她鼓起勇氣希望從父親那里獲得親情的支持,得到的卻只是擦身而過的父親頭也不回的背影。在她失去生活的信念之時,她遇到了同樣失去信念的李雅均,在李雅均的誘導下,她加入了遺愿計劃。她幫助那些想要放手的人在死之前實現(xiàn)遺愿,為他們點起守護的蠟燭。而她自己也準備一走了之,但她也有一個放不下的遺愿,讓父親想起她,找到她。在懸崖邊,父女倆終于見面。江曉孟一字一句背出小時候在父親的卷宗里記下的殺人手法,這與遺愿命案中的被害人死法一一對應(yīng)。這揭示了站在江曉孟的側(cè)面,遺愿命案只是一個女兒對父親的一番執(zhí)念與深情。

藏身遺愿命案之后,最隱秘的主角是李雅均。她是印度尼西亞人,從她嫁過來之后沒幾年老公就進入護理院這點來看,夫妻倆年齡懸殊,而且她很有可能是被買來的妻子。她說自己被護理院聘為黑工,可見她是非法移民。這樣的身份表明她就像黑暗中的老鼠,是與陽光下的社會和人群相隔絕的,這加塑了她的孤立處境。這樣的經(jīng)歷表明她沒有體會過愛情,因此愛情的一線閃光就會令她感動莫名,因此周洋對她如此重要,周洋的消沉會令她喪失對人生的期盼。如果她沒有經(jīng)歷過愛情,她反而能夠熬過這漫長無望的生命。

04、

在這些角色中,很多人都是可能被社會選擇性忽視的那種人,也就是所謂的弱勢群體。他們生前不被注視,死了之后,警方、媒體、觀眾卻費盡心機搜尋你的身份,你的經(jīng)歷,這是劇名《誰是受害者》折射出來的吊詭與諷刺,這個劇名并不只是一個概念,一種懸疑。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李雅均和江曉孟為他們策劃出來的死亡儀式也為他們贏得了一次重獲凝視和重拾尊嚴的機會。而將主題設(shè)計為尋找受害者,而不只是罪案劇通常的追兇,概念上反其道而行之,頗有新意。而且劇名所呈現(xiàn)出的矛盾還在于,既然他們是自殺,為什么要稱他們?yōu)椤氨缓φ摺蹦??這正是要引人思索的地方。當然,答案泛泛說起來也很簡單,因為有一些自殺并不是個體性行為,它們可能具有社會背景、家庭背景,與個人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這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經(jīng)體現(xiàn)得很明顯。

這一系列角色與故事都有其現(xiàn)實的土壤,可見劇組著實耗費了一番心血。但還是不得不說,這方方面面的反映都只是點到即止,能夠引發(fā)一定的關(guān)注和思考,但并不能起到太強的反哺現(xiàn)實的意義。當然,這主要是一個犯罪推理劇,社會現(xiàn)實是套在其中,為“被害者游戲”這個概念所服務(wù)的,它的重點在展現(xiàn)如何突破層層關(guān)卡,而不是停在某一層,深挖下去。因此在這方面苛責,會顯得文不對題。

05、

我知道《誰是被害者》是一部很不完美的作品,它最打動我的地方也的確不在劇中,而在劇外。它最好的地方在于,它是一部群策群力、踏踏實實做出來的作品。它表達出了在基本完備的工業(yè)體系之中,一部用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能達到的較高水平。犯罪技法向醫(yī)學與媒體取經(jīng);概念設(shè)置標新立異;懸疑的構(gòu)筑與瓦解有趣有理;敘事手法如片頭閃回的運用引發(fā)觀眾對人物的深切共情;對十幾位重要角色的背景豐盈比較到位,對主人公的性格塑造也做到了鮮明。

但最讓我欣喜的是與內(nèi)容無關(guān)卻又大為交關(guān)的地方,那就是我在臺劇中看到了如美劇般標準化、專業(yè)化、體系化生產(chǎn)的訊號。這充分表現(xiàn)在每集結(jié)束后的滾動字幕中和幕后紀錄片中。在當下的華語劇集市場環(huán)境中,我期待的根本就不是零星的爆款,而是體系的建立。而臺劇市場,有資本注入,有自由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正是群雄逐鹿、猛龍過江的好時節(jié)!

(公眾號:段雪生)

 3 ) 送給孤島人間的一曲離歌

2020,疫情來勢洶洶,這是一個人與人、人與世界的物理距離被迫疏離的時代。

但又是前所未有想要打破這座孤島,期待著能夠被“誰”找到,讓“我”值得存在的時代。

《誰是被害者》擊中人心的,就是這樣一種情緒。

l 透明人間&孤島人間: 誰能找到我

“透明人間”———一個從日語反輸入、具有現(xiàn)代社會群體烙印的詞語,指的是群體中沒什么存在感的透明人。

就是這樣一群人,死的時候窮極所有只為沐浴閃光、登上最喧囂的舞臺。他們是《誰是被害者》連環(huán)案件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最重要的麻煩制造者。因為是透明人,光靠言語的吶喊已然不夠,就用生死的分量,去聲嘶力竭的表達。

主創(chuàng)采訪中透露了故事設(shè)置中的一種反諷:“活著的時候沒人在乎你是誰,但你死之后大家就有興趣了。”我曾以為這種表達本身帶著一種悲情戲劇色彩,離大多數(shù)人的世界并沒那么近。但年初這場變故,讓所有人經(jīng)歷了太多。一時間,人人都淪陷在了孤島。誰都有那么一刻,成為迷惘的孤島人間。

故事中流浪的透明人間,用“連環(huán)遺愿”的方式串聯(lián)起一種悲鳴般的羈絆。

故事外流浪的孤島人間呢?有人彈著吉他,為陽臺外無數(shù)個點燈的陌生家庭歌唱。有人投放電影,與街區(qū)鄰里分享自己典藏的情懷。有人走出舒適區(qū),為了他人生死而不顧自己生死的奔波。

孤獨與羈絆,我們都在尋找著適合自己的串聯(lián)方式。片尾曲完美詮釋了這種每個人都在拼命表達的心聲,很好聽。

《誰》

演唱:Karencici

作曲 : 李友廷

作詞 : 李友廷

害怕伸出手 裝作 什么都不想要

這樣也好 每天說服著自己

在原地停留 等著你 也等著我自己

你若能懂 現(xiàn)在別再猶豫 走進我的心

誰 能夠找到我

在人海中 流浪等待 愛 將我的輪廓填滿

誰 想要找到我

多么希望 擁有一個你 讓我值得存在

你能否由衷 容納每一種的我

我會愿意 賠上一切的愛

l 絕望&希望:只要還活著

這部劇可以看做是獻給孤島世界中每個人的一曲離歌,盡管難掩一種悲情基調(diào)和強烈控訴感。但作為一種媒介,聚焦透明人間,嘗試與他們產(chǎn)生“對話”,又通過結(jié)局(徐海茵獄中的是非對峙),以及開場(蘇可蕓錄音棚緩緩吟唱的《還活著》),明明白白的傳達出這部劇的情感議題和生死價值判斷。

李雅鈞代表一種極致,她主張“有些人,死了比活著有意義”,而劇中主角是涇渭分明的對立,堅信黑暗里應(yīng)該去堅持,直到找到那一絲光明。通過蘇可蕓這個角色,也可以窺其一二。這是一個出場不過寥寥,她的一曲歌卻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

蘇可蕓年華遲暮,是一位風光殆盡的女歌星。她身上滿是風霜,歌唱時卻仍眸中閃耀。唱響的是一首生命終曲,棚內(nèi)的身影卻有一種無論何種滄桑,依舊會重燃對表達的渴望之情。這種情緒隨著聲線悠然而出,牢牢抓住了人心。

只要活著,活著就好。哪怕是糾纏,哪怕是折騰。

在網(wǎng)上搜到這首歌的原唱陳小霞講述這首歌的誕生,覺得很有感觸,分享給大家。

│歌曲故事

這首歌的誕生來自于一次深夜里的迷路。

她很喜歡也很習慣用摩托車作為代步工具,因為可以一邊騎一邊想事情,尤其是想她正在進行的創(chuàng)作,意思就是一邊騎車一邊腦子里在譜寫旋律,所以常常會騎到一些「欸?這里是哪里?」的地方去。

有次她夜里騎車回家,等她意識過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一條荒涼偏僻的小路上,兩旁沒有建筑物,沒有路燈,世界一片漆黑。

她聽著自己的心跳聲,安定自己的恐懼,慢慢地繼續(xù)往前騎,不知道騎了多久,才終于騎回到有燈火有人煙的路上。

「還活著」是她當時腦子里出現(xiàn)的第一個念頭。

事后她回想那個經(jīng)歷,想著當時的感覺,想到自己六十幾年來的人生。

這輩子不是第一次只有自己一個人在漆黑里摸索著往前走,沒有燈光沒有同伴看不到前方,但是能怎么樣呢?既然決心要前往,既然不想待在原地,當然得繼續(xù)前進。

走到現(xiàn)在,還活著,還能寫歌也還在寫歌。

孤獨是一定要的,也就是孤獨,自己才可以一直處于能夠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雖然生命中的各種苦難還在繼續(xù)糾纏,但是只要心里面還有旋律在起伏流淌,自己的靈魂就有一扇亮著燈火的窗。

「還活著」想傳達的意義就如同歌名一樣,經(jīng)歷過生命的曲折跌宕,才知道最好的風景不是終站而是過程,嘗遍人生的喜怒哀樂,是生命的啟發(fā),在黑暗中聽見自己始終頑強的心跳,還活著就是一種生命送來的祝福。

《還活著》

作曲 : 陳小霞

作詞 : 陳小霞/李子恒(zih heng li)

編曲Arranger:陳輝陽(Chan Fai Young)

還活著 還在糾纏

生死的對弈 殘缺的夢想

還能歌唱 也能感傷

靈魂的窗口透著燈光

還活著

在沒有星星沒有月亮孤寂的路上

黑暗中 聽著自己

始終頑強的心跳

而寧靜 依舊是最美的旋律

很幸運能有權(quán)力唱出悲觀的自己

一首首 昨日傷口

親吻別人的心靈

深夜里 被人情冷暖過的心

還沒有失溫 還活著

在沒有答案沒有盡頭生命旅途上

荒蕪中 發(fā)現(xiàn)自己

脆弱背后的堅強

而活著 永遠是最難的動詞

很慶幸能夠歌唱一種安慰的力量

一首首 明日港口

停泊別人的背影

天亮后 大海中沉浮過的人

還沒有絕望 還活著

還活著 不會無恙

孤單之必要 孤獨是必然

人生很短 人生也長

最好的風景不是終站 是過程

 4 ) 抑郁癥可以被治愈,自殺不是唯一的選擇

也許有很多人在批判這部劇的細節(jié)處理不合邏輯,不嚴謹,但我覺得在看到她想表達的故事核心后,這些都不重要了。與其說它是一部懸疑推理劇,不如說它是一部自殺心理治愈作品,它從頭到尾關(guān)注及講述的都是那些平日里不被在意的人,他們因為不被理解,被家人拋棄,被社會拋棄。于是他們希望通過結(jié)束生命,找到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證據(jù)。

他們想要尋找死亡的意義。

說到底,因為活著時候的不理解,所以他們希望用死亡來換取這個世界的理解。

毋庸置疑,他們做到了。他們的死引來了警方的調(diào)查,引來了媒體的報導,引來了社會各界的關(guān)注。但這些自殺者們不知道的是,理解與寬容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實現(xiàn),而他們,恰恰選擇了最激進慘烈的一種。

游誠皓,他一直希望自己追求的理想能夠被父母理解,被社會接受。

蘇可蕓,她一直希望自己的歌聲被大眾喜歡,繼續(xù)受人歡迎。

張聰健,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被看到,得到公平的對待。

莊秉榮,他一直希望走出弟弟的陰影,向大眾證明自己的存在與作品。

劉光勇,他一直希望得到曾經(jīng)受害者的原諒與接受。

江曉孟,她其實最渴望得到的,是童年時期,缺失的父愛。

其實他們曾經(jīng),都是一群努力生活的人,但就像結(jié)尾處說的,他們對外界的關(guān)注力,大大超過了他們自己本身。在這些人里面,因為他們太過于追求外界的肯定與理解了,以至于忽略了自己,忽略了身邊最親的人。

其實這部劇想表達的東西很簡單。它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能夠?qū)δ切安煌弊龅阶约簝?nèi)心最大的寬容與理解。這個世界上有太多與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不一樣的東西了,但存在即合理。我們可以選擇不接受,但我們沒有權(quán)力去否定別人選擇的接受。阿浩的女裝癖亦是如此。

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人無完人,我們誰做不到人人喜愛,蘇可蕓也一樣。她曾經(jīng)有多光彩,現(xiàn)在的落寞就有多痛苦??上У氖?,她一輩子都在為別人唱歌,一輩子都在追求別人的認可,她從來沒有為自己選擇過。

張聰健的痛苦對于每一個社畜來說并不陌生,他一輩子都在為公司而活,直至癌癥晚期。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但最可惜的是,他就連自己生命最后一點時間,也花費在了與公司抗衡的地方,他到死都沒有想過自己,想過身邊的人。

而莊秉榮是我最看不懂的一個人,他想要大眾知道他,想要奪回屬于自己的一切,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實現(xiàn)??伤热魏我粋€自殺者都要膽小,他寧可死,也不敢走出那個陰暗的破屋子。

可能是前幾個人的故事鋪墊的夠壓抑了,編劇終于讓我們在劉光勇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是這群人中,唯二幸運的人。他有一個好老婆,一個能夠包容他,理解他痛苦的枕邊人。也正是因為他的妻子,讓他在最后,抓住了那一點點微弱的生的希望。而對比之下,我們惋惜,如果阿浩的父母能夠?qū)ψ约旱膬鹤佣嘁稽c點理解,或許他也不會那么在意外界的眼光。如果可蕓的母親能夠?qū)ψ约旱呐畠荷僖稽c點要求,或許她也能活得輕松些。

江曉孟,她是這里不幸的人中最幸運的人。她有一個從小關(guān)愛她的母親,也有可以抒發(fā)痛苦的朋友阿浩,她的不幸都來源于那個患有亞斯伯格癥的父親,和被迫長大的痛苦。她一直努力著想要得到父親的愛,但希望卻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殆盡??伤詈笠矝]有放棄,她用案子做魚餌吸引父親的注意,她在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賭注,終于喚醒了父親內(nèi)心的情感。毋庸置疑的她成功了,曉孟拼盡力氣終于在最后找到了父愛的填補。

導演說,就連一個患有亞斯伯格癥的患者都能夠被喚起心中的愛,而我們普通人為什么不能?

這部劇提到的的社會熱點有很多,LGBT群體的認同,明星輿論的壓力,社畜996下的高壓, 版權(quán)抄襲帶來的不平等,對有犯罪前科人員的歧視偏見,養(yǎng)護中心下的弱勢人群……也許這個社會有許多不平等,也許我們現(xiàn)在過得很痛苦,但每當這個時候,多想一想自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自己而活,不是為了任何一個人。別人的感受與評價,并沒有什么可在意的,有的時候,更好的活著,是對他們對大的報復(fù)。

自殺,不是唯一的選擇?;钪?,比死亡更有勇氣。

 5 ) 不管想要表達多宏達的社會議題,請先把基礎(chǔ)常識講清楚

看完(其實看了1-2集就想說了)覺得納悶,這么高的分數(shù)怎么來的?

對,你是懸疑推理?。ǖ耐鈿ぃ?,請先把懸疑推理的故事邏輯和基本常識寫清楚

對,你想表達各種宏達的社會議題,請抓柱重點深入探討,不要只聊表面

對,你想設(shè)計一個“非常規(guī)”的男主,請最起碼把男主的基本情況解釋清楚

我不想多說警方辦案的諸多漏洞(連搜證不戴手套都有),也不想多聊每個案件當事人貼標簽式的人設(shè)(像沒有生活的學生的想象),臺詞、演技也都不贅述。

我就單說男主方毅任(有劇透)。在這個最最重要的角色身上,編劇有多草率、多莫名其妙!

一、方毅任的病。

他到底患了什么精神疾???有哪癥狀?癥狀的規(guī)律和原則是什么?

這對于理解男主行為、推動劇情的發(fā)展、以及最后男主的改變都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但是,整季看來下,這些問題全都沒有交代清楚。

一會是交流障礙,一會是躁郁癥隨時發(fā)狂,一會又像雙向情感障礙,感受不到其他人的痛苦。

因為沒有人物行為的“原則”,導致觀眾沒辦法判斷此時是該出于對患者的同情、還是對作出改變的欣慰、還是對特殊才能的驚嘆。

男主的同事說過,他得的是:亞斯伯格癥

其實只要抓柱這個病的最大特點——“社交障礙”,就能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一個“社恐”警察,和一個“社?!庇浾?,一起行動探案,非常有對比、有火花,有爆點有笑料有眼淚。

這樣,最后男主需要去勸女兒,向記者求教說話的方法,才能起到升華的作用!

社恐想要學者社交,滿嘴跑火車的記者開始學習說實話……

就因為混亂的人設(shè),和沒有規(guī)則的行為,導致這個結(jié)尾變得毫無意義,平淡如水

(男主有驚人的記憶力這點其實也可以大做文章,但是編劇只是像填縫劑一樣塞在劇情的角落里,讓人一頭霧水)

二、方毅任的家庭

男主的家庭情況,可以說是整起案件的導火索,至關(guān)重要。但是導演、編劇交代的不清不楚。

首先,一個精神病患者想要結(jié)婚生子,本來就不容易。能愿意和他成家的,一定不是普通女人,但是他的妻子,就是一個臉譜化的“好老婆”,和平常妻子沒有區(qū)別。這怎么可能呢?

結(jié)婚前妻子就已經(jīng)知道男主有這些精神疾病了,但是從家庭裝修、家居布置、女兒的養(yǎng)育方式上,一點也沒看出來,這個特殊的家為了家庭幸福做出了什么預(yù)案和改變?

這些人物背景的bug,讓觀眾對人物個性的把握更加沒了頭緒,也讓我覺得編劇和導演沒有認真對待故事,連基本的常識都懶得去琢磨,匆匆忙忙只想表達自己有多熱衷于為社會弱勢群體大聲(然而也表達的像流水賬)。

三、父女的感情

讓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女兒對父親的感情!

如果父親一直埋頭工作,為什么女兒那么那么愛父親?不應(yīng)該敬而遠之嗎?

男主離開家回憶的時候,全是女兒和母親的畫面。如果這時候全是父親和女兒的畫面,就合理很多。能表達出他愛這個家,愛女兒,只是不知道怎么交流和溝通……可惜,沒有。

如果只是因為父母離婚,為什么女兒那么那么恨父親?

天底下離婚的父母千千萬,如果每一個孩子都恨父親,那還了得?編劇應(yīng)該不會是想表達這樣錯誤的觀念吧?

從劇情看,男主的妻子是一個通情達理溫文儒雅的女人,那么離婚以后,妻子是怎樣理解丈夫的?妻子是怎么安慰父母離婚以后的女兒的?統(tǒng)統(tǒng)沒有交代,上來就是恨之入骨。為什么呢?都怪精神疾病嗎?(女兒的精神疾病是遺傳還是環(huán)境塑造,也沒有交代清楚)

不知道為什么愛,也不知道為什么恨,大結(jié)局給人的感覺也就索然無味了。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親,你是懸疑推理劇,你的觀眾可能是一群最聰明的觀眾,至少是準備好迎接一場頭腦風暴的觀眾,然而……你就給個這?

 6 ) 不知道說了啥

這是一個很大很糾結(jié)的命題。劇情到最后,徐海茵和李雅均爭執(zhí)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苦難。乍聽一下,似乎海茵更有道理,因為死了的生命終結(jié)了,唯有活著才能看到之后的希望。但她是站在事后的角度去說,她知道三個月后怎樣兩年后會怎樣。可是對于那些選擇離開的人來說呢?他們不知道,對他們來說,眼前大概只有無盡的黑暗。如果有可能,有人可以和他們說,什么時候你的苦痛就會過去?;蛟S他們還真的會后悔,后悔自己為什么那么早放棄??上]有這種可能。一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得所思所想可能會發(fā)生天翻地覆的改變。生與死,真的就在一剎那間。

我們或許可以試著想開。單單想著,起碼他們選擇的那一刻,求得了自我解脫。

誰也不誰,誰也不能真的感同身受誰,所以誰也替不了誰做決定,也沒有資格去評價別人對自己的裁定。當然,人活著,總要努力抓住希望的。

最好的是,we face the truth and go to work to turn it round.

 7 ) 可惜虎頭蛇尾

吸引人的看點:1.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尸體 2.懸疑的案件 3.主角的鑒識專業(yè)知識

可惜,隨著第三具尸體身份被確認,懸疑緊張的部分就蕩然無存,整個事件已經(jīng)攤開讓觀眾明白了,于是看警察追查的部分失去了意義。

接著,后面連所謂“鑒識”的部分都懶得拍了,剩下就是看老爸莽撞尋女的劇情,毫無戲劇張力……

尸體部分,可能預(yù)算都用在前面,后面沒有新尸體道具,直接讓演員裝死。所以,開始讓人眼前一亮的三個看點,在后面都讓人失望。

得分點:

- 溶尸的場景做得非常出彩~尸體的部分是挺用心的。

- 每集片尾有花絮可看。也是通過花絮知道主創(chuàng)們想表達什么,因此知道了他們在劇中沒有把想做的表達出來。例如他們想寫不近人情的方毅任因為女兒的事,慢慢變得想去了解別人(真沒看出來);想表達有些邊緣人活著的時候沒人去了解,變成尸體之后,鑒證科的人卻拼命想了解它生前的故事(這一點很有意思,但不說的話,看劇感覺不出來)

如果不是有花絮,真不知道原來主創(chuàng)這么有想法的。(可惜啊,成品沒做好)

扣分點:

- 警察從頭到尾辦案都很水。警察的調(diào)查一直落后于記者,要看新聞才知道內(nèi)幕;放劉光勇回家監(jiān)視他,然后劉光勇回家自殺;劉光勇送醫(yī)院,兩個警察遠遠的在外面聊天,劉光勇就這樣被人殺了。——現(xiàn)實有這種警察你能放心?算實實在在的辱警了吧 囧

- 男主性格孤僻,跟同事都無法相處,是怎么結(jié)婚的?這也是很多人的疑問,但完全沒交代。顯得人物很假。同理的還有徐海茵爸爸為什么要自殺。(也有網(wǎng)友指出,以為徐海茵的爸爸是怕自己死后,巨額債務(wù)要由妻女來償還所以拉家?guī)Э诘厝ニ馈?墒呛髞韯∏橹?,徐海茵和母親雖然生活的不富裕,但也沒有被瘋狂追債的樣子啊。 )能明顯感覺到編劇創(chuàng)造人物只是為了劇情服務(wù)。

- 突然的父愛。離婚后對妻子女兒不聞不問,期間妻子重病、女兒陪酒……直到在案件中看到錄像才想起自己原來有個女兒!然后就修改證據(jù),瘋狂尋女。這樣的轉(zhuǎn)變超突兀。

如果,你真的關(guān)心女兒,是為了不想傷害她們母女才選擇離婚,那離婚之后也會默默關(guān)注吧?又沒有說媽媽帶著女兒出國了或者媽媽禁止父女相見,怎么會十年都不管妻女的死活?只能說是渣男。

- 人物缺乏成長曲線,性情突變。嗜血精明的記者因為發(fā)布了雕刻師哥哥的新聞,一步到位完成良心發(fā)現(xiàn)變助人為樂乖寶寶;曉孟突然就2年后想通了;警察寬哥在最后一集變大好人到處幫人……

- 李雅均家里不鎖,等著方毅任隨便進去、警察隨便進去,家里還一直循環(huán)播放被害人自述視頻。能不能拍得再假一點……(還真能……后面她居然自首去了……)

- 沒有交代李雅均犯罪的決定性證據(jù)。1 李雅均怎么殺劉光勇的?——沒監(jiān)控沒證據(jù)。2 怎么在殯儀館偷尸體的?——不知道。3 怎么捉到李雅均的?——她自己大搖大擺走進警局自首的。是有多敷衍觀眾……

原以為自首是完成最后一步,結(jié)果只是因為劇情需要讓方毅任找到女兒……

- 缺乏交代案情。這些連環(huán)案是怎么一步一步策劃的?被害人是怎么同意的?是怎么決定順序怎么具體實施的?一概欠奉~

- 父女相見,總是互相數(shù)日期。爸爸數(shù)女兒的成長重要日子,這點也符合爸爸的怪人性格,但女兒緊接著數(shù)爸爸經(jīng)手的案子日期,數(shù)自己受傷日期、殺媽媽日期……你們兩父女為什么愛一見面就互相數(shù)日子???要從這點來確認是親生的?

- 還有鑒證方面的水份,嚴謹老爸居然不關(guān)門讓女兒受傷……等等的不提了。甚至還有這種情景——劉光勇自殺未遂,躺在醫(yī)院床上,警察急著詢問:

(你們眼瞎了沒看到他戴著頸托、口中插管???還叫他點頭、說話?……孫臏看了都想站起來打人!給他紙筆,或者讓他豎手指好不好吖?)

挺可惜,這些情節(jié)元素可以發(fā)揮得更好的。例如,前幾案可以像日劇那樣一集一案,前半集查案,找到被害人信息,后半集挖掘被害人的故事,引觀眾當成連環(huán)殺人案來看——“生活遇到不公的人,居然恰好都被人殺了,兇手選被害者有什么標準?”到總體過半才讓主角從關(guān)鍵證物發(fā)現(xiàn)真相,再找女兒,從女兒口中得知為什么會湊在一起實施這件案。但女兒不可能拿到芬太尼,也沒有殺劉光勇的機會,再找出幕后大boss,捉到大boss之后,她再交代一系列案件的起因經(jīng)過(交代清案情很重要)。

客觀來說,這部劇不是一部爛片,它言之有物,有想表達的主題,有自殺者與施救者的立場對立,有些發(fā)人深省的對白(例如劉光勇老婆說,“世人記得的他,只在他犯錯的那瞬間,但我記得的更多,有他的愧疚,有他的體貼與善良,那才是他真正完整的樣子?!保┲鲃?chuàng)有想法,但想到卻做不到。

能看出編劇或者導演的稚嫩,好牌亂出,越到后面越無聊,第8集結(jié)局的節(jié)奏讓人昏昏欲睡,簡直像是多余的。

————分割線————

看到一篇影評,從另一個角度點出這部劇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

《為什么這部劇里每一個糟糕的父親和丈夫都能得到原諒?憑什么?(誰是被害者)劇評》

//movie.douban.com/review/12605396/

————分割線————

蘇可蕓在劇中唱的那首歌,是陳小霞的《還活著》。

歌詞很點題,是每個脆弱者的心聲。

————分割線————

看到有一個短評是——

徐若風 看過 2020-05-06

上一部達到這種水準的華語懸疑推理劇,我已經(jīng)不記得是什么時候了...大陸的這些懸疑劇能有這個一半能看,都可以燒高香。離奇案件、縝密推理、復(fù)雜人物、完整的社會群像鏈,這個類型能給出的基本都給出了。雖然部分情節(jié)點有僵硬處理痕跡,后段遺憾也不少,但放在華語劇的層面來說,的確要用“極度罕見”來形容。另外最值得表揚的就是這群演員,他們出演的都是極端人設(sh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患者,甚至還有鄭人碩一人兩角的情況。但大家還是能對角色產(chǎn)生很深的理解和體認,即使部分表演有點“臺式”過火,真摯與信念感是看得到的。反觀大陸的懸疑劇,“過場感”很強,演員很難把他們的真心拿出來給人看到。

——

不明白為什么要踩大陸劇,也不知道ta到底多久沒看過大陸作品,反正上一個讓我覺得驚艷的華語推理劇是《唐人街探案》網(wǎng)劇,就今年的事~而且《唐人街探案》網(wǎng)劇前8集水準完全秒殺《誰是被害者》。

 8 ) 為什么這部劇里每一個糟糕的父親和丈夫都能得到原諒?憑什么?

方毅任,亞斯伯格綜合征(抄下百度詞條——亞斯伯格候群(Asperger's syndrome,Asperger's,簡稱AS)是神經(jīng)發(fā)展障礙的一種,可歸類為孤獨譜系障礙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其中一類。在外界一般被認為是“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癥”。)學生時代孤僻不合群受排擠,但學習優(yōu)秀。他以為結(jié)了婚生了孩子成了家,自己就會和別人一樣,就會好起來。

(結(jié)婚的理由是想試著治愈自己?所以妻女只具有功能性的意義嗎?)

我很努力了,我以為,我不知道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還是好不了。好不了那就拜拜嘍。在因自己疏忽而導致女兒手臂被化學藥品燒傷后的第二天,他向妻子提出了離婚,女兒的撫養(yǎng)權(quán)交給母親。

嫌女兒不停地叫爸爸很煩,就戴上耳塞。

女兒自己走進裝滿父親工作用的化學藥品的房間

被化學藥品嚴重燒傷

離婚后對前妻和女兒不聞不問,等到女兒15歲的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女兒去當了陪酒女,女兒又進了少輔所,前妻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已經(jīng)死掉了。

(前妻得了腎臟癌,花費很大,女兒去當陪酒女是為了給媽媽賺醫(yī)藥費

女兒在工作的酒店接受記者采訪

即便錯過了這么多年,女兒心里遭受了那么多比胳膊上的傷疤更深的傷害,編劇最終還是讓他們在兩年后共撐一把傘。我知道他這兩年是有不間斷地去看望女兒,即便女兒不見他,也堅持去看,他有很努力地改變自己,但我想說,有一些來自至親的傷害和忽視就是后來不管你怎么努力都無法彌補的,那個傷就是會一直在那里,永遠都露著新鮮的創(chuàng)口。

劉光勇,17歲的時候在旁人教唆和逼迫下打死了被他們綁架的人質(zhì),因為是未成年沒有被判死刑。他的妻子是一個“知道他過去但看到過他的善良”所以無怨無悔選擇他的女人。

被警察問你知道劉光勇有前科嗎

因為當年的案子,劉光勇內(nèi)心一直備受煎熬,煎熬到他決定為了贖罪去自殺。即便他的妻子苦苦挽留,他還是要自殺。

劉光勇不要小孩應(yīng)該是早有自殺打算不想拖累一個無辜的生命,但為什么老婆就可以被拖累?

劉光勇前腳和妻子舉案齊眉,還讓妻子幫自己多煮碗面,結(jié)果支開妻子后,他轉(zhuǎn)頭就反鎖房門繼續(xù)自殺

飾演劉光勇妻子的演員在后面的訪談中有說到,她自己認為劇中劉光勇選擇自殺對他妻子來說是非常非常殘忍的一個決定。演員本人對于劇中劉光勇和妻子的做法都不太認同。

在他死后,他賢惠的妻子找到當年被劉光勇殺害的那家人,代夫向受害者賠罪。

受害者家屬面對施害者家屬沒有什么過激行為,強壓著憤怒給出劉光勇妻子指出了一條好走的路。

emmmmm……

不僅要愛他,原諒他,他犯了錯還要替他贖罪(女德老師的教案

徐海茵的父親,回家跟妻子和女兒說,咱們出去玩吧!年幼的女兒高高興興出了門,誰想到,自己的親爸爸原來是帶她們娘兒倆去自殺,先往她們的食物里下藥,之后在車內(nèi)燒炭,要一家三口整整齊齊的去見閻王爺。

我最初以為徐海茵的爸爸是怕自己死后,巨額債務(wù)要由妻女來償還所以拉家?guī)Э诘厝ニ馈?墒呛髞韯∏橹?,徐海茵和母親雖然生活的不富裕,但也沒有被瘋狂追債的樣子

結(jié)果女兒和妻子命大,被救了回來。過了二十多年,徐海茵成了在工作上獨當一面的大人,但在車里小憩的時候仍然會做噩夢,夢到自己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全是一氧化碳的車廂里。

女兒對父親怨念極深,在父親的葬禮上直接扔掉花束轉(zhuǎn)身就走。但徐海茵的母親仍然選擇不拋棄不放棄,哪怕自己手頭拮據(jù),也堅決不賣房子,因為這個房子里有關(guān)于(那個想拉全家去死的)丈夫的回憶。

這都能繼續(xù)愛下去,繼續(xù)記著他的好???阿姨那個男人當年想要謀殺你和孩子哎?。?!

“他卻是個好男人”(重新定義好男人

“至少到最后他沒有選擇拋棄我們”(拉著你們一起去死叫不拋棄啊我的天

編劇在這部劇里塑造的丈夫和父親形象比溶尸,焦尸,腐尸等等等等更讓我覺得毛骨悚然。

下方高能預(yù)警?。?!(得看看尸體才能平息憤怒


我真的很煩很煩很煩這種“只要他肯改正她就會淚眼婆娑地原諒”,“只要他愿意彌補過去他造成的傷害她就都能好起來”的戲碼。

因為我知道,事實不是這樣的。

誰是受害者?呵,當然是追完劇徹底患上“浪子回頭金不換”PTSD的我啊。

 短評

很好看,喜歡林心如~

6分鐘前
  • 鬼束千尋go
  • 力薦

因為林心如的參演,五星觀望

11分鐘前
  • 穆津睿
  • 力薦

可以提前預(yù)定年度最佳臺劇,尤其最后兩集非常有感染力,許瑋甯特別好特別好,小女孩有點像周冬雨演技也在線,唯一的不足是林心如表演太過了讓整個故事給人的震撼程度大減分

12分鐘前
  • 阿五
  • 力薦

還好,口碑吹的來勢洶洶,可過程比較乏味,看似在不斷延伸卻也在原地踏步,靠重口味道具博眼球,警察和鑒證科辦案能力一般,全靠現(xiàn)實阻力推進,偏故弄玄虛的刻意偽裝,前幾集還未見出彩的段落和角色,但也能繼續(xù)追下去,不過內(nèi)地以外的大尺度華語犯罪題材,也只能靠港臺來辦了,全部看完了還是臺灣現(xiàn)實呈現(xiàn)和關(guān)照的那一套,完后一派和解氣息,涉及家庭關(guān)系和社會關(guān)系,不新鮮但確實有警醒的意義,另外最后一集被林心如尬完又被張孝全尬,直接就跳戲了,角色張力吃重,總覺得他們努力在想怎么演和如何說好臺詞,有種間離的搞笑感,哈哈哈

13分鐘前
  • 張詠軒Wayne?
  • 還行

挺精良的劇集。視聽講究,懸疑和氛圍出色。值得咂摸的是許瑋甯和林心如的視角,她們既是參與者,也是旁觀者。并且,兩個人是分別從死與生的角度來理解生命的痛苦與意義。表演集體在線,張孝全各種強迫癥式的動作細節(jié)很加分,包括空洞的眼神。林心如那個自以為善的惡魔形象也不錯。

16分鐘前
  • 居無間
  • 推薦

林心如演技爆發(fā)!劇情很緊湊啊。

18分鐘前
  • 溫柔的瘋狂
  • 力薦

7分,開場很重口,果然網(wǎng)飛尺度可以。懸念也不錯,不過中間往后幾集就有點弱了,大概朝著你能想到的方向推進。張孝全這個角色有點意思。

20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推薦

上一部達到這種水準的華語懸疑推理劇,我已經(jīng)不記得是什么時候了...離奇案件、縝密推理、復(fù)雜人物、完整的社會群像鏈,這個類型能給出的基本都給出了。雖然部分情節(jié)點有僵硬處理痕跡,后段遺憾也不少,但放在華語劇的層面來說,的確要用“極度罕見”來形容。最值得表揚的就是這群演員,他們出演的全是極端人設(sh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患者,甚至還有鄭人碩一人兩角的情況。但大家還是能夠?qū)巧a(chǎn)生很深的理解和體認,即使部分表演有點“臺式”過火,真摯與信念感是看得到的。反觀大陸的懸疑劇,“過場感”很強,演員很難把他們的真心拿出來給人看到。

25分鐘前
  • 徐若風
  • 推薦

臺劇在復(fù)興。。男主不錯,每個角色都豐滿林心如一點不像以前的林心如了,角色張力??。

30分鐘前
  • 云雀叫了一整天
  • 推薦

這部劇還真的蠻不錯的,特別是林心如讓人眼前一亮。雖然不是主演,只是特別演出。但是超強素顏出演,還化了老年斑、家暴后的傷痕等特效妝,是真的很不錯,讓人看了就覺得她是李雅鈞,沒有林心如的影子。最主要是眼神戲真的超棒,有一幕是摘下口罩笑了,那笑容看了都會有害怕。和以往不同,飾演這么一個有心理疾病的不正常的人,林心如確實表現(xiàn)得很好,一舉一動、一個眼神都是戲,實力演員??????

34分鐘前
  • KIAWFY
  • 力薦

林心如演技很??

37分鐘前
  • ssnyvk點綴
  • 力薦

netflix資本的注入,東亞文化產(chǎn)業(yè)必然形成新階段,日韓及臺灣看來復(fù)蘇勢必成然

40分鐘前
  • 小毒物
  • 力薦

劇情不如《暗黑者》,動機不如《心理罪》,鑒證不如《法醫(yī)秦明》,獵奇不如《十宗罪》。

41分鐘前
  • 大偵探鳳梨
  • 還行

劇情很緊湊,林心如演技非???,值的看!

46分鐘前
  • 懶喵喵愛叫喚
  • 推薦

3.5 一群想要放手的人,和幾個想要抓住的人。每個被害者都加入了自己的議題和社會元素,聯(lián)結(jié)在一起還是覺得不深刻,倒增加了推理的娛樂性,蘇可蕓比較有趣。許瑋甯和張孝全穩(wěn)定發(fā)揮,林心如的演出竟是有突破的。最后一集臺詞寫得不好,活下去的意志討論還不夠公允

50分鐘前
  • SundanceKid??
  • 推薦

林心如

53分鐘前
  • 你的
  • 力薦

男主是如何一下子從十多年對妻女不聞不問發(fā)展到憶女成狂的?這個情緒有點不連貫啊

58分鐘前
  • 吃完中飯吃晚飯
  • 推薦

“我們不要放棄好不好?”我心中本年度目前為止最佳臺劇。網(wǎng)飛出品的幾部華語劇里,罪夢者和這部是最喜歡的兩部,但是也說不好自己到底是更喜歡哪一部的結(jié)局。張孝全在兩部里面演的都是苦大仇深的角色啊,但是每次他演苦大仇深的,都很好。許瑋甯很好啊,第一次看她,有點喜歡上。林心如表現(xiàn)很驚艷,但是我覺得稍稍有一點過。

1小時前
  • 國產(chǎn)無籽紅提
  • 力薦

臺劇越來越能打了,以受害者為切入點,“有的人死了比活著有意義”,探討了蠻多東西,社會/人情/親情/無良記者…張孝全和許瑋甯的細節(jié)處理的很到位,林心如演的瘋子也可圈可點。節(jié)奏有點高開低走,到了第六集勁就不足了。

1小時前
  • 利多卡因
  • 力薦

已經(jīng)是少數(shù)好看的臺劇了 近來網(wǎng)飛的臺劇都很爛 真的滿精彩的 林心如就是亮點 演技真的很好

1小時前
  • Davina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